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8 浏览量:
红色之旅的客人,在重走红军路的过程中,往往会问:“当年的闽北红军吃什么?”并且希望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也能再尝一尝当年苏区军民的伙食,体味一番历史的真实,增添红色之旅的内涵。
回望我们中华传统的美食文化,每一道美食,每一桌宴席,往往都承载着它的偶然性或隐藏的故事。因此,在红色文化调研的过程中,我特意调研了闽北苏区的“红军宴”,结果发现,当年苏区时期的“红军宴”竟然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许多的故事融合在一起的“家常便饭”与“粗茶淡饭”。
一、红军宴的背景
闽北是福建省重要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了党的组织,后爆发了上梅等农民武装暴动。1930年,以崇安县 (今武夷山市)苏维埃政府成立为标志,初步形成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1930年秋,闽北根据地与赣东北根据地合并,成为赣东北三杰方志敏、邵式平、黄道创建的闽浙赣的重要部分,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
1931年1月和7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和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在崇安坑口成立,9月闽北分区党政军机关迁到大安,大安成为闽北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被誉为“闽北红色首府”。鼎盛时期的闽北分区,管辖地域扩展到包括福建的崇安、浦城、建瓯、建阳、邵武、光泽、松溪、政和、东方,江西的铅山、上饶、广丰、资溪、贵溪、金溪,浙江的江山、庆元、龙泉3省18个县。
1935年1月,闽北分区党政军机关撤离大安,进入艰苦卓绝的3年游击战争。
二、红军宴的由来
从历史走来,我们知道,当年闽北红军和我们闽北分区干部,来自闽北内外,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往往会有些许的不同,但“入乡随俗”,“我吃什么你们就跟着吃什么”这是他们当时在闽北的生活。
在挖掘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挖出了 “红军宴”,而这红军宴,其实就是当年老百姓的“家常便饭” “粗茶淡饭”。
1、粗茶待客
以崇安苏区(今武夷山市)为例,茶当年也是当地的老百姓的一项经济收入,不管家中茶叶数量的多少,普通的老百姓都是手工制茶。精选出来的成品茶往往是舍不得自己喝的,一般拿去卖,换取生活所需。老百姓自己往往只喝黄片与茶梗或是粗茶(相当于现在的毛茶),方式就是:抓一把黄片与茶梗或是粗茶冲泡一大茶壶。人口少的人家,这样的一大壶茶水要喝上几天。苏区干部到老百姓家里去开展工作等,老百姓首先会用小饭碗倒一碗茶请客人喝,这是最常见和普通的待客之道。红军进到村子,妇女们也是提着一个大茶壶,给红军战士们送去解渴的茶水。因为客人到家里来,再去生火烧水泡茶,首先这在当时既不可能,也不符合当地的生活习惯;其次,当时普通老百姓家里没有开水瓶,也就不可能可以马上泡一杯好茶待客了。
2、红米情愫
曾在大安源(今属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村)参加革命的丁坤山说:大安源 “民众队”编入红军后吃的口粮是收来的土地税。打仗的时候,大安源的群众给他们送红米饭,南瓜煮汤。
当年种植的水稻之一就是高杆红米稻,这是当时主要的水稻品种,也是老百姓食用的主要大米,所以红军饭则为红米饭。
苏区为防备反革命破坏和进攻,安排青年群众加紧眺高守夜工作、检查介绍信,使敌人侦探不敢进苏区来,眺高守夜人要轮流换班,如果有敌人来即打炮铳三下,未见敌人来,闻别处炮铳,即打一下,使地方群众好准备。大家互相监督防守工作,互相查夜,如眺高守夜人睡着了,报告乡苏处分他,则罚他的米做米粿吃等。
那时候他们吃的米粿就是用红米做的,如果加入鼠鞠草,就是现在武夷山人眼里的“清明粿”(即别处谓之“青团”)。红米是做粿的最好食材,不仅粿的颜色好看,更重要的是好包不黏且口感好(可惜现在难以买到红米了)。
米粿(加了鼠菊草)
3、制作干菜
为了行军方便和分区领导干部的伙食来源,老百姓有一项做干菜的任务。革命“五老”卢瑞英回忆:在乡团支部任青妇干部时,还负责分配各家各户做小菜即干菜,初期有盐的时候,放点盐腌制而成,以后食盐缺乏,就只将菜洗干净晒干。这些任务是区里分配来的,由乡妇女主席安排,大村多分配,小村少分配。小村每月小菜的任务只有五六斤,一户就只是半斤的任务。她每家每户去布置,去检查,去负责收来,集中收到区里,区里逐级上送。后来她调到闽北分区委工作,也吃上这样的小菜,所以她激动地告诫自己要努力工作,以对得起党的培养和苏区人民的支援。
老百姓在慰问红军或作为任务上交的各种“干”菜中,有各种菜干、茄子干、丝瓜干、豇豆干、冬瓜干、南瓜干、各种笋干、笋饼、豆渣饼等,这些干制的菜携带方便,有的又可以直接充饥。
