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光荣属于所有的老区工作者

2012/03/31  浏览量: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鲜词汇层出不穷。这些词汇构成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其中很多已经融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并已被收录进了词典。
    有一个词汇,它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虽至今未被词典收录,而且整个社会使用频率也不高,但在它诞生后的这20年中,这个词汇所代表的群体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
    这个词汇,就是——老区建设促进会,在使用这个词汇的群体中,习惯简称为老促会。
    实际上,不仅仅是普罗大众,老促会在相当大的社会主流群体中,时至今天,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老年人的组织?老城区改造机构?促老会?各种极具想象力的误读,让许多老促会的同志哭笑不得。
    如今,虽然这个词汇正在被更多的人所知道,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已经被人们真正理解。
    一段广为传播的顺口溜,就反映出一些人把老促会看成是领导干部退休后延续自己官位和权威的载体:“老领导,不要怕,年龄到坎进人大,人大退了位,还有老促会。”一些人对老促会的工作性质的陌生可见一斑。
    2009年,本刊曾在部分官员、媒体、学者、工商界中就老促会的一些情况展开过调查,对老促会工作的陌生、误解,让许多老区工作者深感忧心。
    这种忧心,与名利无关。
    因为,老促会这个组织的产生,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其不断发展、壮大更是时代的需要。
    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老区工作者,每天所做的工作,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涓涓细流最终汇成滚滚长河,以其蕴藏着的巨大力量,不断地推动着中国社会前行。
    而老促会的意义并不仅于此,正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所说,老促会的存在,并不在于他们能做多少事情 ,老促会就是共产党的良心。
    2010年11月28日,203个“全国先进老促会”、314名“全国优秀老区工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表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到会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认为,这一天必将会载入史册,铭记在所有老区工作者的心中,因为这不仅仅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老区工作者20年工作的肯定,更是对老区工作寄予了更殷切的期望,赋予了更艰巨的使命。
    掌声和奖章,不仅仅是获奖者的荣耀,它属于全国老区工作者。
    党和政府的期望,时代赋予的重任,让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建设一支热爱老区工作、会做老区工作的过硬的队伍。希望更多的人响应老区建设的召唤,加入到老区工作者的队伍中来,成为这支队伍中光荣而平凡的一员。
    20年的老区工作实践,已经告诉我们,老区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为此坚信,老区工作自有后来人!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