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2 浏览量:
阅读了第一期《村里的电话又姓“公”了》一文,精神为之一振。广东省侨办真扶贫、扶真贫,将“输血”扶贫,转为“造血”扶贫,扶贫举措扶到了点子上。
广东省侨办了解到对口帮扶村的致贫原因后,积极作为,争取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为对口帮扶村回购电站,并指导制定红利分配方案,让村民能永续受益。
类似村集体财产经营权被“贱卖”、“贱租”、“贱包”,损害村民利益的事例,在一些老区贫困村还有很多。地方政府和对口帮扶、挂钩帮扶的单位和部门,应该从广东省侨办的精准扶贫举措中得到启示。
再如,2018年,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通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开展脱贫攻坚扶贫工作,鼓励扶持115户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多种经营增收入;动员本镇经营实体优先安置精准扶贫户劳动力就业,让283户贫困户通过“就业扶贫”增收。
(周宗胜)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