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从晓关杨柳沟战斗看长征精神

2022/03/14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1935年12月26日夜,一支红军部队经湖北省宣恩上洞坪、咸丰龙坪、抵卡门(与宣恩交界处)遭遇国民党四十一师傅团袭击后连夜撤至宣恩晓关杨柳沟宿营,因军用地图丢失,误入国民党黄伯韬四十一师赵团住地。次日凌晨,被敌包围。师长张振坤率主力从东北方向突围;五十三团团长樊孝竹率其一个营正面阻击敌人,樊孝竹团长身先士卒,抢先登上杨柳沟左侧高地苕窑堡,向敌人还击,把敌大队人马吸引过去,掩护师长一部突围。敌军集中火力猛攻樊孝竹团长所在地,双方激战数小时,樊团长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战士和干部阵亡50余人。当部队撤退到晓关堰塘坪时,又遭遇前来增援的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团)的阻击,营长马秋德当机立断,指挥红军英勇奋战,奋力图出重围。后经恩施大集场,咸丰麻柳、大水坪、朝阳寺,重庆酉阳到贵州江口,当1936年1月11日与红二、六军团主力在贵州江口胜利会合时,全师仅剩600余人。这次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红十八师为掩护红二六军团主力顺利长征作出巨大牺牲的一次战斗,是充分体现了“长征精神”的一次重要战斗。

  说扬柳沟战斗充分体现了“长征精神”,就必须联系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伟大的长征精神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么,杨柳沟战斗中的“长征精神”体现在何处呢?笔者仅从所了解到的红十八师为掩护红二、六军团主力顺利长征而孤军奋战两个月以及记录文字十分有限的“晓关杨柳沟战斗”实情谈一些拙见。

  伟大的长征精神其内涵之一“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而杨柳沟战斗的主角是红十八师,红十八师有是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红二六军团领导确定的为迷惑敌人、掩护主力实现战略转移,踏上长征之途,担任断后任务的部队。当时红十八师驻守在根据地的中心区域龙山茨岩塘一带。红二、六军团突围长征前夕,新组建了十六师,把十八师的五十二、五十四两个团拨归十六师的建制,改编为四十六、四十七团。十八师的主力只剩下五十三团,共计1500人,后由地方干部和游击队700余人新组建了五十二团,加上省直、师直机关、野战医院,全师共3000余人。师长兼政委张正坤,参谋长刘风,政治部主任李信;五十三团团长刘风兼,政委余立金,副团长兼参谋长苏鳌;五十二团团长樊孝竹,政委刘诚达。一支3000人稍出头的队伍,应对的是蒋介石部下孙连仲、徐源泉、陈耀汉、郭汝栋、李觉、陶广6路纵队共130个团10万余大军的大规模的“围剿”,其困难程度、艰苦程度、危险程度可想而知,生存的概率有多大,干部战士们不是不清楚,如果不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如果不是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如果不是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激励着红军将士们,面对30多倍于我的敌人而豪无动摇之心,这就是红十八师重要的根基。史料记载,在担任牵制敌人任务的一次战斗中红十八师一个连被冲散,被200多敌人围困在一个山洞里,连长向宽二组织了几次突围未果,他们顽强地同敌人战斗,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枪托相搏,最后向宽二等30多名红军战士全部牺牲,可见红十八师里都是些长征精神铸造的钢铁硬汉。部队有句俗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杨柳沟战斗是红十八师师长张正坤直接指挥的,张正坤可不是一般的指挥官,就在贺龙部署红军突围长征的准备工作,决定红六军团十八师留守根据地,迷惑和牵制敌人,掩护主力撤离时,他对师长张正坤说:“这回你们十八师要更辛苦一些,你们要从龙山茨岩塘一带主动攻击敌人,要狠一点打,又要机动灵活地打,把敌人吸引住就行,尽量减少人员牺牲。”张正坤当即表示:“贺总,你们放心走吧,只要我张正坤……”贺龙急忙举手示意,不让他说后面的话,这后面的话是什么呢?红十八师接受留守根据地、掩护主力战略转移任务后,张正坤师长在营以上干部会议上说出了政治部主任李信提的口号“不怕强大的敌人、不怕险恶环境、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 十八师要用“四不怕”拖住敌人,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1935年11月22日,张正坤师长在审查曾是自己老上级的叛徒刘士杰时,刘士杰说十八师插上翅膀也逃不出敌包围圈,不带着队伍跟他走就是死路一条,张正坤义正词严地回答“死吓不倒真正的共产党人,我老张早就把脑壳栓在裤带上干革命,十八师就是打光了也决不投降。”就是这样一位师长亲自指挥了杨柳沟战斗,就是再困难,突出重围也是意料之中,因为有“长征精神”鼓励着红军将士。

