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加强“末梢”监督,织密基层监督网络

2020/09/21  浏览量: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相继推开,如何进一步把监察职能向农村延伸、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成为深化改革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设立村级纪检委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能,深化基层纪检监察改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成为了优化基层政治生态的迫切需要。

  我们可以看见在农村地头,村级纪检干部在为做好监督报告协助、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忙碌的身影,但是由于缺乏身份认同感以及业务和履职能力有限,监督职责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想让他们在社会保障、危房改造、粮食直补、“三资”管理、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更多作用,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监督就在眼前,还得让监督更“贴身”、让履职更“接地气”、让形式更“有效”。

  聚焦基层实际,当好坚守底线“冲锋前哨”。农村“熟人社会”、人情干扰问题仍然存在,家族和姻亲关系错综复杂,村级纪检员在这种实际条件下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容易产生得罪熟人朋友、抹不开面子等畏难情绪,从而致使村级监督顶不住人情压力、放不开手脚。作为防止干部违纪违法的“第一关口”,村级纪检委员必须明晰职责,站好位。对村级纪检委员拟任人选严格把好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和廉洁关,确保好中选优,并加强对村级纪检员的管理教育,让其熟练掌握为什么监督、监督什么、怎样监督等业务能力,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做他们的坚强后盾,让村级纪检员可以放心大胆的在“熟人社会”真正发挥起应有的监督作用。

  聚焦队伍建设,守好“微权力”运行第一道防线。由于部分村级纪检委员平时参加学习培训机会少,加上有的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对纪检监察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履行监督职责的必要知识和手段。要想守好“微权力”运行第一道防线,需要强化队伍建设,严格教育管理。一方面加强对村级纪检委员常态化学习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以会代训、专题培训、分批轮训等形式,有效提升村级纪检委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其履职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投诉反馈机制、讨论联络制度,定期听取村级纪检委员工作情况汇报,加强工作指导和教育管理监督,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监督管理机制。

  聚焦作用发挥,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目前对村级纪检委员职责定位与监督制约小微权力存在对自身职责定位不够清晰、靶向监督不力的“两张皮”现象,导致部分村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家长制”作风严重,村务公开执行不力。要让全面从严治党在“最后一公里”的突破上取得显著成效,除了积极探索村级纪检委员兼任村级监察信息员与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实现纪检监督、监察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机统一,形成监督合力外。还需健全村级纪检员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村级纪检委员的管理监督,对履行职责好、工作大胆负责的村级纪检委员及时进行通报表彰,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问题故意掩盖、袒护甚至干扰和阻挠执纪审查的,要依纪依规严肃追究责任,让村级纪检委员发挥出最大作用。

  村级纪检员大到监督“微权力”、从源头上遏制“微腐败”,小到反映民声民事、督促村干部履职尽责,建设好村级纪检队伍,让其发挥作用,真正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刘婧)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