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激发奋进力量

——绥化市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矩阵纪实

2022/03/08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墓前想烈士,心潮正澎湃, 意志如长虹,气节像松柏……”每年清明节,绥化市区的中小学生都会来到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墓,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表达崇敬的心情,决心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精神,努力学习,长大了为新时代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这是绥化市作为革命老区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矩阵,弘扬红色文化,激发奋进力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绥化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以弘扬红色文化为准绳,不断夯实传承基础,通过挖掘整理红色基因、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建立精品红色教育基地、落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相关待遇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打造绥化红色基因传承矩阵初具规模。

  开发红色资源 修红色“家谱

  红色基因蕴藏于人心、作用于精神,是一种最持久、最深沉的内在力量。

  2020年,绥化市新成立了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服务中心,对市抗联遗址、原黑龙江省省长李范五旧居、博物馆、绥棱马占山抗战遗址、罗圈甸子纪念馆、白马石纪念馆、望奎县林枫纪念馆等各类纪念场所和全市各级烈士陵园进行统一管理,将这些红色纪念地作为红色基因的“家谱”去维护、去修护,使烈士纪念设施受到更好的保护,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缅怀英烈、学习英烈、崇敬英烈的主阵地。

  在去年庆祝建党百年之际,绥棱县纪委监察局的纪检监察干部们身着抗联军服,沿着当年抗联战士在当地的战斗轨迹进行了有意义的“重走抗联路”活动,体验艰苦卓绝的岁月,深刻感怀红色情怀,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全市各地的红色资源进行整合,挖掘其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打造一条绥化抗联路,形成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红色基地。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党员干部进入到历史的情景中去,深入了解抗联历史,使抗联精神入脑入心,从而有效提升党性教育的质量。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全市有关东北抗联精神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开展党性教育新情况,让更多的人了解抗联历史,提升绥化红色旅游的知名度。积极促进文化的协调发展,把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有机结合,促进旅游产业与红色资源深度融合,使红色资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构建红色教育的精神高地,使红色资源成为绥化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引擎。

  讲好红色故事 传烈士英名

  绥化,革命的热土、红色的摇篮,抗联战士在这里与日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曾有几十万英雄儿女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筑造了绥化的红色基因。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编印了《黑土军魂》一书,汇编了49位在绥化出生、在绥化牺牲、在绥化战斗过的英雄人物事迹,书中的雷炎、韩家麟、张锡武等抗日烈士被国家纳入《中国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并对外公布。目前该书已被全国20多家红色纪念馆收藏。

  市烈士纪念馆招聘专门的讲解员,为前来参观学习的人讲述一件件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重现一幕幕庄严壮烈的历史,帮助大众了解史实,认识更多绥化本地的革命英雄,激发群众的爱国主义红色情怀,为了让红色故事被更多的人熟知。一部分烈士陵园中所葬烈士的英雄事迹还被收录进《黑土军魂》一书出版,真正做到了本土红色文化的对外输出,让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去除地域化。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参战老兵在陵园内不定期为群众开展国防及爱国主义教育,用大众传播的途径弘扬红色精神,让红色基因渗透群众生活。八一建军节期间,开展了“荷色生香、军歌嘹亮”主题党日活动,唱响军歌,听革命故事,引导和教育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激发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工作热情。

  目前,绥化市已将红色基因传承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以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宣传已覆盖全市城乡,营造了“人人传承发扬红色基因”的社会氛围。

  同时,积极组织“老兵永远跟党走”、“我身边的英烈”和“致敬国家丰碑”等活动,征集社会各界参加摄影、绘画、书法、演讲等评比作品50余件,增强国防教育的社会关注力。广泛征集红色文史资料和革命文物。为丰富馆藏容量、陈展规模,更好地展现烈士生平事迹,弘扬烈士精神,组织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实物类和文献类革命文物。利用网络等媒体开展国防教育活动。2021年,开通网上祭扫服务项目,并指定专人进驻市政务大厅开展业务。制作专门视频宣传英雄烈士事迹,树立正确导向,旗帜鲜明讲红色故事,传播红色声音,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

  用好红色场所 扬红色精神

  2019年8月,绥化市烈士陵园划归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管理后,陆续开展大规模硬件设施改扩建工程,英烈纪念碑、烈士纪念广场工程已完成,陵园二期工程正在施工中,烈士纪念堂工程国家已批复。同年的清明时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抗美援越烈士安宝祥遗骨安葬至绥化市烈士陵园并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使牺牲了52年的英雄入土为安。

  市烈士陵园在全部维修改造项目整体完工后,整体建设水平将全面提档升级,相关配套设施得到完善,将成为全市重要褒扬纪念活动场所,也是广大市民参观游览的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对于全市红色教育将起到纪念、弘扬和传承的作用,为我市国防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市国防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已初步形成以褒扬烈士为主体的集宣传、教育、游览于一体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红色阵地。烈士陵园经过提档升级建设系列工程项目,移址并新建了一座高20.19米的“绥化市英烈纪念碑”和浮雕墙,扩建了红色广场面积达2800平方米,工程于2019年9月25日竣工。当年9月30日,举行了“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市党、政、军及社会各界2000余人参加了纪念仪式,更加彰显国防教育阵地作用和社会影响力。

  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及其他重要时间节点,市、区党委、政府、驻地武警和驻军部队、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小学校及人民群众到烈士陵园祭扫,让“感恩先烈,铭记历史”深刻地烙印在每一位绥化人的心中。

  2021年,绥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逐一核对所属辖区的抗美援朝烈士信息,将符合补刻条件的381名烈士申请补刻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

  三年来,积极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为祭扫者提供线上、线下服务20万余次。每年的9月30日,按时举行“烈士纪念日”活动,绥化市党、政、军及社会各界参加纪念仪式,缅怀先烈。

  2021年初,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向中央军委申请了飞机、大炮、坦克等退役武器装备,现已陆续安装到位,开启国防教育的又一创新举措。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向国家申请烈士纪念馆改扩建项目,计划投资96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退役军人事务部批复,预计近期下达计划。市军人公墓新建项目现已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该项目投资1200万元,建成后将解决全市退役军人身后事,军人的荣誉感、归属感更为强烈。届时,市本级烈士褒扬纪念设施升级改造将全部完成,集褒扬纪念、红色教育为一体的、具有绥化特色的红色基因宣传阵地将初步形成。

  据统计,全市目前仍有700多名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健在,他们是活着的英雄,是历史的见证。每年春节、“八一”、烈士纪念日及其它有关的重大节日,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都会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走访慰问,及时掌握其家庭生活状况,对有困难的,通过各种渠道帮助解决。

  红色基因的传承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而厚积薄发,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锛住“十四五”国家大发展的机遇期与窗口期,夯基、布阵,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深入挖掘潜力资源,发挥好红色基因传承矩阵功效,成为一座传承红色基因的典型城市。

       (全媒体记者 廉红)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