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箭厂河近千烈士后代还在饿肚子

2011/03/24  浏览量:     

编辑部:
    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何岗、方湾、李洼三个行政村,是河南省南部最边远的山村,不邻干线公路,远离县城集镇。革命战争年代,箭厂河乡屡遭日伪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和残酷清乡,三村近200户全家被杀光,三个村为革命牺牲的人口有2116人,在册烈士有710人。战争的摧残,给3个村带来的影响至今还未消失。
    这三个村,山场面积大,耕地少,农民收入低。2009年,何岗村1257人人均纯收入2321元。方湾村1236人人均纯收入2832元。李洼村1340人人均纯收入2700元。分别只有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6%、58%、55%。三个村现有贫困户231户、884人,分别占总户数的21%和总人口的23%。
    由于三个村大多数农田靠天收,所以粮食产量都不高。据调查,方湾村年人均稻谷150公斤,其他两个村年人均稻谷也只有200公斤,缺粮问题非常突出。
    三村吃水难突出,尤以方湾村为最。该村饮用水难有298户、1081人,分别占该村总户数的77%和总人口的87%。
    三村农民至今仍住老屋旧房的684户,占62.3%;住危房的112户,占10.3%。
    2006年前,箭厂河乡至三个行政村仅通了简易的沙土公路,但属于断头路,而且晴通雨阻,路况很差。到目前,三个村还有16个较大的自然村不通路。
    三村的水利条件很差,抗灾能力脆弱,农田基本处于靠天收的原始状况。20世纪70年代虽在何岗、李洼两个村各修了一座小型水库,在方湾修了一道堰蓄水发电,还在当时冬季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修了一批小型蓄水工程,但都年久失修,水毁淤积严重,塘堰不能蓄水,渠道无法灌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个村仅有公路建设村村通、农村电网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三个项目惠顾,其他的农业开发项目,土地管理项目,4355项目和农村安全饮水及其他惠农项目均与三个村无缘,基本成为项目建设的盲区。
    我们在调查中深深感到,对发展严重滞后的老区贫困村,不能一味否定“输血”的作用,因为如果不给予必要“输血”,贫血症就得不到有效的治愈,因为输血是为了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
    我们在和村民座谈时,何岗村一位党员感叹:“十五期间,何岗村就是省定重点贫困村,到十一五,又列为扶贫开发整体推进村,10年来这里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北京的、郑州的、信阳的一次一次搞贫困调查,何岗都是贫困落后的典型,我们觉得心理不好受,感到愧对先烈,愧对子孙。”
    三个村的干部呼吁,我们不甘受穷,也不甘落后,只是因为我们的力量太有限,所以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扶持,采取有效措施,带我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我们通过对三个村的调查,认为要加快何岗、方湾、李洼三村的发展,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优先安排组组通工程。公路畅通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群众渴盼解决的突出问题。建议交通公路建设部门对至今尚未通车的16个自然村制订规划,作为建设重点,力争组组公路畅通。
    2.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议水利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这三个行政村进行现场勘察,科学作出水利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建设项目。何岗村的16道大堰,白鸭山水库防汛公路,方湾村的电站大堰,李洼村肖洼水库灌渠和一口万方大塘要作为整修恢复重点,搞好三个村的小型水利建设,为农业的丰收增产打牢基础。
    3.切实解决“吃水难”问题。建议水利部门对何岗、方湾、李洼三个村501户,1754人的“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实施重点倾斜,积极解决。
    4.对“一补”给予特殊照顾。虽然农村全部落实了“两免”,但“一补”却受指标限制。目前三个村共285名住校小学、初中生,只有67名学生享受到“一补”政策。建议教育部门对边远贫困村的教育“一补”政策采取特殊办法,调整“一补”指标,增加“一补”名额,使这里的贫困生全部实现应补尽补。

 新县老促会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