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唱响地方好声音 汇聚发展正能量

2020/12/01  浏览量:   作者:徐高中  来源:中国老区网

  江苏淮安是周恩来总理、大军事家韩信、民族英雄关天培、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西汉辞赋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的故乡。淮安也是一块红色的土地,1941年,新四军8旅24团一营2连在淮安大胡庄与驻守在涟水的日伪军激战,82名指战员在连长晋志云的带领下,与多出自己8倍的日伪军战斗7个小时,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

  震惊中外的车桥战役,正是这一仗,不仅创造了我军在抗战史上一次生俘日军人数最多、击毙日军军官级别最高的战绩,同时,打乱了敌人“清乡”、“屯垦”计划,打通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根据地的战略联系,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由此,揭开了华中抗战战略反攻序幕。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新中国的摇篮,是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石。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提供了长期斗争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壮大革命队伍,取得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现今,淮安区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习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殷嘱托,为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奋力拼搏,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淮安市以优异的成绩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淮安的快速发展中,应该说,淮安区老促会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区老促会阳光艺术团,在宣传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中作用独特,《红色的土地》专题演出享誉全省;“四有会员”“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在保稳定、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联系点工作中,各级老促会联系一个村、一个企业、一个经济合作组织,发挥了典型带动作用成效明显;建立并筹集老区发展基金1100万元,增强了老促会自身实力,为扶贫济困、促进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淮安区老促会连续十四年荣获中国老促会宣传工作特等奖。连年被省市老促会表彰为先进单位。老促会原会长祝以信、现会长殷长干同志均荣获国家老促会授予的减贫贡献奖。作为一名最基层的老区开发促进会会长,也应该积极担当作为,始终不忘初心,为老区建设发挥余热。现将我镇老促会工作汇报如下:

  2018年,车桥和泾口两个乡镇合并而成新的车桥镇。全镇人口12万,现有区“两会”理事8人,镇“两会”组成人员55人,全镇“五老”人员有2570人,按照个人自愿、单位推荐、组织审批的要求,全镇自愿参加老区建设服务的“五老”志愿者有580多人,其中以老干部为主体的“五老”维稳志愿者78余人,以老教师为主体的宣讲报道志愿者160多人,以老文体爱好者为主体的说唱志愿者350余人。本着“守初心、担使命、献余热、增光彩”服务宗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立足平台,服务社会,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文体爱好者等“五老”优势,当好“六大员”,继续添光彩。

  一是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

  “五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而今他们虽然不在领导岗位或工作岗位,但还可以为社会发挥余热,他们思想先进,能力较强,仍然有召之即来觉悟、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老百姓中间依然享有很高的威信,是令人敬重的长者,身边人学习的榜样。我镇老促会借助他们的丰富实践经验和人脉关系,使之成为促进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鼠年新春,疫情肆虐,淮安区是江苏省唯一的一个高危县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当下,我镇“五老”志愿者挺身而出,在抗“疫”关键时期,老教师周正芳、张京生、潘东涛、邰永斌等志愿者们,他们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微信、QQ群和电话传递信息,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区防控指挥部提出的严把“五关”、看好“五门”的要求,引导居民理性认识,科学防控,消除恐慌心理。他们通过一线采访,多线联手,用滚烫的文字报道抗疫中的典型,一篇篇报道发表发布在全国各大知名网站和市区党报党刊。1—4月份向多家媒体发表发布各类新闻稿件60余篇,其中《中国火炬》8篇、搜狐网、今日头条、淮安传媒6篇、美丽江苏网18篇、《中国老区网》、《江苏老区》计10篇、学习强国2篇、江苏广电总台转播1篇,江苏党建网1篇、《淮安日报》、《淮安区报》等报刊16篇,发布战“疫”微诗刊12期。大车桥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多条本镇新闻,极大地提振了广大干群抗“疫”的精气神,鼓舞了全镇人民的抗“疫”士气。我本人为老党员曹步营孙女曹慧敏创作的诗歌《念奴娇·护士赞歌》被《深圳特区报》刊用,家乡的千里传情,极大地鼓舞曹慧敏在武汉一线抗疫的信心和勇气,载誉而归,成为特区卫生系统学习典型。

