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农村改厕切忌中看不中用

2020/07/23  浏览量: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用上了卫生厕所,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村民很欢迎。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新厕所由于使用不当、把关不严、条件不足等原因,建好了却不实用、不能用,成了摆设。村民们说,如此改厕虽然完成了改造,但却远远脱离了实际,中看不中用,并没有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直是中央及省、市对农村厕所改造提出的明确要求。但为什么有些地方还是脱离实际,把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搞成不中用的“闲摆设”?笔者以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相关部门在农厕改造中没有征求农民的意见、对农民的实际需求不够重视、推动方式简单化、技术创新跟不上等等,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是相关决策者、设计者以及执行者没有立足实际,更未能因地制宜。其根源在于某些地方干部工作作风浮夸,不是图表面光鲜,就是抱着应付交差的心理,习惯于一刀切。

  比如,在厕所类型的选择上,许多地区主推的是水冲式厕所,这种厕所具有化粪效果好、清洁无异味等优点,但对较为寒冷的地区和缺水的村子来说,如果没有相关配套措施,水冲式厕所很难正常使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各地也多有成功经验。据报道,河北省冀州市在历史名村岳良村实行农厕改造,选择的是“真空厕所”。这种厕所一次冲洗仅需半升水,远低于普通水冲式厕所的耗水量。在建新式厕所的同时,村里还建设、完善了供水和排污等相关配套设施。“真空厕所”的投入使用,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还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的人居环境。

  在推进农村改厕中,怎样才能避免走弯路?笔者以为:

  首先要立足实际,选择适合本地的厕所类型。去年,中农办等八部委下发的《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要立足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合理制定改厕目标任务和推进方案;选择适宜的改厕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宜分户则分户、宜集中则集中,不搞一刀切。这个指导意见一定要坚决贯彻执行,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南北东西跨度大,各地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民居建筑格局等情况都不一样,即便是同一省,各地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各地选择的厕所类型和确定的改厕标准一定要适合当地和农户的实际。

  其次,在改厕时需完善配套设施,确保使用效果。比如,在寒冷地区或缺水、用水不方便的村子推广水冲式厕所,就必须先解决农户的用水问题,同时防冻措施也要跟上。农村改厕要在基础设施方面严格要求,对于室内不具备改厕条件的农户应在条件具备、技术成熟后实施,不能为完成数量而牺牲质量。

  再次,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尤其对那种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心理要坚决予以纠正,同时应鼓励群众参与到改厕中来,对自发改厕的给予奖励,调动农民的智慧,让农村改厕更接地气。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也关系到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只有根据当地的实情和民情,立足实际,科学决策,不怕麻烦,认真细致,才能把农村改厕这一民生工程办好、办扎实,真正让农民群众满意。

  (张丽芳 秦风明)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