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让刘老庄这片红土地再添新活力

2021/06/16  浏览量:     

  淮阴刘老庄,地处苏北腹地。抗日战争时期,是新四军八十二位勇士不畏强暴,浴血抗争,用鲜血染红的土地。

  过去,因交通闭塞,资源匮乏,刘老庄是省内重点贫困地区。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苏北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扶贫攻坚战的持续开展,刘老庄这片红土地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农业规模化发展为抓手,集红色教育、旅游观光、名优特农产品采摘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以苏北农房改造为契机,力推村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使农村面貌显著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大幅提升;以农民增收奔小康为目标,紧紧围绕脱贫致富工作总思路,努力打造“项目+村+农户”发展模式成效明显,既壮了村,也富了民。至2017年,初步实现小康目标。

  2018年7月,根据(苏政复[2018]48号)文件要求,刘老庄乡与北邻古寨乡同时撤销,组建刘老庄镇。新建镇呈现“四增”“三减”,“四增”:即区域面积增加,由原53.78平方千米增至92.74平方千米,增1.7倍;人口增多,由原2.69万人增至4.89万人,增1.6倍;耕地面积增大,由原5.19万亩增至8.36万亩,增1.8倍;低收入户由原362户696人增至657户1358人,分别增1.8倍和1.9倍。“三减”即,农民人均纯收入,镇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减慢,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减少。究其原因,一是南北帮扶收益不均衡。南部原刘老庄片区在上级部门的扶持下发展较快,规模型高效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村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变化较大,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大都有项目支撑。而北部原古寨片区则受帮扶政策辐射较少,产业结构单一,仍以稻麦种植为主,三产中一产比重大,产业附加值较低。二是过去有“天边海外,刘皮(即刘老庄)古寨”之说,因地处淮阴、涟水、沭阳三县交界处,底子较薄,基础较差,发展较慢。两乡合并后,镇级财政收入状况是“1+1<2”。基本上是“开门”财政,勉强应付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及少部分投入规模较小的民生实事,发展后劲不足。三是“三产”结构比例不优,一产接二连三乏力。产业呈现散而不聚、有而不优、大而不强的情况。比如,红色文旅虽然有较大发展,但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有人来,有饭吃,但没有地方住。白天热热闹闹,晚上黑灯瞎火,冷冷清清。部分富余人员没事干,为数不少的老年人有所居,无所乐等。

  加快革命老区发展,彻底改变革命老区后进状况,让革命老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革命先烈们的理想和毕生追求,更是今天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为使刘老庄这片红色土地的发展尽快跟得上乡村振兴的整体步伐,在新的时期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跨越,需要继续加大政策帮扶的力度,强化帮扶的措施,选好帮扶的项目,投多帮扶的资金,吸引更多建设人才,创新帮扶的方式方法,让刘老庄这片红土地再增新动力,焕发新活力。

  一是要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老少边穷地区追赶发展的必要前提。目前,随着脱贫攻坚战略的结束,过去省市对贫困地区的帮扶政策也大都实施结束或已接近尾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虽已开展,但与已往的众多支持政策尚在衔接,没有完全到位。刘老庄镇于2020年入选省100个示范项目镇,同年省发布《江苏省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方案》,但实施进展迟缓,缺少对口部门的专业指导。当务之急是一般农用地、建设用地指标十分紧张,土地资源已成为制约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需对全镇土地用途尽快调整,提高耕地集中连片程度,优化建设用地结构,盘活土地资源。区域内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建设项目以及重点工程、新兴产业、民生实事方面的政策也应尽快落地,并付诸实施,提升老区发展的针对性和可延续性。

  二是要项目支持。老区的发展要变“输血”为“造血”。一方面,根据实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情况,以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努力发展高效农业,提高效益;发展乡村旅游,增加三产收入;发展劳务经济、加工经济,盘活闲置校舍、办公用房;租让水面、席边地等,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要尽快实现强村富民,必须要有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入驻才能真正助力老区发展,增强其自身能力。最近,镇正与深圳能源集团洽谈风电、光伏储能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竣工达产后年销售1.26亿元,增值税、所得税4000万元,该项目属于清洁能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可为镇发展增添新的强大动力。务由省、市、区及相关部门、单位全力协调配合,推动尽快立项、实施。近年来,红色旅游、高效农业、农家乐以及交通、餐饮等基层建设具有一定规模。但仍需提档升级,有较大的项目投入发展空间。

  三是要资金支持。无论是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都面临资金缺乏的巨大困难。要实现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目标,特色产业开发深度不够,红色文旅景点数量不足,接待服务存在短板。在实现村集体居住点建设后,对未拆除的自然村庄环境、基础设置、原生态房屋的改造,以建成比较早的集中居住社区的提档升级。“新淮”猪场改造扩容已建成场房,但养殖设备还未购进。敬老院、幼儿园、中小学校改造等都遭遇资金短缺的困扰,单靠自身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国家、省、市、区财政支持,应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增加其规模和范围,以缓解发展所需资金困难。

  四是要人才支持。老区振兴,人才为要。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已结束,一批年轻人、能人大户入选村级班子,但振兴乡村、发展经济人才匮乏的现实状况并未根本改变。要研究出台老区吸引人才政策,搭建老区吸引人才的平台,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退休干部及农业农村专业人才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并切实解决来得了、住得下、留得住问题。把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打造成人才流动的新“高地”。要组织专家、专业技术人员送训下乡,对镇、村干部、村支两委、农民合作之社员、农业企业人员、农业种植户实施分类培训,使他们学知识、懂政策、有技能、长才干,以真正担负起乡村振兴发展重任。还要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推进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使革命老区刘老庄真正实现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文化感染人的“一池活水”。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老促会  铫言 祁建忠)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