  我镇三庄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加之徐盐高速的穿境,严重影响了该村的水系和交通,给老百姓种植、养殖带来不便。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实施整村搬迁,集中居住。面对部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决策不够理解,初始搬迁工作比较缓慢,于是,我们老促会立即召开“五老”人员会议,迅速进村帮助村两委做群众思想工作。有一位姓时的退休老师一时想不通,不能配合村里工作。老促会几名“四有”会员主动登门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宣传区委乡村振兴决策的意义,动员该退休老师做新农村建设的促进派,在做思想工作中,我们认真倾听他的心声和诉求,并积极帮他排忧解难,最终,这位老师非常愉快地服从村里安排。由于,工作得力,三庄村639户在短时间内顺利搬迁,今年全村300多户搬迁户全部入住三庄佳苑小区,村里经过有效复耕,新增土地面积1000亩,当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今年有望实现100万元。三庄经验在区委12届7次全会被广泛推广。

  二是当好建言献策“参议员”

  目前,农村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地方稳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镇老促会充分发挥“五老”人员政策水平高,人脉关系多等优势,激发他们为政府建言献策,为维稳服务。为此,镇老促会尊重他们,团结他们,依靠他们,鼓励他们,尽量给他们创造一个广开言路的宽松环境。为使建议和意见能够击中时弊,被党委政府采纳,我们老促会定期组织“五老”“走城镇、看变化、议发展”等活动,组织他们参观全镇的重点项目,亲身体验本镇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引导他们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当好政策顾问和议政参谋。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我们老促会“五老”人员不当看客,针对我镇羽绒业起步较早,规模小,排污能力差,发展滞后的问题,区老促会理事、镇老促会副会长、江苏神润羽绒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建从,他利用全国羽绒协会会员身份,主动邀请了全国羽绒协会会长姚晓曼来本镇指导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镇羽绒工业园项目的落户。目前车桥羽绒工业园已被区委区政府确定工业重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规划立项审批中,不久,5400亩的羽绒工业园将拔地而起,拉动淮安、造福车桥。为使羽绒产业持续发展,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了淮安区羽绒行业协会,自己主动担任副会长,释放自己的光和热。

  千年古镇车桥,文化底蕴厚重,近期,我们老促会主动请缨,举办了纪念淮剧一代宗师筱文艳诞辰98周年活动,邀请市区老促会领导和省内外淮剧名家参加座谈,并上演了《送你过江》的红色文艺节目。通过市、区老促会领导向党委政府建议兴建筱文艳大剧院和博物馆,为打好车桥红色文化、淮剧文化和饮食文化三张好牌,唱出车桥风采,擦亮车桥底色,助推车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当好社区管理“指导员”

  我们老促会的“五老”人员大多数都出身在50、60年代,从田埂上走出来的老同志,熟知群众的冷暖疾苦,是群众最信得过的人。虽然分散居住在全镇不同的地方,对周围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性情爱好都了如指掌,成了长了根的社区工作“指导员”。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受到人的素质因素和管理缺位,变成党委政府一项棘手工作,10月份,镇里创建得分排名相对滞后,我们老促会立即召集“五老”人员,认真排查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列出主要问题清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与所在村居或单位沟通。协助社区指导沿街经营户门前“三包”工作,并组织开展“五老”人员与沿街经营户“心连心创建,肩并肩迎检”活动,在活动的推动下促进工作的落实。

  在抗“疫”期间,淮安市百佳村官、优秀共产党员、原泾口村党总支书记王国顺,退位不褪色,离岗不离心。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抗疫中他不计报酬,冲锋在前,每天坚守岗位,劝导居民不聚集、不聚餐、不聚赌,出门自觉佩戴口罩,稳定居民情绪,做正面引导工作,且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每天8至10小时在卡口执勤。同时他还积极倡议“五老”人员向省慈善扶贫基金会捐款,在他的倡议下,全镇“五老”志愿者团队共捐款58600元。王国顺的先进事迹被省内多家媒体报道。全镇一大批“五老”志愿者主动担任各村居“义务指导员”,深入社区指导工作。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宥城村、三庄村、卢滩村、官渡村、蛇峰村,疫情捐款工作为全镇带了好头,全镇共捐款30余万元,捐物20余万元。

  四是当好民声收集“导航员”

  我镇老促会充分利用“五老”人员的人脉优势和“五老”长在农村,服务基层,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特点,当好政府“喉咙”,在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还当好政府的“耳朵”,在广泛收集基层群众所想、所盼、所求,特别是群众对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形式主义等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转达。实践证明,我们老促会“五老”人员,因为无职、无权,很容易成为老百姓的知心人,收集“情报”更准、更快。

