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六个坚持融合推进 全面放飞乡土人才

2022/03/22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工程,政治任务与经济指标相交融,软件建设与实体项目同伴随,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工作千头万绪,其目的就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业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实施推进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明水在明确农民是主体力量的同时,更认清了人才是承载乡村振兴使命的骨干和砥柱。为此,明水竭心尽力培训乡土人才,千方百计放飞乡土人才,充分发挥了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力量,加快乡村振兴的速度,提升了乡村振兴的质量。

  坚持乡土人才培养与完善管理机制相结合,让乡土人才优起来。为了不断壮大优化乡土人才队伍,明水先后完善了乡土人才培训机制,健全了管理升级机制,实施了专业持证上岗机制,推进了优胜劣汰机制,从而做到了既规范管理,又激发活力,使乡土人才各显神通,驰骋现代农业原野,活跃乡村振兴舞台,奋进产业兴旺前沿,充分发挥了乡土人才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化解社会矛盾,创办新兴产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新风的作用,乡土人才在明水田园大地、村屯院落真正亮起来、多起来、强起来。

  坚持乡土人才培养与“双项培养”发育相结合,让乡土人才亮起来。全面建立在乡土人才中培养发展党员,在党员中培养乡土人才的“双培”机制。把农村的致富能手、创业精英、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培养发展成为党员;同时注重党员的政治修养、法律法规、农村实用技术、现代高新技术等综合培训,把党员培训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去年以来,全县把47名乡土人才培育发展成为党员,壮大了党员队伍,优化了党员结构,增添了堡垒阵容;把126名党员培养成了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创业精英和科学致富的“先锋队”。

  坚持乡土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模式相结合,让乡土人才“活”起来。全力实施乡土人才带动战略,创新推出“党组织+干部+中心户+合心组织”的网络化党建模式,构筑起“乡土人才+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优惠给予乡土人才发展资金、开发项目、科技示范、市场信息等政策倾斜,全力培育扶持乡土人才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精深加工业,带动农村生态发展,绿色推进,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形成农、林、牧、副、服综合推进,工、商、运、建、劳立体增收大农业新格局。全县以乡土人才698名为核心组建“合心组织”268个,年实现产值8500多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风景线。

  坚持乡土人才培养与群众普训参与相结合,让乡土人才带起来。追踪市场运行坐标,围绕农村供给侧改革,以乡土人才为典范,全面培训现代农民,同现代科技武装新型农民,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平台,乡村以农业服务中心和村级文化活动室为阵地,多渠道、多方位、大力度培训农民,采取请县农牧专家进村入户讲农业科普知识,乡土人才现身说教传带式科学知识等方法,做到春季推广普及、夏季参观博览、秋季对比算账、冬季培训提高的方式,普遍使农民增强科技意识,熟练掌握农业科学知识,家家都有科学种田的明白人,科技兴业的掌门人。去年以来,全县开展乡土人才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和创新技术培训459期,接受培训的农民达46900人次之多,科技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金钥匙”。

  坚持乡土人才培养与发展专业协会相结合,让乡土人才干起来。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积极鼓励,热情扶持“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领办和创建农业专业的经济组织和新经营联合体,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绿色经营,扩大市场品牌,建立以各类乡土人才为主体的种植,养殖、营销、加大一条龙的农产品协会,将“散兵游勇”组成“联合舰队”,改变了户自为战,生产盲目性、经营随意性、管理无序性、发展传统性的状况,大大提高了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序,构建成了群众致富信息的“中转站”,开辟了农民致富增收的“绿色通道”。目前,全县以乡土人才为核心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68个,引带拉动种养农户3688户,从业6743人,既展示了乡土人才的风采,又致富了一方百姓。

  坚持乡土人才培养与健全服务体系相结合,让乡土人才强起来。县完善了乡土人才培养和认定服务管理体系,成立乡土人才领导小组,对乡土人才分门别类建档造册,形成了县、乡、村乡土人才服务网络,宣传引导乡土人才常态化搜集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使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产品优势为市场优势,市场优势为经济优势。经乡土人才的奋发作为,打造出了“肉羊”专业村、“生猪”专业村、“蔬菜”专业村、壮元村等数以百计; 涌现出了以付海生、韩启武、杜亚军为代表的乡土人才创业精英,产业典范遍布明水大地,可谓星罗棋布、群星灿烂。成为推动提振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的生力军和“播种机”。

  (明水县老促会)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