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红色记忆的创意表达

——大型四川曲艺剧《望红台》观感

2021/03/08  浏览量: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四川省巴中革命老区隆重推出的大型四川曲艺剧《望红台》,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后,相继于巴人艺术节巴州剧院、四川艺术节省川剧院、第九届中国曲艺节天津市中华剧院等地成功演出,为全国观众展现了四川曲艺的精彩魅力,其选段多次在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中荣获大奖,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聚焦,央视、天津卫视、四川卫视,《曲艺》杂志、中国曲艺网、《中国文艺报》等媒体都作出了专门报道,《人民日报》在评论中称:《望红台》是新时代中国曲艺在创新进程中推出的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彰显共产党是人民主心骨的大主题。

红色岁月 立意高远

  巴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伟人毛泽东肯定的“中华苏维埃第二大区域”,当年有12万人参加革命,4万人血荐轩辕。巴中老区的艺术家不负众望,隆重推出的大型四川曲艺剧《望红台》告诉我们,从历史上的川陕苏区到当前全国人民迈入的新时代,从饥寒交迫的生存考验到战胜艰难困苦的坚强意志,从布衣百姓的朴素情怀到生死守望的坚定信仰,老区人民矢志不渝,不忘初心,感恩奋进。重塑对川陕革命老区的认知,让历史告诉未来,始终鞭策着我们的心灵,鼓舞着我们抵达希望的彼岸。

  编剧秦渊先生对《望红台》有着精辟的诠释:什么是望红台?是苏区人民用坚定的信念和一颗颗滚烫的红心筑起的高台;哪儿是望红台?巴中大地、川陕苏区、全国十二大苏区都是望红台;谁在望红台上?当年的苏区人民,今天的老区人民!

  《望红台》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形散神不散,令人动容,催人泪下。剧中主要人物巴山女儿杜鹃和红军哥哥大山,从“苦水台”到“甜水台”再至“望红台”,三个篇章艺术地演绎了红色历史的一段难忘岁月。红军到来大巴山之前,穷苦百姓在“高高山上莫搞头”“爹也穷妈也穷”,“穷人只剩一口气”,唯哀“背二哥苦”,当“叫花唱街”唱“卖儿歌”,“苦水台”民不聊生;救苦救难的工农红军到来了, 如“犀牛望月”“半夜三更出太阳”,穷苦人跳起了“翻山铰子”唱起了“要得歌”“薅秧歌”,“当兵就要当红军”的理想信念亦如“革命种子结苞苞”,“甜水台”欣欣向荣;红军长征撤离后,这方百姓依依不舍“送别”,而后就是牵肠挂肚的“守望”,《望红台》成为川陕老区人民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成为我们今天缅怀革命先辈,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

  这部红色题材的曲艺剧,艺术处理不同凡响,精准洽当的表现,着力诗情的画意,结构松散的浪漫,描绘了在残酷战争状态下,一对恋人的生离死别和无尽思念,全剧笼罩着深深的悲壮氛围,一个宏大叙事的“望红台”妙笔生花地勾勒成儿女情长的望夫台。回顾红四方面军的悲怆历史和通南巴苏区人民的牺牲苦难,编导者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悟,再把它艺术地体现在舞台上,通过戏剧演绎再传递给我们观众,阐释了“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的深刻定义,铸就着《望红台》的戏核。令人耳目一新,令人回味感慨。


传统曲艺 珠联璧合

  我们观赏到的《望红台》,是别具一格的四川曲艺的集结。序幕拉开,四川评书和四川扬琴的阵容让人刮目相看。在全剧相继展示的四川曲艺之大成:扬琴,清音,荷叶,莲厢,盘子,车灯,竹琴,评书,金钱板,快板书, 琵琶弹唱,乃至谐剧,甚至把巴山背二歌也搬上台来,四川曲艺菁萃一炉熔尽,姿肆百态,蔚为壮观。虽然门类杂品种多,编导者却不是一窝蜂堆砌到舞台图个热闹走个形式。而是匠心独运,巧妙编排,恰如其分地把每个曲种的优长发挥得恰到好处。随着戏剧矛盾的舒缓张弛,人物情感的起伏变化,哪个时候低吟浅唱,哪个时候高歌喧腾,哪个时候说,哪个时候舞,唱、念、做、 打、错落有致,如行云流水那般舒畅。最佳结构带来的形式美感,是《望红台》的最大亮点。她通过四川曲艺的浓郁地方特色,串起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珍珠,为红光四射的舞台倍添无穷魅力。情景曲艺再加上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构想,决定了舞台的呈现具有多个空间维度:一是曲艺演唱的空间(舞台上已经呈现),二是情景再现的空间(包括曲艺表演与情景再现相融合的空间),三是情景再现的第二空间(即由于长征在远方而形成的空间,其中又包括红军的灵魂与百姓对话的空间),四是时间推移的空间(春夏秋冬的盼望象征着一生的盼望)。