  在“两高一线”平坟的专项行动中,桥头村一位老人因村级干部工作简单、粗暴,对上级政策不理解、不配合、有抵触情绪,老干部张云飞不仅主动登门做说服教育工作,同时,向镇村主要领导汇报,镇党委政府迅速召开会议,要求所有干部宣传在先,说理在前,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由于,镇村干部工作方法的改变,全镇平坟专项工作进展顺利。

  近两年来,扶贫攻坚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党员广泛收集全镇成功经验,组织“五老”人员走进我镇三庄、丰年、卢滩等村开展广调研,并将他们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的做法,写成调研报告上交镇党委政府。与此同时,我们老促会还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向省老年基金会争取了300名空巢老人关爱资金,每人发给300元现金、10斤油和60斤大米,给全镇空巢老人送去党的温暖,还与安康保险公司对接,为全镇376名65岁以上低收入人群买了安康保险。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求老促会成员擦亮“眼睛”,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老促会的同志反映基层一些特殊群体需要照顾,对此,我们坚持做到,能解决的不给政府增负,能化解的不给政府添堵。近几年来,我们老促会积极调动“四有”会员能量,三年来为全镇65名街道保洁员提供了暑期“免费爱心粥·暑期15天”活动经费。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筹集资金50多万元。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陈河村“五老”志愿者曹立本主动关爱失足青年夏某,通过面与面交流、心与心沟通,失足青年夏某在抗疫中不但主动争当志愿者,还向镇防控办捐款8000元,以弥补自己的过失。大兴村少年蔡某在安徽犯偷盗罪,被判刑,安徽关工委通过区关工委主动联系我镇关工委与蔡某家庭联系,并落实出狱后由村老促会会长、老党员贺成如跟踪帮教,让他早日回归社会。老教师周正芳还鼓动他的学生赵传宝捐助资金在泾口中学建立“小英雄王元甲班”,我本人又鼓励远创企业老板刘玉金在车桥战役红军小学建立“红星班”,为激发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了精神力量。

  五是当好地方维稳“巡防员”

  改革、发展、稳定是永恒的主题,而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了维护地方稳定,我镇老促会充分发挥“五老”人员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关系多、路子广、影响力大等特点,为每一个信访案件出主意、想办法,自觉替党委、政府分忧解难。出现了哪里有信访案例,哪里就有“五老”志愿者出现,经过我们“五老”志愿者的说服、解释、教育和引导,凝聚起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营造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环境,为倡树文明新风,提升社区文明意识和城市文明指数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镇卢滩村一村民由于农转非不该享受村里一些红利,尤其是不该获得农村承包地,该村民以自己土生土长为由,召集家族人员上访,并与村干部公开叫板,牵扯村干部很多精力。我镇“五老”志愿者董开龙知道情况后,立即与村干部一道做其思想工作,在讲明政策法规的同时,与上访户晓以利弊,劝阻他不能无理上访和越级上访,否则,将受到有关法规的处罚。经过近一个多月的时间耐心化解,该上访户终于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不再上访。

  疫情期间,我镇车北村少数村民因居家隔离时间较长,经常出来走动,甚至,为了解除寂寞竟然聚集打牌。村干部制止后,有一村民通过网络发帖,反映自己没有人生自由。70多岁的老党员赵鹤桂不但和年轻人一起坚守交通卡口,登记检查来往车辆和行人,帮助群众购买米、油、菜以及联系灌装液化气,尽可能让群众不出门或少出门。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通过电话跟发帖村民讲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其严格执行居家隔离规定,并要求他不要再在网络乱放消息。

  据统计,我镇老促会组织的“五老”志愿者维稳团队78人,每年参与处理农房改善、环境治理、帮扶帮教、邻里纠纷等问题100多起,接待来访来次1200余人,通过“五老”人员对矛盾的化解和过滤,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是当好先进文化“传播员”

