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中国老区建设》成“大媒”

2018/06/28  浏览量:     

  今年6月中旬,我那单身近10年的姨兄陈刚终于“脱光”,与邻村女士结孙晓芳梅开二度、喜结良缘,而且新夫人能干贤惠又耐看,直到此时,憨厚的陈刚才跟大伙儿说出了实情,是《中国老区建设》成全了他俩这桩美满姻缘,他把这份杂志当成了给自己与孙晓芳牵线搭桥的“月下老人”。

  陈刚家住当地南通市通州区袁灶镇农村,今年60岁,过去一直在家乡务农,最近才学着种大棚蔬菜。自从与前妻离异后,因为憨厚老实,家境一般,加上貌相平平,所以在再婚问题上一直是“老大难”,几年来别人给他介绍对象不算少,但见面后都被女方打了回票。时间一长许多媒人都知难而退了,他自己也心灰意冷。今年春天的一天,他与同村好友刘三结伴到镇上一家种籽店购买蔬菜种子,正巧邻村的孙晓芳女士也在那家店里选购种子。陈刚虽然与孙晓芳不熟悉,但早就听说这位五十多岁的女士是一位种蔬能手,她不但端庄大方、肯苦能干,而且也是离婚后还没找到对象,所以眼下正式见了面心里很想与她交往相处,但想到自己的条件,只好把这个念头压在心底里。

  谁知第二天一早,刘三找到陈刚说:“想不到你这个憨老头还真能装,昨天我们遇见的那位孙晓芳还真以为你是一个整天不离书报的老书呆子,竟然看上了你,说要与你交刊友呢。”这一番话让陈刚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他想不出自己哪里在装,也不相信人家女士对他有如此好感。直到刘三说了事情的经过,陈刚才知道是一个巧合引起了孙晓芳女士的误解。

  原来,那天陈刚临出门时向村里一位退休干部要几份旧杂志准备用以分类包装各种蔬菜种籽,这位老干部就顺手给了他几份看过的《中国老区建设》。陈刚当即就把这些杂志塞进自己手中的塑料马甲袋里,然后与刘三来到种子店。而在现场的孙晓芳女士虽然生在农村,却是一个报刊迷,家中不但订了好多有革命传统类的报刊,一有空就读书看报,而且平时尤其喜欢阅读《中国老区建设》,因常看这份杂志对她平时掌握革命史料、继承优良传统、陶冶良好情操、弘扬正能量十分有益。现在她无意中看到陈刚手中拎着的透明塑料马甲袋里竟然是几本《中国老区建设》,心里很是佩服,她认为如今在当地农村,能如此痴迷于报刊的老年人并不多,于是便萌发了与这位老头儿经常交流看书读报心得的念头。因为孙晓芳女士与刘三比较熟,当晚便在电话里与刘三聊起想与陈刚交“刊友”的打算。

  虽然陈刚此时知道是孙晓芳误解了他,但这件事让他意识到看书读报是件好事,而且能引起女士的好感。所以他决定“将错就错”。一改过去很少看书读报的习惯,当天就去附近那位老干部家借了一些过期的《中国老区建设》,并抽空细细阅读起来。谁知这一读真让他知晓很多革命史料,也了解很多体现时代风采人物与事迹,另外也学到不少时政、法制类的理论知识,至于其中许多散文、诗歌、纪实故事等文学作品也十分精彩。所以打那以后,他一有空就寻找《中国老区建设》阅读,而且每次与孙晓芳见面时,也能聊聊自己近期读书看报的体会,尤其聊起《中国老区建设》他更是如数家珍,孙晓芳也觉得与陈刚有很多共同语言。就这样一来二去俩人真的交起了刊友。

  后来,陈刚不但向别人借阅报刊,而且自己订购了一些适合老年人阅读的报刊,他还特地在家中布置了一个小型“书报角”,并专门把《中国老区建设》摆在最显眼处,不但自己抽空阅读,而且还让左邻右舍来他家看书读报。后来孙晓芳每次来他家作客时,最看重的是他家那股书香气,也特别喜欢那个“书报角”,每次去了总要在那儿看个不停。也正因如此,孙晓芳对陈刚的感觉越来越好,她认为陈刚家目前经济条件差点不要紧,不是说知识能改变命运吗,只要他认真学习,加上勤劳肯干,不愁家庭富不起来。以至俩人不久便正式谈起了恋爱。

  因为他们俩人都有读书看报的爱好,又都在农村从事蔬菜种植,加上都是属于再婚对象,所以恋爱不到半年,俩人正式结婚成家。如今回想起他们俩人的相识、相知与相爱,起因确实是那一份份《中国老区建设》,所以陈刚执着地认定《中国老区建设》就是他与妻子的“大媒人”。

  (杨汉祥)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