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苏区戏剧:战斗的号角

2018/02/08  浏览量:   作者:王作东  

  海陆丰、井冈山根据地兴起红色戏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戏剧运动,是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而形成和发展的。在战争状态下,包括戏剧在内的文学艺术无疑是宣传和组织群众、建立红色政权、保护革命成果不可或缺的宣传手段。

  较早提出“改良戏剧”的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1927年11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军余部编成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和农民武装再次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海丰、陆丰两县全境,召开了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创建了海陆丰县苏维埃政权。在大会通过的施政纲领中,有一条就是“改良戏剧”,由此可见红色戏剧在革命斗争中的地位。

  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刚刚成立,就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演出了《打土豪》《活捉肖家壁》等活报剧。1928年春,红四军文艺宣传队演出了话剧《收谷》,这幕话剧揭露了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激发了农民反抗地主盘剥的革命热情。6月,红四军在龙源口、七溪岭一带,打败了国民党赣军两个师,活捉了师长杨池生、杨如轩。为了庆祝胜利,红四军在宁冈演出了《二羊大败七溪岭》。其中有一段台词是这样的:“朱毛会师在井冈,红军力量坚又强。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杨)。”8月,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红四军文艺宣传队排演了《毛泽东空山计》,此剧表现的是敌人进攻井冈山和我方机动歼敌的情景。

  闽浙赣根据地成立工农剧社

  1928年,方志敏在赣东北苏区组织创作了反映武装暴动、夺取苏维埃胜利的多幕歌剧《政权》,并亲自登台演出。在他的影响下,赣东北苏区红军将领邵式平、方志纯等也参加了表演。

  1930年,方志敏创建了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红色新戏团,1931年10月又成立了领导全省戏剧运动的工农剧社。1933年,方志敏在《文化工作决议案》中,再次总结“新剧运动”的经验,并明确把编演新戏剧列为整个苏区文化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闽浙赣根据地中心区域的新剧运动非常活跃,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音乐队、戏剧队。

  中央根据地红色戏剧最繁荣

  1930年夏,红一军团在中央苏区成立了战士剧社。剧社先后编演了《土豪取债》《流氓末日》《阶级决战的胜利》《父与子》等十几个剧目。其中,反映父子一起参加红军的大型话剧《父与子》巡回演出一个多月,产生了很大影响。根据地许多群众观看演出后,纷纷要求加入红军。

  1931年12月,赵博生、董振堂等率领由宁都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的红五军团开往中央革命根据地。为慰问起义将士,毛泽东把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钱壮飞、科长胡底和红军学校教员李伯钊召集在一起说:“要稳定起义将士的政治情绪,通过各种办法启发他们的觉悟,使他们认识过去为谁卖命、为谁牺牲?过去是为军阀打仗,现在是为苏维埃而奋斗。”

  钱壮飞、胡底、李伯钊在最短时间内创作出大型话剧《为谁牺牲》,并在剧中担任主要角色。该剧表现的是,一个青年农民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多年,在战斗中致残后被部队抛弃,历尽艰辛回到了工农民主政权下的老家,苏维埃政府对他没有歧视,还给他分了田地。他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清醒地认识到过去自己究竟是“为谁牺牲”,表示今后要为苏维埃工作。

  1932年9月,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成立了工农剧社,每逢节假日举行话剧演出,并不定期到乡间进行巡回表演。随着以潘汉年、冯雪峰、成仿吾、吴黎平等为代表的左联作家和以李伯钊、沙可夫、石联星、刘月华等为代表的艺术工作者先后到达苏区,中央革命根据地红色戏剧的创作与演出日趋成熟,不仅产生了上百部戏剧作品,而且出现了一些思想性与艺术性较高的剧作。

  红军将领登台演出

  苏区党政军领导积极参加红色戏剧活动,是革命根据地文艺工作的一大特色。周恩来、彭湃、方志敏、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李克农、李卓然等高级干部在繁忙的工作和战斗之余,带头参加戏剧创作,有的亲自上台参加演出。

  1933年春节期间,话剧《庐山之雪》在中央苏区公演。《庐山之雪》反映的是中央苏区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红军打进南昌、杀上庐山俘虏蒋介石的故事。该剧把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比作庐山上的残雪,在春天阳光的照射下将很快消融,揭示了胜利终将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的必然结果。

  在《庐山之雪》中,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扮演红军司令员,军团政委聂荣臻扮演红军政委,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扮演红军政治部主任,军团政治部秘书童小鹏男扮女装扮演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罗瑞卿不但担任这部剧的总导演,而且在剧中扮演反面主角蒋介石。红军将领登台演出,引起了红军官兵的极大兴趣。

  据不完全统计,苏区在红色戏剧高潮时,演出团体多达六十多个,现在尚能搜集到的剧目名称近百部。苏区红色戏剧的显著特点是:反映火热的现实革命斗争,体现了时代精神,塑造了兵、农、工等舞台形象。它思想进步、细节真实,感染力强,成为鼓舞苏区军民反击敌人“围剿”、保护红色革命政权的战斗号角。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