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福安老区:红色记

2020/04/02  浏览量:     

 

    “这芦苇荡,就是前方,就是战场。我们要等候上级的命令,坚持到胜利!”

  “对,我们要等待命令,不怕困难,坚持到胜利!”

  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这是根据36位在阳澄湖畔养伤的新四军伤病员,与日冠英勇战斗的真实故事而创作的现代京剧,毛泽东主席将改编后的剧名定为《沙家浜》。

  鲜为人知的是,这36名伤病员大都来自福安所在的闽东苏区。福安籍将军黄烽在《闽东健儿征战录》中回忆道“这36名伤病员,大都是闽东红军老战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一边在阳澄湖里隐蔽养伤,一边抓住机会打击敌伪。不到半年时间,又拉起了一支有两三千人的新江抗,扭转了江南的抗日局面。”

  在中共福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郑明华心中,《沙家浜》中所体现的革命精神,与闽东苏区的红色精神一脉相承。闽东苏区曾是红军长征前,全国八大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为福安赢得了闽东“小延安”的美誉。

  1931年,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巡视员邓子恢奉命来到福安,改组了福安县委,选任马立峰为县委书记。

  马立峰,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位福安籍烈士短暂的一生,留给后人许多值得缅怀的事迹。在邓子恢指导下,马立峰领导农民在溪柄镇、穆阳镇一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抗运动”,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农民协会遍地开花,中国共产党在闽东农村地区的影响迅速扩大。

  在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陶铸书记指示下,1932年9月14日,马山村一间挂着党旗的屋子里,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正式宣布成立,队长詹如柏、政委马立峰,拉开了闽东工农武装的序幕。

  同年,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遣叶飞、曾志等人到闽东充实加强党的领导。1933年秋天,蒋介石百万大军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闽东一带防卫空虚,马立峰等领导人意识到,举行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机会来了。

  1934年初春,闽东苏维埃政府在柏柱洋成立,马立峰当选为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在闽东苏维埃政府起草的《分田纲要》指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土改运动席卷闽东苏区,数十万农民分到了土地,许多青壮年纷纷参加红军,保卫胜利果实。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共青团闽东特委和闽东妇女工作团在柏柱洋相继成立,柏柱洋成了闽东苏区的指挥中心,闽东革命根据地扩展到1.1万平方千米。

  “闽东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东革命根据地在全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刘云刚说。

  1935年2月8日,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马立峰被叛徒杀害,年仅26岁。马立峰牺牲后,闽东苏区进入了艰难岁月,但革命的火种却从未熄灭,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进程中,2300多位福安人前赴后继,用生命诠释了对中华民族的忠诚。

  2009年,闽东苏区纪念馆开馆,一个包括烈士文化园、故居和纪念馆在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群在福安正式落成,供后人凭吊瞻仰。

  苦难岁月早已经远去,英雄故事却留在人们心中。先辈用理想和鲜血书写的红色历史,永远激励着后人努力前行。

  

  福安市老促会  老区办

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