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5 浏览量: 作者:符治红
2021,是建党100周年,对我而言也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
因为革命历史展览活动,很荣幸,我成为一名红色宣讲员,一名谷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县老促会)志愿者。
汇科结缘
春暖花开的3月,我和我公爹家门弟弟(我喊小爹)、县老促会秘书长彭有国来到汇科公司,县老促会筹备在汇科举办展览,兴建老区精神教育基地。
那天胡总来接我们,着实想见见这位叱咤风云的企业家。电话后,一位头戴礼帽,身穿黑色风衣的男人朝我们走过来了。这样远远的看着他,幽默纯朴的笑着,阳光中透出一种历经磨难的坚韧。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汇科公司创始人、县老促会不驻会副会长胡文忠。
2020年1月11日盛大开业的汇科恒太城(现汇科广场)
胡文忠,五山黄山垭人,胡进吾是他家门爷爷。胡进吾,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参加五四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北京大学自建党以后发展的数十名地下党员之一,同时也成为谷城青年参加五四运动和谷城籍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人。他是与茨河高如松、李亚声同一时期的谷城进步革命青年。他们在外地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进行革命活动,并通过给亲人写信和邮寄报刊《新青年》《少年中国》《新生活》等形式,向家乡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真理。这些进步刊物的传入,使马克思主义革命真理在谷城得到日广泛的传播。因此,汇科胡总也一直坚信共产党,孜孜不倦地传承谷城革命老区红色文化。
在汇科这样一个热血企业组建革命历史展览馆,会让更多的谷城人实地感受红色文化,了解谷城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
在之后的日子里,频频忙碌在汇科,结识了汇科公司董事长何斌峰、总经理胡晓禹(又名胡金雨)、党支部书记王德富、副总经理江燕和熊猛等等,我深深的被这样一支红色团队吸引。
六月完展
2021年3月以来,为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老区革命史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为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县老促会组织在汇科广场五楼举办《信仰的力量—谷城县革命历史展览》。展览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大革命时期,阐述传播革命真理、开展工农运动;第二部分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阐述发动武装暴动、建立革命根据地;第三部分是抗日战争时期,阐述抗日峰火燃谷城、全民抗战保家园;第四部分是解放战争时期,阐述谷城解放区建立、迎接新中国诞生。同时举办了《老区精神代代相传——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精神谱系展览》。
这次办展,我和企业家江敏全程参与,都是县老促会志愿者。每一阶段布展告一段落时,小爹就会推推眼镜露出笑容,那是一种验收胜利果实后的甜蜜。他做事一丝不苟,每一个字,每一个条幅,每一个细节都要千叮咛万嘱咐,晚上广告店师傅们来加班,他就现场盯着,位置摆放、颜色深浅、文字审核……反正他呆多久我们也得呆多久,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这样从春到夏来来去去几个月,6月中旬谷城县革命历史展览终于完展,7月上旬老区精神展览完展。于是,小爹邀请邱邱先国主席和任安强主席来检查指导。
邱先国主席,谷城县老领导、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74岁的他精神矍铄,讲话铿镪有力、逻辑清晰,交流和蔼可亲、笑容可掬。其实我想称呼他邱伯伯,但小爹让我还是尊称为邱爷爷。
任安强主席,谷城县政协副主席,有敏锐的感知力,说话间抑扬带笑,笑容中透着严谨严肃,很少批评人,会温和的给你提出建议和帮助,他常鼓励年轻人,这种淡淡的暖心的鼓励是美好的诉说方式。与他交谈有种师长般感觉,不是亲人甚是亲人。
临时受命
人生,总有一场盛事的来袭。一些师长的出现,逼着你、推着你,“拔苗助长”似的成长你,而这一“拔”你还必须要长得更坚定、更漂亮。
6月26日晚,我接到我小爹通知,让我担任6月28号“谷城县学党史办实事暨《烽火青春老兵情》赠阅仪式”红色宣讲员。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挂了电话,人生第一次有种泰山压顶的感觉。
虽然读过谷城革命历史书籍,也热爱红色文化。但一个从没站在镜头下演讲过的人,必须拿出十二分的状态来诠释谷城革命历史,这无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挑战。作为一个身上流淌着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人,似乎没有任何理由去拒绝这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我爸爸是个老党员,七十年代当了六年义务兵,我的公爹也是五十年代军人,这样的家庭文化培养了我的服从力、行动力和执行力。身为一名革命老区的后辈人,既临时受命,就要把这件事情做好。6月27日上午,小爹带我来到谷城县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五山九里岗村,拜访了书记董章有、红色宣讲员吴优,吴优从头到尾给我讲解了一遍。这次临阵磨刀的突击学习,更坚定了我的信心。
