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牢记嘱托 勇毅笃行 携手推进老区文化传承发展

——在革命老区文化传承振兴(吕梁)会议上的讲话

2023/07/22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中国老促会会长支树平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方方面面的关注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全国革命老区文化传承振兴会议隆重开幕了!刚才,各方领导和代表作了精彩致辞和发言。这里,我谨代表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今天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各位新老朋友表示诚挚的问候!

我们在吕梁老区、黄河之滨召开革命老区文化传承振兴会议,意义很重要,主旨很明确,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特别是文化振兴的战略部署,呼吁推动全社会都来重视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特别是老区文化的传承发展。

文化传承发展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总书记还多次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等,生动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中华五千年历史表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始终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发展,始终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是这“两个结合”,推动我们党不断开创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新境界。党的二十大强调这“两个结合”,是我们党理论上的又一次创新,把文化的重要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再次号召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寓意深刻,为我们在新时代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革命老区文化传承发展之重要也是不言而喻的。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我们党领导老区人民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所创造的红色文化,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老区文化有着丰富内涵,其中老区精神是她的灵魂,革命文物、红色场馆等是她的载体,社会各界人士创作的大量文学文艺作品是她的具体成果和展示。老区文化还有着独有特征,红色是她的基因底色,革命性、人民性是她的鲜明特点。老区文化更有着重大价值,她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发挥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以文励人的功能作用。近百年来,老区文化伴随着老区人民的奋斗历程不断传承发展,持续教育着人民、鼓舞着人民。也正是在老区文化的滋养浸润下,老区人民攻克一个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个辉煌成就。历史孕育了老区文化,新时代仍然需要老区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保护下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既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良心,也是我们始终不渝的神圣使命。

而现实中老区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也使我们看到了老区文化传承发展的必要性。革命老区大都位于偏远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党和政府在老区建设发展上一直采取倾斜支持政策,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大部分老区在文化建设上仍普遍存在着财力物力投入不足、设施比较落后、人才相对欠缺、红色遗址保护利用不够等问题。就老区文化产品现状而言,无论是音乐、舞蹈、歌曲、戏剧,还是小说、影视、书法、绘画等,也还存在着反映老区生活的作品较少、红色元素有所淡化等问题,甚至还存有个别作品意识形态出现偏差的问题。这种状况,使老区群众能够享受到的现代文化成果与发达地区相比明显不足,也进一步说明传承发展老区文化、推动老区文化振兴仍然任重道远。

值得欣慰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老区建设包括文化建设更加重视。习总书记数十次视察革命老区,围绕老区振兴发展包括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赓续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2019年在河南考察时提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明确要求,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一个加快”、“两个更好”当然也包括了老区文化的“加快”发展和“更好”发展,包括了老区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更好满足。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我们传承和发展好老区文化的根本遵循。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制定的“1+N+X”政策体系,有许多涉及到老区文化振兴发展。如《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第4条第10款就专门对“弘扬传承红色文化”作了全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还联合下发了《推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关方案》,国家文物局专门印发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这些文件,为老区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年来,中国老促会在推进老区文化建设上也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创办了《中国老区建设》杂志、《中国老区网》等宣传阵地,提炼了老区精神的思想内涵并组织专题研讨活动,持续推进《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编纂工作,组织老区精神宣讲团到基层巡回宣讲,联合中央电视台在大别山革命老区、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等地举办“老区春晚”,出版《中国革命根据地历史图集》,与央视7频道和国学频道联合制播《讲武堂—走进革命老区县》和《红色记忆—革命老区影像志》等专题片。特别是围绕红色遗址遗迹保护利用,作了大量调研和呼吁工作,形成了一批老区精神教育基地。根据国家乡村振兴局的部署安排,过段时间,我们还将围绕“加强红色文化保护利用,推动革命老区文化振兴”课题赴各老区进行调研。此课题正逢其时,对推动老区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老促会要与中国老促会一道,共同努力把这个课题完成好,切实为党和政府拿出有价值、有份量的对策建议。

我们这次会议选在吕梁召开,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正如刚才山西省委副书记和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同志在致辞中讲到的,吕梁革命老区是一片红色热土,这里曾经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革命圣地延安的东部屏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吕梁生活和战斗过,刘胡兰等许多革命先烈的鲜血也洒在这片土地上。吕梁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和革命文化遗产,当年马峰、西戎创作的《吕梁英雄传》名扬全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吕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吕梁视察后,吕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总书记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的重要嘱托,又取得许多新的发展、新的成果、新的经验。比如,加强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组织开展各类纪念活动和文化交流,积极创作反映老区的文学文艺作品等。这次开会的所在地临县尤为突出,临县老促会会长渠文明同志创作了《中央后委在临县》等革命歌曲105首,临县道清研究中心(原临县道情剧团)编拍《吕梁英雄传》《刘胡兰》等红色剧目20余部。昨天的演出,紧扣主题,精彩纷呈,感人至深,堪为典型。我们这次会议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现场观摩会。当然,作为全国革命老区的会议,我们还将展示一批全国各地的老区文化成果,今天下午还要安排各地的先进典型介绍经验。通过这样加强交流,促进各地间互学互鉴、共同提高,推动老区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不断兴起新高潮,努力创造新时代的老区新文化、老区新文明。

