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流传盐阜地区的抗日歌谣

2020/05/02  浏览量:   作者:陈齐放  

  江苏省盐阜地区是革命老区,流传着许多抗日歌谣,这些歌谣或热情奔放、情深意长;或嬉笑怒骂、幽默诙谐;或悲愤激昂,掷地有声,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和表现力。这些革命歌谣有儿歌,有情歌,更有时事歌谣,歌咏于生产生活中,低唱于送别亲人的路途上。这些歌谣如青草般植根于泥土之中,又如洪钟之声回荡于红色土地的上空,经久不息。

  儿歌《新四军到我家》:“小喜鹊,叫喳喳,新四军,到我家,又打鸡蛋又下面,又卷烟叶又倒茶,战士抱我笑哈哈,遵守纪律人人夸。”歌谣通过喜鹊报喜营造喜庆氛围,再通过打鸡蛋下面条、卷烟叶倒茶这些典型的动作,把老百姓欢迎亲人新四军的热烈场面形象地描绘出来,展现了军民一家亲的动人场景。

  儿歌《七角菜》:“七角菜,针子长,莫戳我,去戳小东洋。七角菜,针子锐,莫戳我,去戳汪精卫,七角菜,针子快,莫戳我,去戳反动派。”七角菜是盐阜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野菜,叶边上长满了小刺,儿童打猪草、挑秧草,因而常常被它所刺。歌谣中借助七角菜这个最常见最普通的野蔬菜,表达对敌人的仇恨。句短语快,一如七角菜的针子,一针见血。

  歌颂军民团结抗日的歌谣:“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最后一把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哥哥去当新四军》中有:“牵红马,挂红花,吹吹打打到我家。姐姐搬板凳,妈妈忙烧茶。隔壁有个小伙计,一把拉住我问话:‘是你哥哥带新娘,还是姐姐把婆家?’‘呸!你真是个小傻瓜,张着嘴巴说瞎话。我家哥哥去当新四军,骑大马,戴红花,练本领,学文化,又保家来又保国,这个光荣实在大。’”这首歌谣很像叙事诗,有铺垫、有悬念,起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把参军的场面写得如同婚嫁一样热闹,颇具喜剧色彩。

  有一首歌谣反映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大生产的火热场面,敌人的军事和经济封锁算得了什么?抗日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棉花白,稻子黄,根据地里好风光。纺车转又转,棉纱细又长,织成千匹布,军民暖洋洋。”画面色彩明丽,语调热烈欢快。

  歌谣《三师打下阜宁城》:“三师拿下阜宁城,拔去盐阜一根钉。贩盐不再走远路,舒舒坦坦走阜宁。”阜宁县城解放了,百姓可以自由出入,这首歌谣表现了老百姓出入县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歌颂了新四军三师的战绩。“黄师长,有本领,声东击西战术精。九月开始打合德,顺带陈洋把命拼。小鬼子,要遭瘟,一个一个命难存。合德打死李景班,陈洋捉住陈伯盟。”这首歌谣热情地赞扬了黄克诚师长神奇的指挥才能和新四军辉煌的战绩,令人欢欣鼓舞、精神倍增。

  还有一些歌谣歌颂了英雄主义精神。如《铁锨砍掉鬼子头》:鬼子逼咱修炮楼,咱扛铁锨朝前走;走到半路齐下手,铁锨砍掉鬼子头。再如《老子参军一把刀》:老子参军一把刀,一心跟着新四军跑;不杀东洋鬼子兵,誓死不回刘家窑。

  有的歌谣是歌颂抗战胜利的。如《送鸡蛋》:一篮鸡蛋五六斤,大妈提篮笑吟吟;别怪大妈跑得快,慰劳亲人新四军。

  盐阜地区美妙动听的革命歌谣还有很多很多。红色歌谣,创作于这块蕴含着历史文化和烈士鲜血的土地上,孕育了军民勇于为民族解放而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在鼓舞军民、打击敌人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注:盐阜地区是指今江苏省盐城市和阜宁县一带。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