下午加急赶制职业装,晚上一到家就拼命的翻阅抖音、快手各类红色宣讲视频,学习演讲流程,开场词、结束语、时间把控、肢体动作等细节,并把打印好的讲解内容朗读了几遍,加上之前小爹一直叫我多看《谷城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筑阳烽火》《初心如磐 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简史》《党章》等书籍资料,也了解一些红色历史文化。
激情宣讲
6月28号一大早,和小爹一起买了扩音器、激光笔。他鼓励说:“莫紧张,顺其自然的讲,语速要快慢适度、语音铿锵有力,你肯定行,相信你一定会胜任。”然后我就一路小跑来到汇科五楼展览厅,现场熟悉环境以及设备使用方法。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未曾想这辈子还能站在人群中、站在镜头下做一名红色宣讲员,而这一讲就接连宣讲了许多场。我不断的在锻炼中成长!内心深处那份崇尚革命先辈英雄的红色情感也被激发了!
6月28日下午三点“谷城县学党史办实事暨《烽火青春老兵情》赠阅仪式”开会时,94岁高龄的老英雄陈尚明,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当日“谷城县学党史办实事暨《烽火青春老兵情》赠阅仪式”活动,他身板硬朗,说话铿铿有力,曾经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多次受伤被授予“渡海战斗英雄”称号,荣立两次大功,目前被誉为“活着的烈士”,曾经被海南雕刻在阵亡烈士纪念碑上。这位九旬老战士的现场感言,让在场人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
会议之后,是我宣讲的时间了,我冷静而又激情地开场讲解,结束后,邱爷爷、任主席等领导和与会观众给予了我很多的鼓励,尤其是邱爷爷那句“讲的好,讲活了!”这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县老促会的志愿者、一名革命老区红色宣讲员这份职业的神圣。
7月5日那场宣讲,国家、省、市工商联领导来参观,宣讲内容时时浮现在脑海中。土地革命时期,1928年由高如松、李亚声等组织的四次农民武装大暴动,规模之大震惊鄂北,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大家现场感受到,盛康暴动拉开了谷城农民武装暴动的序幕;茨河暴动中,王子光被捕杀害于谷城县城外南河边中码头;石花暴动大获全胜,打死打伤敌军300余人,缴获步枪数百只,三门大炮及大量物资;县城暴动虽损失惨重却不气馁,历时两个多月,三次攻城,最终将军阀1个旅从县城撵走而获胜!
7月6日襄阳市老领导、市老促会会长张克启,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晓宇,县老领导、县老促会会长邱先囯等参加“老区精神教育基地”揭牌的领导来参观指导。宣讲内容也是时刻在脑海中萦绕。抗战时期,1939年4月在谷城茨河创办了鄂北抗大—鄂北手纺织训练所,并以手纺所为掩护秘密建立党组织,从1939年4月到1940年底,不到两年时间,办了三期训练班,培养了200多名抗日骨干、30多名党员;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9月,鄂西北军区遭到国民党围剿,10月在马鞍山至黄山垭这条30多米的山沟旁设伏,把国民党驻石花街的两个团引进埋伏圈,打死打伤敌军800余人,扭转了中原解放军在鄂西北山区的被动局面,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1948年12月下旬,国民党新编第九师扫荡谷城时,盛康黄岗区妇女干部陶之秀因叛徒出卖而被捕,敌人对她严刑拷打,逼其交出解放军武器弹药和粮食收藏地点,她只字不露,最后被折磨至死。陶二姐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谷城第一次解放后毅然投奔爱国民主政府。在支前工作中,她积极组织妇女为解放军做军鞋,带头清匪反霸,动员青年参军参战,成绩显著,受到区委领导表彰。陶二姐就义后,当地群众悲痛万分,赞誉她为 “刘胡兰式的女英雄”。
2021年7月中旬,谷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韩晓林(前排二)率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在汇科广场五楼老区精神教育基地参观“信仰的力量——谷城县革命历史展览”
2021年7月14日,调研组一行合影留恋
2021年八一“双拥”文化周活动启动仪式领导和与会人员听取宣讲后合影留恋
最近的宣讲是2021年10月20日,湖北省老促会名誉会长、原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张汉元,省老促会副会长张达华,襄阳市老促会会长张克启,谷城县副县长姚昌保及县老领导、县老促会会长邱先国等一行来调研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时的宣讲。
2021年10月20日,湖北省老促会名誉会长张汉元一行认真听取符治红宣讲
每一场场激情的宣讲,齐刷刷的目光和现场阵阵掌声,让我久久难忘;一场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无不彰显着我们老区人的崇高精神力量!
