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是该这样检查工作

2011/08/02  浏览量:   作者:启东市老促会 陆凤贤  

    一位副省长最近微服公访了某地环保状况,所见所闻令他太吃惊:有个厂排污水如墨汁,原来污水处理装置是供首长视察时作“点缀品”的,这次首长偏不上当;只有不露声色,入家才告诉他,“周围几家企业,每晚10点钟后都会偷偷排放污水。”这话在正儿八经的座谈会上,是断然没人敢讲的。就在那个“企业求发展,环保须先行”的润滑油厂里,首长发现,污水处理的机器零部件己生锈。有个公司听到执法人员几次告知“是环保检查”,便以“干部不在,不开门”拒之门外!后来无奈开门,以一句“工厂水都是内循环使用,不会外排”搪塞过去,首长还是看出了猫腻:废水池里无防渗设施,进水却不漫溢,厂区脏乱差,固废乱堆放,下雨时二次污染。唯有一个化工厂,去年超标排污被勒令停业整顿,损失上亿元,投资5000万改善排污装置。才真正实现环保先行。

    不知从何时起,事先层层打招呼,说省领导要来视察环保工作,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呢,显然,一是忙坏了环保人员,扫马路的就帚不离地,执法检查的五吆喝六,秘书忙于做“台账”,长官忙于选“盆景”。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忙忙碌碌气无非是叫上级首长看得连连点头称赞,地方官荣升有望。可实际问题呢,不但毫无触及,还会像版疮那样愈长愈大,变成败血症导致生命垂危,恐怕悔之晚矣!

    这位副省长深恶痛绝这种自欺欺人的视察检查,他敢干在全省"两会"和环保会议上立下“军令状”,今年,要在全省进行10次环保暗访检查。只有动真格,才会知真情。恐怕许多领导同志都知道这一起码的常识。连封建皇帝也不得不“微服私访”,想了解到平日被“万岁万岁”掩盖着的“太平盛世”不易看到的那些蒙尘的东西。

    如果各级领导少一点“政绩”观念(不是不要政绩,只要民生政绩儿多一点民生观念,就会讨厌那种花架子作派,就会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自觉地做个下情明的清醒领导者,不被夸大其词的汇报所迷惑。即使自己一时脱不开身搞实地调查,也可派几个作风过硬的秘书下去走走神经末梢,把“盲区”“死角”的情况弄个一清二楚,也许能起擦亮眼睛、清醒头脑的作用。启东上世纪60年代有位县委书记就是这么听下面汇报的,等人家头头是道说完了,他就让别人帮你补充,当然是不足或问题,下次就不敢只拣好的说了。这叫“多一只眼看世界”,也许能治少数领导者的“失盲症”,减少偏听偏信。

    现在,为什么下面对上面名目繁多的检查、视察,持反感、抵触的较多,像某地对副省长那种抵触,那是“做贼心虚”另当别论。其实爱害民众,肯定拍手称快,求之不得的。这里要说“反感”,概出于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调查如蜻蜓点水,吃喝玩乐似游客。结果好话说尽什么问题也未解决。倒给心术不正的地方官造了上爬的“梯子”。所谓“抵触”,也是有良心有责任心的地方官,宁愿得罪上级的作秀视察,采取请人代劳接待、自己推托避开的办法,宁愿、多为百姓办的实事,不愿把精力耗费在不必要的迎来送往上,放在演戏似的陪同检查考察上。

以愚人之见,在党风政风建设中,形成上上下下的清廉之风,就包括上级提倡不动声色的视察检查,下级欢迎这种不打招呼的视察检查,汇报要原汁原昧,查看的单位让领导随意点,不要怕露丑,不要怕领导批评。真正为人民谋利的干部,失去的是错误缺点,得到的是人民的信任,人民的信任与上级的信任,尽管开始不一定一致,最终会二致的。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