冬瓜干制作简单:刨完皮,一圈一圈切下,穿到竹竿里晒干。要吃的时候,不浸泡便可以煮汤吃,且味道还有些微甜,要是能放几片瘦肉下去,味道更好。行军途中,煮这样的冬瓜干汤最方便。
笋饼
3、特色食物
在苏区的饮食中,有三道食物比较突出,不是随便可以吃上的。
煮“碗头”:在红军宴中,如果贵客到,条件允许,会有一道当地待客的“碗头”。因为在大安,传统待客的最高礼节就是煮一碗甜的荷包蛋(即煮“碗头”)给客人吃,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与欢迎。在当地的习俗中只有贵客或近亲,每年里的第一次到家中做客才有这样的礼遇。当地苏区干部也会用这一待客之道,迎接客人。
野百合蛋羹:野百合蛋羹是红军宴中的一道美味食物。桌上如果有蛋,这便是“桌心” (放在餐桌中间)。如何特制,凸显它价值?于是在普通蛋羹制法中,加入野百合干,以突出它口味与众不同。做法是:把从野外采来的百合花去掉花芯后放置屋檐下晾干或晒干。制作蒸蛋羹时,将干的百合花切碎后加入蛋中混合均匀,然后冲入60度左右的水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打出一层泡沫,然后放到锅里蒸。这种加了野百合花干蒸出的蛋羹有特别的清香。
菖蒲粿:菖蒲粿既是大安的传统小吃,又是大安人用以去除体内“水气”的良方,一直被食用。我们的苏区干部和红军战士风里来雨里去,风餐露宿,身上难免湿气很重。到一村子里,如果老百姓能端上一碗菖蒲粿慰问,便能让他们感动流泪。
菖蒲粿的具体做法是:将生长在小河边或山涧边的菖蒲草洗净后熬汤,熬出了菖蒲草的浓浓清香后,将渣滤去,再将菖蒲草汤去煮用夹生饭揉搓后捏成的小饭团。为了口感好还可以在煮的过程中加入其它的调料。食用时既有菖蒲的清香,又去除体内湿气。
4、餐桌饮食
苏维埃政府领导的那几年,农民分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劳动的积极性很高,再加上那几年的自然条件也比较好,不仅粮食生产获得了丰收,而且生活也有很大的改善,餐桌饮食相对而言较丰富。
“桌心”一碗红烧肉,这是最好的待遇。
军民结婚简单的只需要3元钱:1元钱买猪肉,1元钱买糯米打糍粑,1元钱买糖果,请大家吃吃就可以了。有的会备上一桌酒席,酒是农家自酿的红米酒或白米酒。菜呢?有当地人最常煮的大锅菜:大白菜、豆腐、笋煮在一起的大杂烩。这三种菜一起煮,叫菜底,其它菜如鸡肉、猪肉、内脏等铺在“菜底”的上面,就算是又一道好菜了。糍粑是主食之一。
牛肉、猪肉、鸡肉,这些肉类,在苏区稳定时期,红军医院为了给伤病员调养身体,一个星期至少都能吃上一次。在革命“五老”詹朝喜回忆录中说:“红军医院吃的青菜有冬瓜、芋头、萝卜等,特别是在陈家垅时,每5天还杀一条猪或宰一头牛,主要供伤员调养身体。”
当年河鱼较多,除了普通河鱼之外,还有营养价值较高的鳗鱼等。田里有泥鳅、黄鳝、田螺,山涧里还有黑色的小坑螺。于是按照当地的吃法便有:薄荷煮河鱼、鱼干煮芋子、辣椒炒泥鳅干、泥鳅煮面、泥鳅煮芋子、薄荷炒田螺和清热降火的小坑螺煮蛋汤。
5、游击生活
在艰苦的游击生活中,红军游击队最缺的就是食物,有时深山里的老百姓,会把藏在户外地里的芋子、地瓜、土豆等挖出来,煮一锅给他们充饥,对于饥饿疲惫的红军游击队而言,就是美食了。
革命“五老”吴望生说:在游击战争时,能吃到一小碗山粉的粉条那就算是一餐好饭。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红军游击队吃的往往只有笋和各种野菜,有时连野菜也不多,只能煮汤喝,甚至连盐都没有。有的革命群众无法将盐送给红军游击队,就把肉腌制的很咸,挂在窗外,让红军游击队来“偷”,一旦被敌人发现,则说是红军游击队“偷”走,他们也是受害者,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又帮助了红军游击队。
在突围时,有的人身上能丢的东西都丢光了,好不容易找到些米,却没有可以煮饭的工具,但闽北的山上,最多的东西就是竹子,因此吃“竹筒饭”,是红军游击队员们最好的美味了。
三、红军宴的菜系
回顾苏区历史,那一道道不起眼的农家食物,成了见证红色岁月的饮食文化。以上那些普通食物,则成了红军宴席的选择。
福建武夷山的大安、坑口、上梅、岚谷、张山头等地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色之旅的客人,如果预约要在红色旅游景点吃饭,那么无论是我们过去的“红色之家”餐厅,还是现在的普通农家饭店,都会事先泡上一壶茶放在餐桌上,并预备好当年红军喝过的红酒,吃过的食物,如各种野菜、红南瓜、红烧肉、蛋羹、咸肉……主食米粿、糍粑、杂粮(地瓜、玉米、芋子、土豆)等,如果能呈上“竹筒饭”,则是特别的待遇了。
闽北的红军宴是“朴实之中见真情”“艰苦之中有内涵”,饭店服务员往往会说明每道红军菜的意义,让红色之旅的客人,在吃饭的过程中,去体会、感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军民的生活与军民鱼水情,从而在饮食上去领略苏区精神,正视眼前的生活,记住乡愁,记住历史,鞭策后人。
(福建省武夷山市老促会 张珍秀)
编辑:赵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