老区感悟
我每一次宣讲,都是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这感受,有沉重,有力量;有从容,有热情。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场景时时在我在脑海浮现。
长长的街,已进入黄昏。烽火连天的岁月,依稀在眼前!
曾千里迢迢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些凄惨的雕塑让人撕心裂肺,十二岁的男孩眼含泪水、扛着被日寇刺死的八十岁奶奶赤脚奔跑;怀抱婴儿喂奶的母亲,被日寇刺中心脏、奶水流了一地;满满铁钉的滚地笼、白骨摞白骨的万人坑、充斥着各种残忍和惨无人道,我们要铭记苦难,砥砺前行!
为追寻信仰的力量,我还参观了各地的一些红色纪念馆,2021年正月之后的连续四个月,还参与了县老促会等单位主编的《烽火青春老兵情》一书的釆访、编篡工作。为釆访年龄大部分在86岁至100余岁之间健在的这些老英雄,我们快马加鞭投入这项抢救性工作,在釆访过程中,我数次潸然泪下。
记得春寒料峭的正月,与县文联主席王金文、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朱伟等一行去拜访老英雄们。我们驱车来到石花财政所,这里住着一位抗美援朝老英雄—-黄为立,90岁高龄,见着我们时,老人枯瘦的双手紧紧的握住我们不愿松开,浑浊的眼神里充满泪水,他哽咽的讲述,在上甘岭战役曾受过两次伤,第一次中弹,炸伤右腹部,20厘米的伤口,肠子炸断了,做手术还切去了一段;第二次是在扛炮弹往前沿阵地送的路上,遇到了30多架美国飞机的疯狂轰炸,被炸弹掀起来的沙石活埋了两个多小时,等敌机飞走后,战友们用手扒开厚厚的砂土,扒了两小时才把他从炸弹坑里救出来。
还有一位抗美援朝老英雄—陈文高,是一名装炮手,在上甘岭脚下的东海泡了几天几夜,与战友们一起击毁了美军7艘舰艇,因战斗中受了重伤回山东疗养。釆访时,老人泣不成声的说“我的任务还没完成,像黄继光、邱少云那样才算完成。”我们瞬间泪崩。临别时老人来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若有战,召必回!只要人民需要,我随时整装待发!”千言万语都在这军礼里。
老英雄们见证着我们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我们会铭记他们的革命精神,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弘扬谷城红色文化和老区精神!
每一场宣讲,都是对革命先辈先烈的缅怀!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和幸福生活!他们感天动地的革命故事将永远镌刻在谷城的历史丰碑上!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永远牢记那个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永远恒念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走过的艰辛历程,永远缅怀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永远崇敬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勇于奉献的可贵品质,大力弘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爱党信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斗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光荣传统”的老区精神,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朝,向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明天而砥砺前行!
提笔思绪万千,不为写而写,只因一颗感恩的心。这是一种内心的力量,一种人生最强大的财富,我想在这个时代留下属于我的印记,做点力所能及的自己热爱的事。
庆幸,我是谷城革命老区人!
(作者系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配图:彭有国、王金文、聂传明严必洪、王树建、唐彬龙、张辰浩,编审:王丽丽、彭有国)
编辑:韩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