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毛泽东赏识的三位黄梅人

2020/05/06  浏览量:     

  位于吴头楚尾的鄂东黄梅县,人杰地灵,英雄辈出,而其中有三位又最为毛泽东所器重和赏识,他们是邓雅声、宛希俨和宛希先。

   邓雅声——用诗词鼓动革命

  邓雅声,1902年出生于黄梅县杉木乡邓老屋村,自幼聪明好学,博学多才,尤其擅长格律诗词,他的诗词不是唧唧我我的人生低唱,而是慷慨悲壮、充满革命激情的佩剑高歌,他的诗词格律严谨,雄浑质朴,自成一家风格,备受名家推崇,一有新作便被进步青年传抄背诵。

  1922年前后,邓雅声开始在家乡黄梅传播马列主义,注重以诗词来唤醒群众革命,而且卓有成效。1925年,他寄给《中国青年》的四首诗,充分表达了他献身共产主义壮丽事业的决心,其中一首曰:“众生根器不相差,石破天惊应醒耶。热血一腔尽情洒,十年定放自由花。”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他钻山洞,卧冰雪,尝尽人间千般苦难,革命意志却坚如磬石。有朋友劝他:“天涯荆棘难舒足,海内风尘慢出头。”他便以“男儿自立男儿志,练好头颅试利刀”的豪迈诗句铿锵作答。

  1927年3月,有着5年党龄的老党员邓雅声在武昌见到了渴望已久的毛泽东同志,并在其领导下从事农运工作。武昌都府堤的日日夜夜,畅谈革命,切磋诗词,共同理想和爱好使二位英杰紧密团结在一起。1928年春,任京汉路南段特委书记的邓雅声不幸被捕于武汉,狱中,他以《绝命词四章》回敬敌人的严刑拷打。“饮弹从容向天笑,长留浩气在人间”,这气吞山河的诗句与邓雅声的英名同彻寰宇。

  邓雅声的壮烈牺牲,毛泽东同志十分悲痛,寄予了无限哀思。1944年,毛泽东对我三五九旅南下支队队长聂洪钧同志说,到了湖北,看到黄梅的同志请代问邓雅声、宛希俨等同志的家属好。战友之情,溢于言表。

  有李先念题词、茅盾题写书名的《邓雅声烈士及其遗著》存世。

  宛希俨——中共报界奇才

  1903年生出于黄梅县下新镇宛大屋村的宛希俨,22年后成为中共报界奇才,被誉为我党宣传战线大才子。

  1925年至1927年,作为中国革命中心城市之一的汉口,是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的集结地,以董必武为首的我党领导人在那里先后创办了《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宛希俨则长期担任着两报总编辑。由于宛希俨的真知灼见,呕心沥血,高度负责,两报办得生动活泼,被誉为革命明灯。

  几十年后,我们终于认识到,宛希俨当时办报的最大贡献就是最先发表了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郭沫若的《且看今日之蒋介石》两篇雄文。前者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同盟军是广大农民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后者揭穿了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真实嘴脸。宛希俨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易名为《湖南农村斗争内容之分析》,于1927年3月4日和5日分两次在《汉口民国日报》上连载。当时的政治气候是:党内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受到排斥,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被国民党反动派潮流所吓倒,不敢支持已经起来和正在起来的农民革命斗争;党外,即将叛变革命的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切齿痛恨农民运动,咒骂农运“糟得很”。在这样的时刻,敢于发表毛泽东完全不同见解的文章,没有革命的远见卓识和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英雄气魄是难以想象的,毛泽东欣赏宛希俨的正是其非凡的政治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公开发表,恰似一声春雷震撼大地,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对中国革命胜利的贡献不可估量,《汉口民国日报》和宛希俨对发表此文的作用亦不可估量。

  国共分裂后,宛希俨和妻子黄慕兰奉命转入地下斗争。1928年3月下旬,宛希俨任职的赣南特委机关被破坏,主要负责人全部被捕。4月初,宛希俨在赣州英勇就义,年仅25岁。

   宛希先——坚定支持毛泽东上井冈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阴谋得逞后,中国革命处于极度低潮的状态,是井冈星火使它又成为燎原之势。今天,当我们重温井冈山斗争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毛泽东同志的雄才大略,然而,历史不会忘记,积极并坚定支持毛泽东上井冈创建革命根据地,为其出谋划策,并使之稳住阵脚的寥寥几个重要人物中,就有一个黄梅人,他的名字叫宛希先。

  宛希先是宛希俨的堂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北伐军,投身革命。1927年9月9日,宛希先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党代表的身份,参与并指挥由毛泽东发动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部队受挫后,在起义部队向何处去这个问题上,党内又出现了严重分歧,处领导地位的左倾盲动主义路线力主向长沙等大城市进攻,以图实现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而以毛泽东为首的少数领导人则主张去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割据夺取政权的道路。然而毛委员的这一主张却受到严重排斥。9月24日,秋收起义部队在萍乡芦溪遭到敌人包围,部队笼罩着一种失败主义的悲观情绪,师长余洒度和部分官兵对转战农村、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丧失信心,有的开小差,有的要回家。在这非常时期,宛希先振臂高呼“跟着毛委员打天下,坚决革命到底”等口号,带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坚定地站在毛委员一边。宛希先协助毛委员成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之后毛泽东将秋收起义部队带上了井冈山。

  朱毛井冈会师后,宛希先任红四军第十师党代表(师长由军长朱德兼)。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工作异常艰苦,党的干部严重缺乏,1928年10月,湘赣边界特委为了培养党、团干部,在井冈山茨坪办了一期党、团训练班。宛希先受毛委员委托,主持了这期培训班,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

  历史文献表明,在当时,宛希先是毛泽东最忠诚的学生和战友,宛希先在政治上对毛泽东拥护表现在许多令人钦佩的惊人之举上:1927年11月,宛希先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在江西茶陵县建起全国第一个人民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为中国革命树立了样板;1927年12月27日,团长陈浩等以枪相逼宛希先,强令部队开往湘南,企图叛变投敌,宛希先面对陈浩的狰狞面目,大义凛然,坚决要把部队带回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粉碎了陈浩分裂工农革命军的阴谋;1928年春,宛希先坚决反对湖南省委撤销毛泽东特委书记职务的错误决定,他在多次会议上力陈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主张,认为红军继续留在井冈山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途径,为巩固井冈山斗争成果起了积极作用。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期间,毛泽东和宛希先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毛泽东心目中,宛希先是最得力的助手和领导人之一,因而,毛泽东把许多重要工作交给宛希先做,许多重要决定也交给宛希先宣布。正是由于宛希先极力拥护毛泽东,1930年,宛希先这位身经百战、叱咤风云的红军将领却惨死在党内左倾路线推行的“肃反”运动中,毛泽东闻听这一噩耗,十分悲痛,1945年,党的“七大”会议期间,毛泽东亲自提名,为宛希先平反昭雪。

  如今的“井冈山革命公园”里有毛泽东、朱德、陈毅等19尊井冈英烈汉白玉雕像,宛希俨位列其中。在《红色摇篮》等一系列表现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电视连续剧中,宛希先均是剧中重要人物。

  (黄梅县老促会 石雪峰)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