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一杆大秤

2020/04/16  浏览量:     

  关于这杆大秤,在东海县经济开发区南辰北区长沙头村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民谣:

  人生茫茫天地间,

  公平正义最为先,

  斤斤两两称公平,

  一杆大秤代代传。

  民谣中的这杆大秤,沭河两岸的很多人都见过,尤为老年人所熟悉。梨木制作的,秤杆呈圆形,细细长长的,衡量物体的最大重量为150斤。秤砣是铁铸的,已被时光消磨得挺光滑,秤杆在年复一年的买卖中变成了灰白色,有些老态臃肿,唯有金黄色的秤星依然闪亮,诉说着这杆秤曾经的辉煌。这杆秤的主人叫王留洋,在他们家已流传了两代。

  40多岁的王留洋说,这杆秤已成为他们家的传家宝,成为他们家风的一部分,成为他们家红色记忆的一部分。

  这杆秤是当年新四军留下来的,因称东西的重量超过百斤,故被人们称为大秤。

  1941年1月6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国民党的军队突然包围袭击了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奉命北撤的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新四军部分指战员在突围中历经千难万险,冲出重围,继而在盐城地区粉碎了日伪军的合围,站稳了脚跟。后经代军长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他们又机动灵活,隐秘北行,转战到山东滨海根据地的南部地区进行短暂休整。1941年10月的一天,他们终于跨过陇海铁路,穿越苏鲁边界的羽山、磨山,来到了沭河两岸的长沙头、南辰、北辰、东窑、小埠子一带(当时属山东海陵县,现属江苏东海县。),大约有八、九百人,分别住到各个村子里。长沙头村的老年人回忆,这些人大部分是属于新四军原二支队或三支队的。

  住在长沙头村的有一个连,指导员叫肖月明。新四军待人和蔼,纪律严明,帮着老百姓挑水浇菜园,帮着村里清理街道,打扫卫生,在村里举办识字班,教大家识字、唱抗日歌曲,指导村农救会出墙报,表扬村里的好人好事。新四军买卖公平,最讲诚实和信用。买老百姓家的菜,上集市上买粮食,都是一是一,二是二,斤是斤,两是两,从不打马虎眼,赢得了很好的信誉。为了方便,他们专门从南辰秤行里定做了一杆大秤,坚持阳光买卖,公平交易,叫卖者放心,卖者乐意。

  11月,这个连有次买了长沙头村王西言老人家菜园里的800多斤白菜,回到连部里,一一过秤,分给部队邻近的卫生所,和邻村的一个宣传队,竟多出了80多斤,指导员和司务长又亲自登门送钱,向王西言老人赔礼道歉。这使老人非常感动,逢人便讲,新四军和八路军是一样的队伍,老百姓的队伍,秋毫无犯,不占老百姓的一点便宜。其实那80多斤白菜,是我趁他们没注意,暗中抱到他们车上去的。

  最叫人难以忘怀的是1941年腊月的一天,那天他们和土匪发生了遭遇,其结局山重水复,令人感叹。

  那时沭河两岸栽地瓜比较多,一秋一冬,有不少农户用地瓜淀粉制作粉条、粉皮,晾干后,到集市上去卖。粉条细细长长的,很有筋道,粉皮圆如六印锅盖,薄若蝉翼。长沙头村的东面有两个较大的集市,一是青湖镇,二是树墩村,它们离长沙头村、南辰村、东窑村、小埠子村,都各有三、四十里或四十多里的路裎,五天逢一个集,规模不小。但来去都要经过磨山脚下,而磨山的十几里山林里,常有小股土匪出没,去这两个大集市上出售粉条、粉皮的老百姓往往都提心吊胆,有的甚至抽卦、算命,祈求神灵保佑。

  为了帮助老百姓利用农闲季节开展副业生产,指导员肖月明了解情况后,取得领导同意,联手南辰村的另一个连队,各自派出一个排,在逢集市的那天,轮流护送群众去做买卖。这是责任和危险都比较大的一项任务,由于路远,赶集人需早起早走,晚上回来时,往往已经夕阳下山。新四军来后,对磨山土匪肃清了几次,但还有残余力量暗中活动。清晨,赶集的老百姓往往有几十口子,有推独轮车的,有用肩挑的,有用毛驴驮的……集合起来后,一起出发,部队在两侧护送。晚上赶集的人回来,部队早已在磨山的那一侧等候,待人齐了,再穿越山林。

