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重新审视老区的区域优势

2012/05/21  浏览量:   作者:本刊记者  

  今年3月开始实施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在老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规划》出台的意义,不仅仅是体现党和国家对老区的关怀,更是在探索老区加快发展的途径。

  从《规划》的目标和举措来看,国家是着眼于陕甘宁地区相连的地缘关系、相似的资源禀赋和共同的革命历史地位,力图利用组合政策,通过资源要素更大范围的流动与配置,通过3省7市在分工基础上的优势互补,拓展陕甘宁区域内各行政区的发展能量与空间。

  多年来,我们分析老区发展缓慢的原因时,大都会谈及远离中心城市、交通不便等等。在计划经济时代,区位优势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但在市场经济中,区位优势的作用在下降,反而一些地域接近、文化相同的所谓偏远区域,更有基础和条件“抱团”发展,形成区域优势。就如同我国发展社会学学者黄平所说,每一个地方都有其自然的、生态的、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当地特色。如果能够把这些特色重新激活起来、组织起来,它们就能形成区域优势。

  不少老区区位优势不明显的现状可能很难改变,但各地老区发展经济区,形成区域优势,则是完全可行的。相互毗邻的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适宜的劳动地域分工、大体处于同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文化环境,这些都是老区发展经济区、形成区域优势的先天条件和良好的基础。

  区位只是地理位置,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条件,而区域优势包含一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条件,是综合的、整体的。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别主要不在于资源的丰歉,而在于能否形成区域优势。一些老区并没有区位优势,却能发展迅速,而一些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却发展缓慢,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各地老区要发展经济区,形成区域优势,仅仅靠自身的力量也很难完成,这需要有国家层面战略部署,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比如,打破现有行政区域的限制,就是一个关键的切入点。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认为:行政区是组织开展经济活动的基本载体与支撑,而经济区则是行政区高水平、快进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就是说,行政区的发展有赖于经济区的发展,而经济区的发展又取决于行政区的合理作为;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倚重行政区这个基础,但又必须突破行政区的限制。

  我们希望国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更多的老区制定这样的规划,形成各地老区的区域优势,加快老区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预见陕甘宁美好的明天,同样,我们可以从陕甘宁看到未来的老区,必定是一个个有着良好的机制、充满活力的区域,当年的红色根据地,必将成为遍布中国经济版图上颗颗璀璨的明珠!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