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梅县“革命摇篮”隆文镇培英学校 (岩前小学)

2020/04/29  浏览量:     

  著称为梅县“革命摇篮”的培英学校,位于隆文镇岩前管理区。该校原名为岩前李氏培英学校,1927年动工兴建,于1929年春落成并正式招生授课。后先后改为培英学校、培英公学,解放后改为岩前小学、隆文第一中心小学,1982年又恢复原校名“培英学校”。

  土地革命时期,隆文支部属中共松源区支部,后属松江区委领导。培英学校有其不可磨灭的光荣革命历史。学校创办之期正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当时的新民主主义思想在学校有所传播。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隆文党总支设隆文惕训学校,属松源区委领导。1935年,培英学校在北京师生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感召下,大力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重要意义,在本乡及邻乡掀起抗日救亡的热潮。在地下党员的指导下,该校师生曾组织三个宜传队,分别到本村坑美、横庄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的重要意义,发动群众捐钱捐物支援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师生排练《铁蹄下的歌女》《放下你的鞭子》《夜杯》《狂汉》、《松花江上》《死守四行仓库》等宣传抗日的戏剧,巡回演出。这些戏剧激发了民众抗日救国的热情。学校地下党员还利用暑假时间,动员回乡度假的进步教师李省夫、李文兴及进步大学生李清祥等协助举办暑期补习班,学习进步书籍《老百姓是怎样抗日的》等,培养学生抗目救亡的爱国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为立志长大后参加革命打下思想基础。

  1938年间,培英学校进步教师李天明(当时他还兼松口创办的先进报纸《明声报》的副主编)为了追求革命真理,毅然决然离校北上学习马列主义,投身革命事业。不久,李一麟老师也离校奔赴抗日前线。

  在解放战争期间, 隆文党总支属杭武蕉梅县边委领导。地下党在培英学校建立秘密党支部,陈质兴(1948年被国民党政府杀害)、杨杨(即杨澄新,解放后曾任梅县县委书记)、钟化雨(化名阿夏,解放后曾任蕉岭、紫金等县县委书记)等同志先后担任支书,并在培英学校隐蔽任教,开展活跃的地下党革命工作。他们以教书职业作掩护,自天上课,晚上或假日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他们把讲进步书报如《论联合政府》《将革命进行到底》《曙光报》等赠给进步教师,用讲课和讲故事等形式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他们还开办了夜校,向参加夜校学习的农村青壮年宣传革命真理,激发师生及群众支持、参加解放战争的积极性。在培英学校担任过校长的地下党有陈质兴、杨杨、钟化雨、林竹友,任教员的地下党员有陈学、钟英(钟印)、李仲先(李飞曼)等。由于培英学校有了地下党的坚强领导和培养教育,有不少教职员工、学生、校友、群众投身于解放战争的革命队伍中去,大部分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有教师李化康、工友李志坚(富郎)、校友李谷(李锦恭,后曾任广东省交通厅厅长)、李河山(李锦秀)、李春江、学生李岳(李汉民)、李志光、李茂禅、李富招(女)、李小山(李兆样)、夜校学生廖文英、李富元等。梅县“革命摇篮”培英学校走出来的大批教师、学生和校友,积极参加地下党领导的武工队和粤东独七大队,走上了光明的革命道路。

  (梅县区老促会 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