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罗田应再现“桑蚕之乡”的辉煌

2020/05/13  浏览量:     

编辑部:

  湖北省罗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李先念、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曾留下过光辉的战斗足迹。全县国土面积2129平方公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辖10镇2乡和4个国有林场,人口63万。

  罗田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男耕女织的农耕文化厚重,“晴采桑,雨采桑,田头陌上家家忙”“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就是生动的写照。上世纪70年代中期,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老一辈革命家王震到罗田调研并驻点,亲自指导发展植桑养蚕,大力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桑叶和蚕茧的质量及产量大幅度提高,蚕桑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仅1975年,全县春、夏、秋三季蚕茧产量总计122万公斤,创历史新高。此后,蚕茧产量不断提高,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县市中的首位,并相继配套建立了缫丝厂、丝绸织染厂、优质蚕种场等,成为全省优质蚕丝、丝绸出口基地,多次受到当时的外贸部和省政府的表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收入也大大提高,成为远近闻名的“桑蚕之乡”。

  可是,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国有企业改制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全县蚕桑产业逐步萎缩,桑树园地挖光了,缫丝厂机器卖了,厂房拆了,地皮搞房产开发了。如今,全县蚕桑产业基本无存,“蚕桑之乡”有名无实,风光不再。

  时下,因疫情影响,尚有一部分青壮年无法外出打工,加之蚕丝市场走俏,价格上扬,是发展蚕桑产业的有利时机,建议党委、政府统筹安排重启植桑养蚕,重振“桑蚕之乡”的雄风,这也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加快乡村振兴,建设山区经济强县的迫切需要。

                                                                          罗田县老促会 倪金元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