  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过程中,我镇老促会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每个成员都成为一台正能量的“播种机”。我镇“五老”人员爱好广,才艺多,全镇现有5个艺术团队,33个文艺健身团队。淮安区车桥镇雨露艺术团,成立于2010年,现有主力队员42人,成员来自于本镇各个行业的文艺爱好者。该团“周日戏相逢”栏目,今年10月份被江苏省评定为省级社区教育优秀品牌项目。每周一、三、五队员们集中在车桥影剧院排练,周日下午为社区居民演出。“周日戏相逢”既是说唱团艺术展示,也成了交流文化艺术的舞台,同时又是社区居民学习、生活的精神家园。该团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各种好人好事为线索,自编、自演、自导节目,以独唱、合唱、表演唱、舞蹈、快板书、三句半、小淮剧等表演形式为主。从2010年至今,他们不畏劳苦,积极参加车桥镇与淮安区的各种演出近600场,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了大量的工作。华磊老年艺术团、红荷花红色文化合唱团、红土地花船队等多个文艺团队,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村居和工厂演出了歌伴舞《我从车桥大地走过》、乐器小合奏《十送红军》、三句半《扫黑除恶就是好》、表演唱《环境优美乐万家》、歌舞《红色娘子军》和说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航向》、小淮剧《百善孝为先》、《搬迁》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为了帮助全镇各个团队提高文艺创作水平,在本人的带领下,84岁老党员尹炳荣、民间艺人孔光明、文化站站长陈爱华、陈建喜等“五老”人员编写了文艺节目30多个,我们还把抗疫期间我镇涌现出来的“母子抗疫情”、“上阵父子兵”、“师徒三人行”、“祖孙千里抗疫一线牵”的典型事例编成快板书和地方戏,录制小视频后在大车桥公众号发布。2018年,经我镇老促会联系,特邀从车桥走出去的江苏省文化厅国家一级剧作家胡学纯,参与了我们老促会的创作活动,经过一年的时间,一部反映车桥战役芦家滩阻击战的8节话剧《火红的芦花》与观众见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正是有了我们老促会的助力发展,我镇各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盘点成绩,我们认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老促会的精心指导,同时,与我们老促会自身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几年来,我们一是工作推动,有板有眼,勇于借“势”,聚焦发力点。首先,抓机制。我们保证了“六有六同”。即:有组织、有牌子、有队伍、有制度、有场地、有经费;同安排、同服务、同目标、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其次,抓常规。年初有计划、半年有检查,年底有总结。二是办节促动,有模有样,精于借“智”,激活兴奋点。坚持在过节中实现价值,亮我风采。每年“五节一会”从不暂短。即:3月份举办老年人体育节;4月份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5月份举办民俗文化庙会节;9月份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10月份举办敬老重阳节;12月份举办“阅读会”。三是活动带动,有枝有叶,巧于借“力”,挖掘闪光点。10个协会联手,每年开展“十送一扶”活动。通过给敬老院送套羽绒服、给街道保洁员送粮油、给百姓送春联、给“五老”志愿者送上健康体检单、给留守儿童送书包、给村居空巢老人文艺演出、给集镇清洁工送爱心粥、给五老送养生知识、给老模范送了慰问金,给孝子送荣誉证书、给重点企业送帮扶金。四是协会互动,有滋有味,善于借“题”,找准平衡点。今年我镇33支健身团队、10个协会共参加义演60多场,“五老”人员义务宣讲38场次,撰写演讲稿件20余篇,红色故事20多个,文艺节目30多个,发表发布报道文章180余篇,把写讲融为一体,各自收获成功。五是部门联动,有条有理,甘于借“运”,抓住落脚点。指导不领导,到位不越位,添彩不争彩,尽力不过力,利用团委、妇联、工会、文化等部门活动,见缝插针,借机发力,这样不但节省了经费,也扩大了我们平台的知名度。六是宣传鼓动,有声有色,乐于借“机”,打造新亮点。

  构建“五台联动”、“四季送暖”、“三团共鸣”、“两体同载”、“一个主题”。五台联动即:“一三五”大家唱、“二四六”演唱讲、周日戏相逢、星夜舞为友、夕阳共彩人微信平台;“四季送暖”: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春季送健康,秋季送礼品;“三团共鸣”:“五老”志愿者编创宣讲团、老干部志愿者维稳工作团、夕阳红老区精神文明志愿者说唱团同时共鸣;“两体同载”:大车桥传媒协会和德润爱心公益社。做好事要有载体,报道要有平台。大车桥传媒协会这是全国唯一的乡镇微信公众号点击量最大的平台。德润爱心公益社,为乐于助人者搭建了爱心通道。围绕一个主题“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我们的做法先后在省市区党报、美丽江苏网、江苏乐天夕阳红网、中国火炬网、江苏关工网、江苏老区、老区淮安、中国梦网、江淮都市网报道,连续8年被市区老促会评为先进单位。

  老年再立凌云志,生辉夕阳霞更红,为了让我们能与年轻人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为了深爱的这片红色土地,我们老促会以阳光心志感染人,亲身体验引导人,正面声音激励人,厚德载物雅量包容人,为唱响地方好声音,汇聚发展正能量奉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淮安区车桥镇老促会会长 朱荫桃)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