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莫让扶贫产业患上"帮扶依赖症"

2020/08/20  浏览量:     

  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某贫困村,数年前上了一个扶贫养山鸡项目,扶贫工作队在时,政策、资金充足,各级领导重视,经营红红火火。然而,扶贫工作队走后,后续政策支持却跟不上,导致管理混乱。该项目转包不到2年,情况就急转直下,产品滞销、鸡舍破败,亏损数十万元,以至陷入烂尾窘境。

  产业是“摇钱树”,扶贫干部则是重要的“种树人”,不少产业是他们倾注了大量心血促成的。也正因如此,在一些贫困地区,由驻村帮扶干部主导推进的扶贫产业患有不同程度的“帮扶依赖症”,这些扶贫产业项目在发展中主要靠帮扶单位和干部的社会资源、人脉关系等因素,通过大量资金投入和定向采购“催熟”的,产业项目存在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发育不良症”,帮扶干部一走,外力一撤,产业立马萎缩。

  扶贫产业不同程度患有“干部依赖症”,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项目引进靠干部。建设和维系一个项目,有时候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如办理各类资质手续、应对多种突发风险,很多问题是基层部门和村民难以解决的。此外,像“厂家供仔、农户饲养”等牛羊养殖优惠项目,是扶贫干部动用私人关系争取到的,企业家看在“私交”上才给出优惠条件,换了人就未必会有。

  二是争取资金等干部。扶贫干部在村时,动用个人力量,对接各类平台,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支持和上级政策倾斜。扶贫干部一走,重视程度骤减、资金渠道堵塞,项目发展随之减速。特别是林果种植园、蔬菜大棚等需要后期资金投入的项目,发展前景堪忧。

  三是经营管理在干部。创业初期,为了项目快见效、快落地,从跑项目找专家到防风险搞管理,大都需要扶贫干部亲自上手,有的甚至是一个扶贫干部带动一个产业,村级组织和村民个人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导致管理能手和新型农民后继乏力。扶贫干部还扮演着“利益协调”的重要作用,以公正公平和合理合规的方式指导利益分配、纠纷化解,干部人一走,项目很可能就“掉了魂”。

  四是产品销路看干部。贫困村产业走向市场,难在销售渠道不畅。受地处偏僻、货源不稳定、难以取得进入大型超市资格等因素影响,农产品“困在山中人不识”。扶贫干部有的牵头卖给亲友,有的求助所在单位支持,或者亲自联系大商家采购。一旦少了扶贫干部“带货”,这些产品的销路就成为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

  “干部一走,产业就散”,折射出扶贫产业经营管理不够扎实、有关工作机制不够精细。扶贫产业的“根”不能一直缠在扶贫干部身上,还得扎根在农村土壤中,才能按预期时间开花结果。

  (一)项目有前瞻,发展才有后劲。选择产业要具备长远眼光和市场意识,综合考虑资源禀赋、贫困户情况和市场效益,瞧准了以后再下手,比如基础较好的可发展深加工,以延长产业链条,懂技术的农户可以选择养蜂、菌类养殖等。此外要确保产业接续性、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能今年建这个、明年种那个。要有长期规划,下一年干什么、三五年内怎么扩大规模,项目的潜在风险和后期投资多少,都应摆到明面上、考虑到前头,让相关参与者都做到心中有数,即便人走了“茶”也不凉。

  (二)以效益论英雄,以发展看输赢。评价产业成败不能光看“种植率”,更要看扶贫干部离开后的“成活率”,不妨对扶贫产业、专业合作社等进行较长周期的考核,紧盯每一项产业建立动态管理清单,扶持强的、淘汰弱的、补充“枯萎”的,确保监管跟得上,防止产业“只开花不结果”。

  (三)脱贫不脱钩,人走责不走。政策不断档,发展才“常青”。扶贫干部回原单位工作后不能“人走账销”,派出单位与帮扶村之间继续维持帮扶关系,对之前牵头成立的项目,特别是周期长、难度大、涉及面广的集体经济项目,在一段时间内要持续“呵护”,协助处理好进展缓慢、资金断流、技术支持不到位等问题。基层政府也要进一步转变角色,接过乡村振兴接力棒,带好头、兜住底。

  (四)既要动员老乡,又要创造条件。产业扶贫不能光靠扶贫干部。要把干部群众作为发展根基,吸收村级能人打造强有力的村班子,并让致富能手和乡贤骨干参与到选择产业、动员群众、寻找销路等关键决策环节,用乡土资源解决乡土难题。同时,基层政府要加大政策优惠力度,把“依靠人情”招引企业变成“依靠制度”吸引企业,让优质龙头企业深度参与到乡村多种产业开发中,既通过壮大自身繁荣地方经济、惠及贫困群众,又用市场的方法提高办事效率。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秦风明)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