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浦城县:让红色资源焕发时代光芒

2024/02/27  浏览量:   作者:柳志勇 张露  来源:中国老区网

最近,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对于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地界闽浙赣三省七县(市、区)的浦城是福建省老区县、原中央苏区县,从土地革命时期就开始建立了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坚持了20多年的革命斗争,是史称“红旗不倒”的一方红土地。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肖劲光、方志敏、周建屏、粟裕、刘英等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了光辉足迹,更有无数革命战士抛洒鲜血和生命。历经风雨沧桑,县域内仍留存着许多有价值的革命遗(旧)址和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党的十八大以来,浦城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红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工作,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氛围,促使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焕发出时代光芒。

摸清红色家底,让革命遗(旧)址有迹可寻

近日,《浦城县革命遗(旧)址》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浦城县践行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的又一举措。

在浦城,活跃着一支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织的离退休老同志、党史和文物研究专家等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他们长年深入老区一线调研,关注老区乡村的经济建设、传播老区精神。他们在调研时发现,一些红色遗存及史实存在记载地点不明、史实不详,有的地处交通不便的乡间山里,濒临消失荒弃。浦城县委、县政府听取汇报后专题作了研究,决定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增加一项内容,即对全县域内革命遗(旧)址全面进行调查摸底并建档著书。编撰工作于2022年启动,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编审委指导下,这项工作兵分两路进行,内业专班广泛收集、挖掘革命历史资料,外业专班逐一到现场勘察、核对、拍照、描述,对遗(旧)址地形地貌使用无人机进行GPS定点记录。通过一年多调查勘察、核对论证,确定了浦城全县革命遗(旧)址达136处,同时,重拂蒙尘,以串联起浦城党史、革命史宏大的历史进程和生命律动。

从2015年开始,浦城县对经确认的革命遗(旧)址就予以挂牌立碑,维护经费参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准纳入县财政预算。但是,一些革命遗(旧)址地处偏远的乡间山野,交通不便。对这些不可移动的红色资源如何在保护中传承,在保护中利用,浦城县近年来作了有益的探索。

浦城红色文化遗存点多面广,散布在3380多平方公里县域,加上年代久远,收集、考证史实,还原历史面貌存在不少困难。浦城县老促会联合县老区办、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始终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调查考证工作。邀请曾经从事党史、地方志研究工作退休干部、专家,部份亲历亲闻历史事件的人士、革命“五老”或相关知情者进行回忆座谈。通过查阅资料、档案,现场考察、走访、拍照,邀请党史及相关部门共同进行论证、确认。除了本县域范围内,还先后深入到武夷山、松溪、建阳,浙江省遂昌、龙泉、庆元,江西省广丰等等与浦城交界的20多个边远山村,进行现考察走访,收集革命历史事件和革命烈士事迹。

通过一系列努力,进一步收集整理了中央红军两次入浦及开国大将粟裕率领红军挺进师创建浙西南(包括浦东北)革命根据地大量重要史实。填补了浦城抗战期间县中学、中共福建城工部浦城支部、中共闽浙边委前洋会议“十八骨干”等革命史迹的空白,丰富了全县红色资源宝库。抢救性调查考证了濠村乡北坑村仙山岗原中共建(阳)松(溪)政(和)特委根据地、濠村乡北坑村松溪县中共第一个党组织成立地、盘亭乡均溪村上坞头坑浦城第一个工人党支部成立地、管厝乡庆元村东坑桥闽北第一个女党支部成立地、山下乡坪洋中共闽北地委机关驻地等。经考察论证,在原列入革命遗(旧)址名录42处基础上,新增51处。已经确认的全县不可移动革命遗(旧)址总数达93处。

在保护中利用,让革命遗(旧)址有物可看

盘亭乡均溪村在土地革命时期系西关乡苏维埃政府驻地,是浦城第一个工人党支部诞生地和中共广浦县委根据地。“闹红”时,均溪大批群众参加红军,不畏“白色”恐怖,英勇对敌斗争,其中7位红军惨死在敌人屠刀下,有的烈士遗骸一直身首异处,未能得到安葬。县老促会联合县直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寻访取证,终于查明西关乡苏维埃政府遗址和烈士壮烈牺牲地以及他们的事迹,并向县政府呈报得到确认。2017年,县、乡两级在均溪村建起红军战士陵园,将盘亭乡18位红军战士遗骸安葬园中,战士英灵终得安息。陵园内还设立烈士纪念室,供人们瞻仰。2018年,新确认的西关乡苏维埃政府遗址争取到文博部门专项资金补助,得以修葺。

