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村医夜晚不驻村,咋办?

2020/06/16  浏览量:     

  最近我阅读了《源流》刘芳编辑写的文章《村子美了,人走了》颇有感触:

  前几年,家人病倒(肝癌),送医院治疗。在医院呆了80多天,本想回家保守治疗,但是回去后发觉,晚上无法见到医生。有一天晚上,亲人肝痛难忍,但是找不到医生,村医夜晚不驻村!他们多在县城买了房子,晚上“回家了”。后来,只好让家里人学会打针止痛,以解燃眉之急。

  近几年来,广大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建有卫生室、配齐了村医,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但由于受经济发展环境的限制、流动人口的影响,偏远山村的村级卫生室建设完成后,出现了有室无医无药的“空壳室”现象,尤其是公共卫生防疫工作成了空白点。

  村医不愿回村,导致村级卫生室成了“空壳”,发挥不了作用。

  为此建议:

  一、打破地域界限,建立联村卫生室(所)。以地域或常住人口为基础,打破一村一室常规,将相连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村,实行“联村联办、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的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既扩大村级卫生室的规模,同时也有利于山区公共卫生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二、定期巡回义诊,筛查重点服务对象。以乡镇卫生院为单位,组建流动义诊服务队,定期与卫生室(所)联合开展到村到组巡回诊疗活动,以活动提升卫生室(所)村医的服务能力。同时在巡回诊疗中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卫生院根据健康档案配备相应药物,由卫生室(所)为老年患者或行动不便的患者送药上门服务。

  三、加大保障力度,突出便民公益属性。不论是一村一室还是多村一室(所),都要突出公办、公益性质。关于村医的待遇问题,可实行待遇兜底保障或设置公益性岗位,由财政集中购买养老保险、医保等措施,解决村医的后顾之忧。对于优秀村医,在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招聘时可优先考虑,为年轻村医发展拓宽出道。

  《村子美了,人走了》造成“空壳室”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流动人口大、常住人口少,多为老人;二是村医年龄偏大、水平不高,群众不放心;三是医疗环境差,设备不完善;四是经济条件差、村医待遇低。

  希望卫生部门根据以上提出的建议,制定一个乡村卫生室管理办法,把村医疗室长留在村,方便村民看病,使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让人民群众满意。

   (李思超)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