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陇东“南泥湾”——大凤川

2020/05/01  浏览量:     

  甘肃省华池县林镇乡子午岭林区有一个叫大凤川的地方,距县城85公里。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陕甘宁边区一处重要的军民大生产基地。边区干部群众把它和南泥湾相提并论:“延安的南泥湾,庆阳的大凤川”。

  抗战期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与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遇到了极为困难的局面。1941至1942年,边区面临着外援断绝、灾荒严重、脱产人员增加、财政支出增大的严峻考验。

  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的陇东分区,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军民生产自救运动。

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

  最初,留驻陇东的八路军129师385旅旅长王维舟和参谋长耿飚(后升任副旅长)由庆阳来到华池勘探地形,在大凤川设立了拓荒生产处。

  当时的大、小凤川偏僻荒凉,70里内没有人烟。770团指战员在此一边保卫边区,一边开荒种地。从1943至1945年,770团共开荒34000亩,修建营房400多间(孔),生产细粮4000石。除主要进行粮食生产外,他们还开展饲养、采集、挖药、割漆、纺织、熏香、酿酒等10余种副业生产。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队指战员、地方干部生活必需品的供给,还为当地群众解决了许多困难,安置了上千名流入边区的移民和难民。

  大凤川交通不便,一切物资全靠肩挑手提。为了便于军民运输,770团用一个月时间,开辟了50余里的道路,使大凤川与合水川之间有了历史上的第一条交通道。在小凤川口附近的大凤川河上,架起了宽约丈余,长约五六丈的木桥——“七七桥”。

  在边区政府的号召和部队的带动下,华池县群众的生产劳动热情空前高涨。华池县政府规定:“县上干部每人每年生产粮食两石,区上干部一石,乡长乡文书六斗。脱产干部每人捻毛线5斤。无论县委书记、县长、科长、办事员,每人一把镢头,农忙季节上午劳动下午办公。”

  大凤川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孩童,人人都会纺线,个个都是能手。张振财、孙万福等17名陇东劳动英雄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劳模表彰大会,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领导的接见。

  (孙伟)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