今天,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领导和机关同志都来参加会议,这充分体现了国家部委对老区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刚才,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领导作了讲话、提出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我们这次会议,旨在呼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来重视老区文化传承振兴工作,共同做好老区文化传承振兴工作。下面,我从中国老促会和老区工作者的角度,提5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希望老区文化设施建设振兴发展起来。老区与一些发达地区在文化建设上的差距首先差在硬件设施上,加强老区文化传承振兴首先要补齐硬件设施这个短板。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建议各级党委、政府把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当前,需要尽快规划建设一批看得见、摸得着,老百姓用得上、有作用的文化设施,让老区人民享受到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我们老促会也要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向党政部门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诉求,积极联系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设施建设,推动老区各项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尽快落地落细、见行见效。

第二,希望老区文化队伍建设振兴发展起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推动老区文化传承振兴,必须在建强队伍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好老区文化人才相对匮乏、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各级党委、政府注重实施老区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一方面要加强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采取专兼结合、互聘共用等方式,把各领域的优秀文化人才吸引到老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头雁作用;另一方面要夯实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基层文化设施和文物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再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和鼓励群众性文艺社团、演出团体,充分发挥他们“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作用。我们老促会也要主动作为,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推优荐才工作,积极对接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文化企业、艺术院校等机构开展文化培训,为老区引进和培养更多的文化文艺人才。

第三,希望老区文化创作生产振兴发展起来。文化建设成果很多时候是用文化艺术作品来体现的。革命老区是精神高地、创作沃土,战争年代许多传颂全国、享誉至今的红色经典大都创作于老区。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老区文化创作生产的支持力度,健全激励机制,提供展示平台,创造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应发挥重点选题、重大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组织力量抓好反映老区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生产,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老区的佳作。同时,还要加强对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的规划引导,确保文化创作的正确方向。刚才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张平同志的讲话很有针对性、可行性。希望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要多到革命老区“寻根问祖”、汲取营养、升华境界,力争拿出更多内涵丰富、品味高雅、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推出更多像当年《黄河大合唱》、《吕梁英雄传》那样影响广泛深远的鸿篇巨著。我们老促会的同志也要发挥对老区熟悉的优势,组织各类文化工作者深入老区帮扶共建、调研采风,鼓励他们在老区文化传承振兴中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第四,希望老区文化产业振兴发展起来。当今世界,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大趋势,老区文化要发展壮大,也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建议我们要强化产业化的理念,用产业发展思路发展老区文化,把老区文化事业当作产业来运作。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同频共振的积极作用;可打造一批“红色文化创新园区”,吸引既有情怀、又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进驻,进一步把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做大做强;可举办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节”、“红色主题文化展”等活动,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进一步增强老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然,由于红色文化的特殊性,红色文化产业在遵循市场规律、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把社会效益始终放在突出位置。我们老促会的同志也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引荐优质文化企业进驻老区,为老区文化实现产业化、规范化运作助好力、服好务。

第五,希望老区群众性文化活动振兴发展起来。我们党的基础在群众,力量也在群众。老区文化必须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各老区在重视硬件建设、队伍建设、产业推动的同时,还应着力抓好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实际上,这方面群众中蕴藏着巨大潜力和无限的积极性,群众自发组织的合唱团、广场舞、单位联欢、书画交流等,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很有活力。建议党委、政府部门加强对群众性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加大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扶持引导力度,培育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带头人队伍,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康发展。我们老区工作者也要主动作为,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和文艺团体,在革命老区广泛开展红色歌曲演唱会、红色故事演讲会、红色书画摄影展、红色文艺下乡行等活动,进一步活跃老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老区浓厚的政治氛围。

        各位领导,同志们:加强老区文化传承振兴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做好老区文化传承振兴工作,必须依靠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老促会是一支应老区发展而建立、以支持老区为己任的社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赞誉老促会“既是各级党政的高参,又是一支实干的力量,起着其他社会力量无法取代的作用。”期盼各级党委、政府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看重信任这支队伍,主动为老促会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主动给老促会压担子、交任务,充分发挥老促会在老区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我们老促会人也一定要牢记习总书记的期望和嘱托,以更加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切实守护好革命老区这一党和人民军队的“根”,熔铸好老区精神这一革命老区工作的“魂”,履行好支持服务老区这一共产党人的“责”,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同革命老区人民一道全力推进老区文化传承振兴,建设老区现代文明,全力实现革命老区“一个加快”“两个更好”的宏伟目标,进而为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