  伟大的长征精神内涵之二“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红十八师在杨柳沟,首先是因为丢失军事地图又是黑灯瞎火而误入了敌人的营地;其二是当知道实情的时候部队已经被敌人重重包围;其三是敌强我弱,有资料记载,1935年12月21、22日红十八师胜利地突破了敌人设置在湘鄂边界上的最后一道封锁线,在龙山龙家湾渡过酉水,往西进入湖北来凤县境内,此时,部队仅剩1000人左右。23日下午太阳快下山的时候,红十八师同在来凤卯洞堵截的湖北保安团相遇,同敌人交火,激战中五十三团团长身受重伤,25日,红十八师进至来凤漫水,由于大量减员和刘风团长伤重,张正坤和李信等研究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取消五十二团番号,余部编入五十三团,樊孝竹改任五十三团团长。紧接着26日,红十八师经咸丰与宣恩交界的卡门又与敌四十一师的傅团遭遇、奋力拼杀中又牺牲了70多名红军战士,因此,到27日早晨杨柳沟战斗图围之时,红十八师实际上不过7-800人,也就半个团的兵力;其四是人生地不熟,不熟悉地型,不熟悉环境,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如此艰难险阻并没有吓倒红十八师的勇士们,师长张振坤率主力从东北方向突围;樊孝竹团长率第五十三团一个营正面阻击敌人,樊孝竹团长身先士卒,抢先登上杨柳沟左侧高地苕窑堡,向敌人还击,把敌大队人马吸引过去,掩护主力突围。敌军集中火力猛攻樊孝竹团长所在地,双方激战数小时,樊团长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战士和干部阵亡50余人。从11月4日刘家坪会议决定红十八师留守根据地,迷惑和牵制敌人,掩护主力撤离。到12月21日,红十八师胜利地突破了敌人设置在湘鄂边界上的最后一道封锁线,牺牲了2000余人,从24日到27日红十八师又痛失两位团长,如此巨大的牺牲,红十八师的指战员有谁畏惧过?有谁逃避过?杨柳沟战斗师长张正坤亲自指挥,团长樊孝竹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英勇牺牲,营长马秋德当机立断、带领战士们奋力拼杀,突出重围。可见,面对死亡,红十八师的将士们一个个前仆后继、争先恐后、死而后已,没有后退半步的迹象。可是,有一本所谓“内部资料”仅凭陈诚给蒋介石的一份电报就主观推断,说什么杨柳沟战斗中牺牲的50余名战士“可能当时没有阵亡,而是在被俘后被敌人残忍杀害的”,这一推断竟然把梅兴无、武 强、《党史文汇》杂志社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的有关晓关杨柳沟战斗中红十八师五十三团战士“50余人牺牲、阵亡”的记载避而不谈,这不仅与当时的情景不符,而且是对那50多名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极大的侮辱。

  伟大的长征精神内涵之三“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应该是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红军队伍而言,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开展革命行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尤为重要,在整个革命斗争的实践中简直就是致胜法宝。红十八师接受留守根据地,迷惑和牵制敌人,掩护红二六军团战略转移任务后,孤军奋战两个月,靠的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才在艰难困苦中光荣完成任务。例如,张正坤师长提出“不怕强大的敌人、不怕险恶环境、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要求十八师要用“四不怕”拖住敌人,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这就是根据当时的特殊情况提出来的;又如,张正坤师长说“敌人越打越多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怎么敌人越打越多反倒值得庆祝呢?为执行牵制迷惑敌人、掩护主力突围的任务,11月10日开始,张正坤命令刘风率红五十三团一个营,樊孝竹率红五十二团一个营,分别从龙山茨岩塘、兴隆街出发,主动向永顺、保靖方向发起佯攻,把湖南方面的敌军引向酉水南岸。11月19日,当红二、六军团主力实施转移时,他们又突然掉头向西北方向急进,做出攻打龙山和来凤两座县城的样子,诱使湖北方面的敌军调兵遣将固守两城。张正坤组织红十八师五十三团二、三营及五十二团部分兵力扼守茅坪、兴隆街一线,摆出保卫根据地的架势,拖住敌人。他们在根据地群众的支持下,在主阵地前埋下几千根竹签。11月21日上午,敌刘文华团在迫击炮、机关枪的掩护下,向据守茅坪阵地的红十八师发起进攻。当敌进至竹签区时,红军战士们立即猛烈开火,敌兵在枪弹和竹签中无处藏身,一片惨叫,死伤枕藉,龟缩于龙山城的敌军师兴周部不敢轻举妄动。

