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当好兴村领航人 绘制兴村新画卷

——读《村强、民富、人和的李袁村》感想

2024/08/15  浏览量:   作者:海安市南莫镇沙岗村党总支书记 刘焱辉  来源:中国老区网

今年,我们沙岗村全力争创南通市乡村振兴样板村的决战阶段,我组织党总支、村委会班子成员集体研学《中国老区建设》第6期发表的《村强、民富、人和的李袁村》,为我们“振兴决胜战”进一步增添了“当好兴村领航人,绘制兴村新画卷”的动力源。我们认真比较沙岗村与李袁村的振兴之策与发展之路,均有“异曲同工”之效。

李袁村是常熟市的老区村,持续发扬老区精神,描绘了美化一片环境、传承一脉文明、致富一方百姓的“兴村画卷”。

我村是海安革命老区的著名红村,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海安县委两度建在沙岗,曾发生过10多次战斗,涌现了全国闻名的“苏中刘胡兰”式战斗英雄高凤英烈士,享有“红色小莫斯科”美誉。近几年来,沙岗人民源自弘扬老区精神的挚情和对红色沙岗深沉而炽热的热爱,凝心聚力建设“五好新沙岗”,荣获20多项市以上荣誉。

这些年来,我和村两委全体同志坚持实施“党建+兴村”书记项目,勾勒一幅幅生动的“产业好、生态好、乡风好、治理好、生活好”的乡村振兴画卷聚精会神不走神,真抓实干加巧干,用智慧和汗水铺就了一条通往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向着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出发!

强推兴村的产业引擎。我和我的团队深知此理,争先“揭榜挂帅”,不仅壮大了村里的传统优势产业,还积极寻求突破,引入新技术、新人才,破解资金和市场难题,成功打造渔光互补特色村、波纹管工业园区、电商基地等兴村旺村“财源”。村营收入由2021年的120.51万元到2023年的409.42万元,村营收入在短短三年内翻了三倍有余。我们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等措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强固兴村的设施基础。我们两委会同心同德带领村民们,让一条条平坦的道路延伸至村头巷尾,水电通畅,信息无阻。2022年—2023年,沙岗村作为南通市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示范村,大力推进老旧集镇改造,仿古建筑、桥梁修缮、统一店招、村口门头、规范道路停车等项目,提升集镇文化底蕴。改造农贸市场,改善村民购物环境,完善设施,合理划分摊位,提高服务水平。集镇风貌总体定位“姑苏风”风格,展现沙岗老街的文化底蕴。致力建成一个生态宜居、文化共融、永持续发展的生态活力乡村,打造海市小而美、产业兴旺的模范村、抢占南通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样板村。

强劲兴村的民生福祉。我把强村富民做为造福民生的头等大事。我深知,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于是,我四处奔波,争取资源,在村里建成现代化的小学、幼儿园,让村里的孩子们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在村里建成省级示范敬老院,让老人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我们聚力打好“村规牌”,完善出台新形势下的《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言行举止,号召干群积极参与村级道德评议、乡风评议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系列评比活动。聚力打好“特色牌”,利用集镇人口相对集中的优势,用好用活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镇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人大代表的引领作用,带动乡风文明。

强化兴村的文化根基。我们十分珍视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文化遗迹,每一种民俗风情。聚力唱响“红戏”,在致力文化振兴上求突破。聚力打好“红色牌”,建好巾帼英雄高凤英烈士纪念馆,精心打造红色故事一条路,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活动,传承非遗技艺,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坚定不移地守护着沙岗村的绿水绿野,推动生态旅游与乡村文化的深度融合,让这片土地成为6000年青墩新石器遗址侧畔的“田园圣地”。

学习李袁村打造“村强民富人和”的乡村振兴之路,我们更增添应对挑战和困难,更加坚定创建乡村振兴“五好村”稳步前行的豪情壮志。

如今,迈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新征程,我满怀信心与期待。我相信,在全体村民共同高高举起的老区精神旗帜下,沙岗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同时,我也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分享给更多正在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同行者,和大家一道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