  一天晚上,肖指导员在山下清点人数,发现赶集的人还有6人没有回来,便安排部队护送先来的这批回去,自己则和另外几名战士留下来等待。直到天上出了星星,那6个人才急匆匆赶到这儿。原来他们在集市上卖完了粉条,又到别处去转悠了一下,给孩子买了点米糕,谁知就落了后。肖指导员和战士们都身佩短枪,藏于怀中。为了不使土匪看出护卫人员的多少,晚间部队穿的一律是便装。肖指导员在前面开路,几名战士在后面护卫。山风很大,山林澎湃,犹如海啸。时有夜猫子嗥叫,尖锐而凄厉。山路盘旋,夜星朗照。正走之间,在一个拐弯处,前面有几个黑衣人手持土枪拦在了路上。

  “过路的,留个买路钱!”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各得其便。”

  “你们心里明白,大部队过去了,还讲什么价钱。不用多,每人两块大洋!”

  “都是穷人,哪来的这么多钱。”

  长沙头村的一位老年人走上前说道:“各位好汉,你们想一想,做买卖,讲究的是公平,不允许欺行霸市,卖几斤粉条,也就赚个跑路钱。你们看,我肩上扛的这杆大秤,就是向新四军借的。人家这秤,10里,几十里,信誉可高哩。没有说个孬的,没有说个混的。”

  “这真是新四军的大秤?你真是站着说话不害腰疼!”

  “这个可不能胡说,是的就是的,咱不能往人家新四军脸上抹黑,我们长沙头村的新四军都是用这杆秤做买卖的,谁不知道!”

  好几个黑衣人便凑了上来,他们一一抚摸着这杆大秤,好长时间都没有说话。

  肖指导员说道:“这杆秤称的是公平,公平才能得人心,公平才能使人分辨出美丑,分辨出真假。”

  其中有个个子高大的黑衣人,看来是个头儿,他把土枪放在一边,摸着大秤说,头几天,听我娘说过,她到部队的伙房里卖过萝卜,在家里称多少,到部队里一两都不会差。俺娘有病,肠胃不好,人家卫生所给看好了,还不收钱。

  另一个黑衣人也说,我老岳父也和新四军打过交道,我老岳父卖的是土豆,部队当时给的是一张白纸条子,上面有一个印章,我老岳父信不过,他们说,今天大洋用完了,明天请你拿着这张条子来领钱。我老岳父半信半疑,第二天一早赶去,顺利地拿到了钱,我老岳父心服口服。打交道多了,我老岳就好说,看到了部队的那杆秤,就像见到了老朋友,就感到很亲切,很放心……

  一个矮胖的黑衣人接着说道,我二大爷家种了2分姜,想卖给新四军的几个伙房,但自己年龄大了,刨不动,也运不了,新四军知道后,拉着车,扛着秤,登门收购,忙活了大半天,连水都没喝一口……

  四周很静,似乎连风也停了下来。

  为首的黑衣人把路让了出来,挥着手说,新四军来了,干我们这一行也吃不开了,早晚得散伙。其实我们也不想得罪部队,我们佩服部队的公正、信义,佩服他们那杆秤在沭河两岸的魅力,在沭河两岸的影响,在沭河两岸的地位……。

  为首的黑衣人摆了摆手,肖指导员带着人走了过去。

  林涛起伏,山路弯弯,小溪傍着路边唱着歌儿,几只夜鸟殷勤地在他们的头上盘旋,大家心里都很高兴。

  一杆普通的秤,无意中征服了土匪,震撼了土匪。这在沭河两岸引起了轰动,很多人都想看看这杆秤,看看这杆秤和别的秤有啥不一样。

  肖指导员抓住这个契机,以秤为话题,以秤为媒,做这些散匪的工作,他们共有八、九个人,后来有的参加了新四军,有的洗手不干了,这条山路遂成了平安路,放心路。

  春节过后,经过一个阶段的休整,新四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沭河两岸统一整装出发,重返盐阜地区,开始了新的战斗。

  临别之际,肖指导员把这杆大秤送给了房东王连让。王连让去世之前,又把这杆大秤传给了儿子王留洋。于是,这杆大秤的丰富内涵,这杆大秤的气质,这杆大秤历经的风风雨雨,这杆大秤的有关故事也就流传了下来……

  (东海县南辰关工委 王宗富)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