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濮阳黄河滩区道路亟待建设

2010/05/13  浏览量:   作者:濮阳市老促会  

 

濮阳黄河滩区道路亟待建设

编辑部:
在河南濮阳市,临黄河有濮阳、范县、台前3个县属黄河滩区。3个县的黄河滩区,涉及18个乡镇377个行政村37万人,43万亩耕地,2005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
范县、台前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濮阳县是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濮阳市临黄168公里,由于河道弯曲,地质松软,又是低滩区,历史上是黄河洪水泛滥成灾的多发区。2002年,黄河2930个流量,滩区许多地方都成了水乡泽国,一泡就是五六个月,有的地段甚至常年积水,地不能种,影响交通。
濮阳市黄河滩区不仅是贫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黄河滩区人民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刘邓大军1947年强渡黄河作战中,沿黄三县建造了大船500多只,小船1000余只,有3万多名青年参军,10万多人参加了支前工作,出动了10966副担架和大小车辆2万多辆次。
黄河安危,事关大局。解放以来,黄河岁岁安澜,沿黄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滩区人民更是功不可没。从1950年起黄河多次复堤,每次都要挖去大量土地,形成低洼积水,多数不能耕种。国家定的政策是,滩区实行一水一麦(收一季麦,秋季不保),这就意味着要滩区人民作出一定的牺牲。
黄河滩区人民尽管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保卫黄河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多年来滩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较大改善。除水患外,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是滩区的交通不便,许多农产品运不出去,生产、生活资料运不进来。濮阳县王称固乡2005年种西瓜3000多亩,总产2000多万斤,因雨大,道路不好,不能及时外销,每斤少卖0.1元,仅此一项就少收入200多万元。
对滩区群众的疾苦,濮阳市老促会记挂在心上。2005年3月,以市老促会会长、原濮阳市委书记吴贵增为首的七位老同忐联名上报的关于黄河滩区道路建设的调查报告,经过中国老促会转呈交通部,引起交通部的重视。时任交通部长张春贤于2005年1 0月带领交通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到河南考察调研。与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就加快河南省交通发展等有关问题形成了《会谈纪要》。
《会谈纪要》中,关于农村公路、乡镇客运站建设,“十一五”期间,交通部安排投资45亿元,支持河南省加快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同时明确对黄河滩区的一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采取措施加以支持。
《会谈纪要》极大地鼓舞了滩区人民,让他们看到了解决行路难的问题,指日可待。濮阳市、县交通部门积极行动,2006年,为了验证高架桥方案的可行性,自筹资金310多万元,在濮阳县王称固乡修建了一座全长270米、宽7米的高架实验桥,从滩区内高地跨越堤根低洼处直接到达黄河大堤顶,既保证洪水漫滩时群众能顺利迁安撤退,又不影响堤内行洪。
2007年,市、县交通部门又在该桥南侧修建了全长6公里、路面宽7米的大堤至马张庄公路,作为高架桥的引线工程。该路总投资420万元,交通部和河南省财政支持了三分之一资金,其余三分之二的资金还是由市、县财政承担。这对本来就很贫穷的滩区市、县来说,虽是个重负,但桥路的建成,使王称固乡12个行政村, 14000人口, 16000亩耕地从此受益。2008、2009两年,防汛泄洪期间,滩区内12个行政村再没出现过出行难问题。
黄河滩区修路建高架桥试点成功,验证了黄河滩区道路建设的正确和解决滩区交通制约的出路。根据濮阳市老促会呈送交通部的调查报告,濮阳市沿黄18个乡镇,从大堤通往滩区村庄需建20座高架桥,投资1.22亿元;修水泥路107.5公里,投资1.12亿元。市、县财力薄弱,建桥、修路的投资,还指望交通部和河南省按《会谈纪要》落实支持措施。濮阳市交通局于2007、2008、2009连继续三年均向河南省、交通部呈请报告,建议将黄河滩区道路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建设规划。滩区人民翘首以待,盼望早日实现。

                                                                       濮阳市老促会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