  红二、六军团主力突围转移后,11月下旬,各路敌军如洪水一样涌入我根据地。致使根据地仅剩下以茨岩塘为中心的南北10余华里、东西40余华里的区域。敌方以陶广纵队的钟光仁师、李觉纵队的十九师、新三十四师的周燮卿和顾家齐两个旅、徐源泉纵队的独立三十四旅、独立三十八旅以及反动团防、土匪武装等约10万兵力,把红十八师团团包围于茨岩塘地区,企图全歼。

  张正坤指挥若定,带领全师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利用深山密林与敌人兜圈子。但是,根据地范围愈来愈小,敌我态势的发展愈来愈不利于我。有的战士沉不住气了,向张正坤报告:“敌人越打越多,怎么办?”张说:“敌人越打越多是件值得庆祝的事,表明上级给的任务我们完成得很好嘛!”红十八师不仅吸引住10万敌军,而且给敌人一个错觉:红军此前两度到外线作战后,都返回了根据地;这次红军拉到外线去,还派了一个师留守,认为红军肯定还会回来,因而除以少量敌军追击红军主力外,分布于原来战线上的主要兵力大都没动。这就为红二、六军团胜利突围,实行战略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如马鬃岭战斗中,被敌人阻隔的红十八师电台队和两个警卫班20多人,隐蔽在山脚下的荆棘丛中,前面是一个几百米宽、近千米长的开阔地,尚未砍伐的枯黄玉米秸秆在朔风中沙沙作响。强行通过开阔地十分危险,但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他们决计不排队列,拼死一冲,20多人像突起的旋风刮过开阔地。当敌人发觉调转枪口扫射时,黎东汉等人已经冲到对面山上的丛林里,快速赶上了部队。就是这样一支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无所畏惧的部队将敌人10万大军牵制在大山里转圈,掩护主力部队成功实现了战略转移。这种“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同样体现在杨柳沟战斗之中。首先,红十八师是因为军用地图丢失而误入敌人住地被包围,情况十分危急又无法跟红二、六军团主力取得联系,只能是当时的最高指挥官师长张正坤当机立断,从实际出发,指挥部队兵分两路突围;其二,突围中,樊孝竹团长身先士卒,抢先登上杨柳沟左侧高地苕窑堡,向敌人还击,把敌人大队人马吸引过去,掩护主力突围,敌军集中火力猛攻樊孝竹团长所在的阵地,双方激战数小时,樊团长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可想而知,当时樊团长并没有接到吸引敌人火力的命令,而是根据危急情况主动承担重任,让师长所带领的一部先突围,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直到壮烈牺牲;其三,营长马秋德当机立断,指挥红军英勇奋战,打退了保安团。部队撤离阵地,,攀悬崖,走险道,终于从岩狮坪突出重围,经恩施大集场,于27日在咸丰麻柳溪与师部主力会合。相信马营长当时也没有接到任何指令担任指挥官,而是危急关头自告奋勇,带领部队血战到底,才打退敌人的进攻,突出重围。这次战斗中处处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长征精神。

