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读者心目中的《中国老区建设》

2020/04/07  浏览量:     

  我与《中国老区建设》结缘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25年来,既是其忠诚的读者,又是其班门弄斧的作者。承蒙编辑们的高看和厚爱在刊上刊载的“豆腐条”“豆腐块”和各类文章200多篇。无疑对我的文化、思想和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2018年底进入耄耋之年,由于年龄关系,退出老促会工作岗位,成为纯自然的老区工作志愿者。

  有人劝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要再动那个脑筋了,好好休闲养老。但我与《中国老区建设》结下20多年的情缘难以割舍,思想情感,不是搬东西,不是说了就能了的。从防止闲久了得痴呆症,我仍不那么安分,钟情于从《中国老区建设》上获取知识和力量,写写学习心得,评评刊。

  虽然,现在有电视、电脑、手机等新媒体,都是学习获取信息、知识的好工具。但我仍喜欢传统的纸质媒体,看得见,摸得着,稳定可靠,可随时查阅。尤其是《中国老区建设》,总想翻翻看看,从中获取灵感,激发智慧。在我的心目中,《中国老区建设》就是良师益友,不可或缺。更为重要的《中国老区建设》还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首先是定位准确站位高。老区区域占国土面积百分之三十三,人口占全国百分之五十五,县域数量1600个,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八,有老促会组织机构6709个。也就是说有七亿多人民和数千名老区工作志愿者庞大读者群体,需要为其提供读物。所谓站位高,主要指老区是革命和政冶的代名词,是对中国革命在特殊历史时期应势而生的特殊地域的特别"誉称"。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治属性,蕴藏着强大的政治生命力。它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全过程,展示着共和国历史上辉煌,最闪亮、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丰功伟绩。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养育了党和人民军队,老区人民和无数革命先烈以鲜血和生命代价,承受革命斗争中最残酷、最惨烈、最血腥的历史变迁的巨大压力,背负着中华民族争自由、求解放的全部希望,用血肉和铮铮铁骨铸成了共和国坚实根基。《中国老区建设》的名称就告诉了人们,就是对党员干部和全国人民提了个醒。

  其次是围绕定位和宗旨设置栏目,全方位宣传老区。有体现“红刊”本色的“红色经典”,着力讲好老区革命故事和党的历史传统。有体现服务老区建设发展,服务老区人民宗旨的,老区论坛、老区观察、老区报道、老区调研、老区人物、老区呼声,着力讲好老区建设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故事。有体现老区工作志愿者风采,信息、思想、工作、经验沟通、交流平台的老促会园地,着力讲好老促会故事。还有卷首语、特别策划、专稿、高层声音等具有引领性的栏目,栏目是内容载体,涵盖老区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契合让世界了解老区,让老区走向世界的宣传宗旨。

  三是实事求是,敢讲真话。由于,革命时期国家政权掌握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城镇和自然条件好、交通发达地区都被敌人控制。我们党和军队只能在敌人顾及不到的偏远山区、边界地区活动,开展革命斗争。也就是现在有革命老区。过去开展对敌斗争是好地方,和平时期搞建设就变成劣势。人们总结老区贫困原因总爱说:因历史、自然、地理和区位等因素导致老区建设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差,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老区建设发展,任何支持老区发展的方针政策、帮助措施,都离不开对老区现状、经济社会实际的了解。据我从事老区工作20多年的耳闻目睹和亲身实践感受,《中国老区建设》多年来,经常派记者深入老区农村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采访,宣传报道老区存在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诸多难,见于刊物的一端。我记得有一篇反映老区群众困难这样写道:“住的泥巴土坯房,下雨淋着床,人无百元钱,户无隔月粮,小病忍、大病扛、绝症等着见阎王”。

  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老区建设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扶持措施,2015年,形成了支持革命老区“1258”政策体系,有力促进了老区的建设发展,补足了老区基础设施的短板,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这些,都有《中国老区建设》的鼓与呼、推与促、帮与扶,发挥的作用有关。

  四是有老区本色和政治的优势。老区革命史是无价之宝,如同一盏智慧之灯,总能照亮当今现实。2020年《中国老区建设》第3期,策划报道了当前举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卷首语、本刊专稿、老区报道等栏目开展广泛深入宣传报道,既有全局的展现,也有微观层面的叙述,既有全方位的观察,又有对个体的描述,记录了这一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彰显了刊人高度灵敏的政治嗅觉,与时俱进,紧跟形势,紧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报道中,以古喻今,以古鉴今,体现刊人独特视觉和老区建设本色。如将战争年代手持红缨枪,放哨、查路条情景的重现,把抗击新冠肺炎,上升到实战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以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展现了,党中央的号令、老区人民的有令即行、今日之老区即战争年代的革命根据地,把老区人民抗击疫情的行动展示得淋漓尽致,看了还想再看。更值得一提的是《使命在召唤》一文,将甘如意骑自行车300公里返岗抗疫,与革命前辈许光达徒步追赶南昌起义部队的历史,以古鉴今,将两个相隔一个世纪的跋涉旅程联系到一起,许光达当时19岁,今天的甘如意24岁,因为他们都年轻,出发目标是那样的一致:到前方去!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以古鉴今的篇章,既将鲜为人知的史实昭告读者,又彰显抗疫人物的对工作执着精神和高大形象。这是一篇精彩的美文,让人百读不厌,像报告文学一样感染人吸引人。

  在老区人民和读者心目中,《中国老区建设》是自己的刊物,是自己的舆论阵地。老区的建设发展,脱贫攻坚,致富奔康,还需要《中国老区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费茂如)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