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杨圩保卫战

2020/04/03  浏览量:     

  1941年春,日军为了伪化处于东陇海线战略要地的杨圩村(今江苏省东海县石榴街道境内),便通过伪乡保长,要求村民搞“维持”,当顺民,但遭到以村长(抗日民主政权)王文山为首的广大村民坚决反对。日寇的阴谋未能得逞,就多次纠集日伪军到杨圩村伐树、牵牛、抢粮,但每次都被王文山带领的民兵赶走。

  1941年12月16日上午,恼羞成怒的日伪军组织一个小分队,分南、东、西三路攻打杨圩村,杨圩村干部群众毫不惧敌,王文山组织100多名青年民兵,手持土步枪,抬着火炮,与敌人展开激战和周旋,并掩护全村群众从北面安全撤离村庄。在这次抗日保家战中,民兵王传营壮烈牺牲,另有4名民兵受伤。日伪军也付出了死伤数人的代价。

  杨圩村这个抗日堡垒,被日伪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巴不得早日拔除。日寇为了扫除向铁路以北推行伪化的障碍,趁八路军主力远离东海县之际,于1942年5月21日拂晓,日伪军集结400余人包围了杨圩村。因为日伪军多次领教过杨圩人的厉害,不敢贸然进入。日伪军先在杨圩村各个出口处架起重机枪。天刚放亮的时候,日伪军便用迫击炮向村里发射。睡梦中的全村老少,在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下,有些不知所措,部分村民慌乱向村外跑。但有日伪军的机枪堵击,好几个村民当时就倒在血泊里。在这关键时刻,村长王文山和共产党员张善坡站出来大喊:“老少爷们不要朝外跑,赶紧往圩子里跑。”就这样,王文山和张善坡带领民兵边在外围阻击敌人,边掩护全村600多人撤到地主王玉甫家的土圩子里,同时组织全村一批青壮年带20多支土枪,到外面第一道圩子上进行抵抗。

  日伪军逐渐缩小了包围圈,将王家土圩子包围的水泄不通。日寇用小钢炮和机枪向圩子上猛轰猛射。由于圩墙宽厚,小钢炮和机枪均未起作用。敌人便调集20多人,在火力掩护下冲到圩子下刨墙根,企图攻破圩子。王文山、张善坡率领青壮年沉着应战,占据圩子四个角的炮楼,在围墙内四周分段搭起脚手架,除部分持枪人员占领炮楼进行抵抗外,其余男的(除老幼),全部登上脚手架,手持大刀、铁叉、锄头和石块,严阵以待。女的则在下面搜集石块,运送到脚手架上,供上面的男人抗击敌人。在第一波指挥战斗中,张善坡因头部中弹而壮烈牺牲。

  9点多钟,日寇见久攻不下,又集中火力掩护,组织20多名日伪军冲到圩子下挖墙根,并向圩內投掷毒气弹,顿时圩子内外烟雾腾腾。在这千钧一发关头,村长王文山赤膊站在炮楼上,用20响驳壳枪,打退了挖墙的敌人。有知识的王玉甫指挥妇女用毛巾、衣服沾上猪食缸水,首先送给脚手架上抗敌的青壮年,然后让每个人都用湿布蒙住口鼻,以解毒气。这时,谁也顾不上倒在血泊中的父老兄弟姐妹,全村人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相互支援,相互鼓励,誓与杨圩共存亡。在激战中,共有15名青年壮烈牺牲,14名青年负伤。自卫团团员王开科左臂被敌人的子弹打穿,包扎好后仍不下火线。杨圩人前仆后继,一次又一次将敌人打退。

  午后1点多钟,敌人再次集中火力,向圩子发起猛攻。村民的子弹打光后,群众用弹弓、石块等,与敌人浴血奋战。当敌人再次冲到圩子下挖墙根时,男青年便站在圩上用石头砸敌人,老人、妇女、儿童便把石头朝圩子上递,全村参战者个个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家园。经过激烈战斗,杨圩人第四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在这次战斗中,又有一批青壮年献出了生命。

  下午4点多钟,敌人精疲力竭,子弹也打光了,眼看天色已晚,仍没有攻进圩子,气得嗷嗷直叫。恰在此时,刘湾村(今温泉镇镜内)100多名民兵闻讯赶来支援,他们边在杨圩村四周鸣枪,边向圩子外的敌人一阵猛打。日伪军误以为八路军主力来了,吓得慌忙收兵,拖着十几具尸体灰溜溜逃回据点。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街道办事处:张童发)

编辑:赵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