  伟大的长征精神内涵之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红十八师接受留守根据地,迷惑牵制敌人,掩护红二、六军团实现战略转移的任务,全师指战员必然牢固树立顾全大局的观念,并且从心灵深处做好了“丢卒保车、牺牲自我”的准备,否则就不会有张正坤师长要求官兵继续发扬“怕居功骄傲,怕不求进步,怕违反纪律,怕脱离群众”和“不怕强大的敌人,不怕险恶环境,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四怕、四不怕”的精神,3000余人的队伍要牵制敌10万大军,掩护主力突围长征,其险恶程度,不用过多描绘,仅从红六军团政委王震在与这支留守部队分别是的几句叮嘱语言里就体现得淋漓尽致“要加强佯攻,不要让敌人发觉主力的行动意图,即使十八师打垮了,就是化装成老百姓也要来追赶主力。”在杨柳沟战斗中,樊孝竹团长身先士卒,抢先登上杨柳沟左侧高地苕窑堡,向敌人还击,把敌大队人马吸引过去,掩护师长一部先突围;樊团长不幸牺牲后,营长马秋德当机立断,指挥红军英勇奋战,冲出敌包围圈,并且在离杨柳沟不到三公里处又连续作战,击退了前去增援敌四十一师的国民党保安团的阻击,才得以脱险,然后,攀悬崖,走险道,终于从岩狮坪摆脱敌人的追剿,经恩施大集场,于27日在咸丰麻柳溪与师部主力会合。其中无处不体现顾全大局和紧密团结的精神。说到严守纪律,红十八师师长张正坤就是带头遵守纪律的典范,同时对违反纪律者也毫不留情。处决叛徒刘士杰就是一典型例子:1935年11月下旬,湘鄂川黔省委委员刘士杰的反常行为,引起了跟随他的省委警卫连朱连长的警觉,为什么刘士杰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单独拉着省委警卫连走了?他说是筹粮,又没跟供给部长张启龙报告,而且一粒粮也没筹,带着警卫连在湖北鹤峰的大山中转来转去?朱连张问刘士杰到底想干什么,刘说是打游击。他又问打游击为什么不在根据地,怎么老往北边走。刘说在根据地没有出路,我是带你们找出路的。朱连长这下明白了刘的企图。晚上宿营时,朱连长用酒把刘士杰灌醉,把他捆起来押回师部。刘士杰曾任过湘鄂赣省委副书记,是张正坤的老上级。张正坤问刘士杰,你不是教育我们要革命到底、永不叛党,为什么你自己叛党了呢?刘在张面前仍然是一副“领导”派头,说他是省委领导,张没资格审他;又说贺龙把十八师扔在根据地,是为了让他们自己逃跑;还说十八师插上翅膀也逃不出包围圈,不带队伍跟他走就是死路一条。张正坤义正辞严地说:“死吓不倒真正的共产党人,我老张早就把脑壳栓在裤带上干革命,十八师就是打光了也决不投降。”当晚,张正坤用电台将刘的情况报告给任弼时,任弼时电示:刘知道我们许多机密,要严密看管,别让他跑了。不久,红十八师在茨岩塘突围。考虑到带上刘士杰随时都有逃走的可能,是个祸根,张正坤发电报请示总部,任弼时回电:就地处决。就是这样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在杨柳沟又一次突出了敌人的重围,没有严密的纪律作保障,是难以想向的。

  伟大的长征精神内涵之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加上晓关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28年,晓关“神兵”统领乾善统就带领部下加入了贺龙所领导的工农红军,从此,晓关人民就与红军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少穷苦百姓跟随贺龙参加了革命,在长达8年的土地革命战争中宣恩人民无私奉献,积极筹粮筹款,支援前线。红军每到一地,都有群众送上大洋数百元,粮食上万斤;每次战斗一打响,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硝烟战火,勇上前线给红军送茶水,送饭菜,转运伤员,运送枪支弹药,特别是在著名的忠堡大捷、板栗园大捷战斗中宣恩有数百人自发上前线支援红军作战,可见宣恩的人民群众早就与红军建立了鱼水之情。杨柳沟乃至堰塘坪战斗,红十八师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能突出重围,而且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通过钻刺笼、走险道摆脱敌人,肯定少不了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1935年12月27日,发生在宣恩县晓关杨柳沟的战斗,是红二、六军团十八师为迷惑和牵制国民党10万大军,掩护红二、六军团主力实现战略转移顺利踏上长征之路而作出了巨大牺牲的一次战斗,是处处体现“长征精神”的且为红军长征作出了贡献的战斗。宣恩人民应该世世代代记住这个地方——晓关杨柳沟。

  (宣恩县老促会 贺振培)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