管厝老区乡是红军名将粟裕创立浙西南游击根据地核心区之一,域内曾长驻中共龙(泉)浦(城)县委、中共江(山)浦(城)县委机关,遗存有以寻淮洲为司令员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粟裕为师长的中央红军挺进师英勇战斗的光辉足迹。2015年,县、乡两级筹措资金,创办起“福建省浦城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该馆为闽北首个通过省上考评认定的三级非国有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400多件。博物馆运用图文、实物、声光场景,生动展示革命遗存,再现浦东北(庆元山)地区革命的峥嵘岁月,弘扬老区苏区人民跟党走大无畏的光荣传统和斗争精神。

至目前,浦城县已形成了城区有中央苏区纪念馆;东片有展示中央红军挺进师在浦东北革命历史的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林中共龙(泉)浦(城)县委纪念馆、富岭镇双同匡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西片有展示浦城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崇浦农民暴动的枫溪乡岱后革命历史纪念馆;北片有展示中央苏区闽赣省广(丰)浦(城)县委开展革命活动的盘亭乡东峰广浦县委革命历史纪念馆、均溪西关乡苏维埃历史纪念馆和红军战士陵园,忠信镇坑尾“红色福清山,绿色宝藏地”展示馆、毛洋中共龙(泉)遂(昌)县委纪念馆;南片有展示闽北党组织革命历史的濠村乡北坑仙山岗革命历史博物馆、水北街镇际岭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红色文化格局。展陈总面积达2436平方,收藏各类革命文物800多件。一批不可移动的革命遗(旧)址以图、物兼备的形式得以在博物(纪念)馆展示,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得以彰显,极大提高了红色资源社会效应,走出一条保护利用革命遗(旧)址的有效途径。每一处场馆都是一部生动的革命历史教科书,每年前来参观学习人数达上万人(次)。

不久前,县里根据展馆规模、展陈质量、社会效应等综合评估,首批授予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枫溪革命历史纪念馆、匡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仙山岗革命历史博物馆、西关乡革命历史纪念馆、坑尾村“红色福清山、绿色宝藏地”陈列馆等6个展馆为“弘扬传承老区精神见学点”,双田乡村振兴博物馆为“老区精神,乡村振兴”见学点。

“红+绿”融合发展,注入乡村振兴源动力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关键是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近年来,浦城县在加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的同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和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红+绿”的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源动力。

“红绿”交相辉映,推进乡村旅游,是浦城县管厝乡党委推进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党溪村作为革命老区,历史悠久,生态保护良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牛鼻山遗址、百年枫树林等景区。庆元山地区曾先后驻过中共龙(泉)浦(城)县委、龙(泉)遂(昌)县委、江(山)浦(城)县委机关,建立了大北区委、小北区委、浦北区委、龙浦区委,在浦城乃至浙西南革命中有着重要地位,是管厝宝贵的红色资源。除了“红色”庆元山,庆元村还有“绿色”青草洋,周围拥有得天独厚的原始次生林,林木繁茂,气候宜人,自然风景独特。该乡在开发乡村游中以发展绿色产业为底色,有序挖掘红色元素,注重山水相依,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乡村游,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增收。

富岭镇双田村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兴村,大力改造人居环境,一步一个脚印推进乡村振兴。如今的双田,绿水青山更为秀丽,人居环境更为舒适,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2023年,该村建起“沧海桑田”乡村振兴博物馆,图文并茂展示干部群众在各个历史阶段坚持一心一意跟党走、踏实干、脱贫攻坚、建设美丽家园,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家乡情。成为该村文化建设“新名片”,乡村旅游“打卡地”。

富岭镇双同村坐落在匡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村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自然风光优美,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近年来,该村以原始森林作为匡山旅游的亮点,以红色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特色,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旅游带动村民发展餐饮和农产品销售,积极探索出一条“不砍一颗树,双同也致富”新路径。建成全县第一个全国文明村,先后获得“全国森林旅游示范村”等8项国家级荣誉,村民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路。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