  有网友欣喜观赏后,当即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感言:四川曲艺集萃,巴山元素纷呈,视听创新盛宴,红色记忆感人。

  艺术史告诉我们,某种艺术一定是某个时代的特定产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必然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把产生在遥远农耕时代,成型于乡场院坝,茶楼酒肆,分散在民间角落、濒临失传的民间传统艺术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统一表演在一部戏剧中,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巴中老区艺术家的不懈追求。

  在四川曲艺艺术形式下,表达具有大巴山特色的川陕苏区历史事件,更令我们有着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望红台》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戏剧。我们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深受外域文化的影响,对地方优秀文化传统反而疏远了、陌生了,甚至边缘化了,这是中华文化的自我迷失和文化血脉的自我断裂。观赏《望红台》,我们欣喜看到了巴中文艺家重拾文化自信,把勇于担当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艺术,视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和自觉行为。这部红色曲艺剧的艺术表达,注重演出市场的开拓和传播手段的创新,重建四川曲艺在当代健康发展的文化生态,激活传统,融入时代,难能可贵。


匠心独具 魅力创新

  纵观《望红台》,匠心独具的舞台设计让观众意外但又融情理之中,令人点赞叫绝。传统戏曲的乐队(文武场)均是放在舞台的下场口,且只起伴奏和烘托气氛作用,乐手基本不参与表演。而《望红台》刻意把乐队放置在台口左右两厢,男女乐手对衬而坐。这一处置大大增强了舞台艺术的装饰感和仪式感,营造出典雅庄重的气氛。它不失中国传统戏曲的风范,方便伴奏,更彰显出这台戏主要是曲艺特征,相得益彰,让人回味悠长。同时,值得大大称道的还有乐手,乐手不光起伴奏作用,而且穿戏装扮彩妆全程参与表演与演唱,和台中的角色一唱一和,一呼一应,浑然一体。乐手演员一体,吹拉弹唱俱到,这正是曲艺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在。让观众酣畅淋漓地享受了一席曲艺剧大餐,把一台本是通俗草根的曲艺,点化为灿烂绚丽高端典雅的美剧。全剧无一反派角色,无一肮脏庸俗相。连表现苦难生活的插草标卖女,讨口子要饭都表现得那么唯美,那么有情调。由于演唱方式和叙事角度稍有改变,是为了让观众融入戏剧的大框架,这揉合创新得当,让植根于民族土壤、富含川人文化基因的曲艺之花振兴,曲艺和戏剧联姻,诞生了崭新了的戏剧新品,巴中为戏剧改革成功趟出一条新路。

  我们以为,艺术创作一段历史事件或一个感人故事,必须要有一个恰当的表达载体。《望红台》剧中人物关系简单明了一清二楚。便于戏剧结构集中紧凑。好戏需要有单纯的美,把大量时间空间用以人物性格刻划,戏剧情节铺排和矛盾冲突渲染,从而达到演绎丰富的美,这是戏剧美学的辩证法。全剧的词曲演唱也美得让人陶醉,亲切熟悉的旋律常常会让观众激动莫名,浮想联翩,泪眼婆娑。这些经过大浪淘沙百代磨砺留存下来的唱腔音律,经过现代作曲家的再加工,佐以时尚配器编曲,华丽转身为分声部的男女声轮唱独唱领唱合唱,余音绕梁,摄人心魄,美不胜收。

  纵观《望红台》,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就是一出较为完美表达内容和形式的好戏,无论是红色记忆的历史事件,还是风采各异的曲艺表演,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感人至深,发人深省。这样既不失传统又与时俱进,既“下里巴人”又“阳春白雪”的曲艺剧,“意、趣、神、色”独具魅力,美学价值在于符合生活发展规律,符合观众求新图变的观赏心态,紧紧抓住四川曲艺唯美的内核和本质,让观众领悟到艺术之美、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升华。

  红色记忆的创新表达,是艺术工作者必须履行的光荣使命。《望红台》主创及演职人员呕心沥血、精雕细刻,使得全剧亮点纷呈,使得观众热血沸腾。整体结构前后呼应,一脉相承,多姿多彩,组成了壮丽的画卷和红星史诗,为老区精神与时代价值追求相融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四川巴中市文化馆馆长、巴中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理事 夏铭锺)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