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回眸寿宁苏区民众抗战往事

2020/04/27  浏览量:     

  上个世纪40年代,作为抗日敌后方的福建闽东苏区寿宁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以各种各样方式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抗日宣传,支援前方作战,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下面笔者撷取当年寿宁苏区民众开展抗战的几个永载红色史册的往事,以飨读者。

  一:创办苏区战时“民众教育馆”

  1938年冬,日寇侵华战争爆发不久,寿宁县城民间各界知名民主人士自发成立了苏区战时“民众教育馆”(简称“民众馆”),馆长柳子舒。馆内订有各种报刊及宣传抗日的大众通俗读物五六百册;张挂孙中山、毛泽东、朱德以及蒋介石等人的宝像;经常开办夜校宣传全民一致抗日救国的道理,提高全民抗战、抵御外侮的意识和决心;并在县城出入必经之道的五里亭设立识字岗,由民众馆派出陈茂荣老师每天自带午饭,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让过路行人边学识字,边听抗日救国的道理,对动员人民群众奋起抗日救亡起了感化的很好作用。

  二:成立首个寿宁县抗日“后援会”

  1939年2月,隨着日寇侵华战争的日益严竣,寿宁苏区成立了第一个各界联合抗日后援会。县城教育界民主人士发起创办《新寿宁》周刊,配合斜滩镇归侨爱国诗人卢少洲等人创办的《战生诗刊》宣传抗日救国;还发动各界民众做军鞋、绣手绢、写慰问信、寄明信片送往前线。后援会每年举办二、三次抗日募捐活动,唤醒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援助前线战士英勇杀敌。1941年3月12日,寿宁县城各界人士500多人聚集在县体育场,召开孙中山逝世16周年纪念大会。会上号召全县人民捐钱劳军,不到半天时间,当场募集法币8122元,支援前方抗战。

  三:组织“晨呼队”开展抗日宣传

  抗日战争时期,寿宁苏区各中、小学校,纷纷建立“少年儿童团”,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展开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特别是初级中学师生更为活跃,在课内课外撰写抗日文章,出墙报、写标语、画漫画、印发传单;还组织高年级师生与社会知识青年抗战演出队,公演“日本鬼子滚出中国去”和“抗战必胜、日寇必败”等活报剧。全县中小学还组织了晨呼队,每日清晨,众多青少年学生在各自乡镇、县城大街小巷呼口号,唱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声响彻天空。中学老师还教唱《义勇军进行曲》,以唤起民众的抗日信心与豪情。

  四:热血青年参军上战场杀敌

  1943年春天,国共合作时期,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征集100万知识青年从军,参加抗日运动。寿宁县政府在中山堂召集有各界人士和知青、学生参加的抗日动员千人大会。会上县党部书记、县长柳心泰作了慷慨激昂的动员报告,发动知识青年在此国难当头之际“投笔从戎,抗战救国!”一时间全场高呼“打倒日寇!”“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声此起彼落。当场84名应征知识青年纷纷登台,报名参加抗日杀敌为国立功。后经体检合格的34名苏区爱国知识青年戴上红花在欢送人群中奋勇走上抗日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

  五:全城欢腾通宵达旦庆祝胜利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至寿宁后,于1945年9月1日上午,县城成千上万的学校师生、居民欢天喜地,奔走相告,群情激昂,纷纷涌向街头,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欢呼抗日战争胜利。当晚城里还组织声势浩大的火炬游行,彻夜狂欢,直到通宵达旦。更为激动人心的是:县城与斜滩古镇的爱国民主人士连夜编写赶印《“新寿宁”特刊》和《战生诗刊》“号外”进行散发;鳌阳剧社还赶排节目,上演京腔《烈妇殉国》和《独木关》等活报剧,全城男女老少无不沉浸在庆祝抗日胜利的无比欢乐之中。

  (韦希成)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