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2 浏览量: 作者:胡昌方
近年来,笔者经常出差。透过车窗,放眼观之,道路两旁用砖块垒砌的“圈地”,几乎随处可见。这些“圈地”的主人,大多是一些筹办工业和第二产业(其中不少属“招商引资”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在这一块块“圈地”里,有的厂房竣工多年,却听不见机器声;有的厂房建了一半后又停了下来,成了“半拉子工程”;更有甚者,不少“圈地”里不见厂房和人影,只见长有半人多高的荒草。
2010年8月,因土资源部在一份通报中称:最近10多年来,全国“圈地”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首批1457宗“圈地闲置”案已被曝光。在被曝光的“黑名单”中,有一面积为13亩的地块早在1996年2月签订出让合同后,就一直"圈"在那里"晒地皮迄今己有15年了。
早在15世纪末,英国毛纺业勃兴、羊毛价格飞涨。为牟暴利,一些新贵族大肆圈占农民良田兴建牧羊场,致使百姓房拆田毁,沦为乞丐。史称“圈地运动”。如今华夏一些地方出现的这种“未批先圈”、“圈而不用”的“圈地”现象,造成了大量土地长期闲置的惊人浪费,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绝不亚于当年英国的“羊吃人”。
据新华社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