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知险勇往的汪厚之

2020/05/12  浏览量:     

  在河南省固始县西南26公里的马岗乡曹营子村,有一座大荒坡烈士陵园,陵园不大,主要建筑是一排座东朝西,南北长24米,东西宽9米,高1.5米,呈一梯形的烈士墓。里面埋葬的是1928年3月18日在大荒坡起义中牺牲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南五县特委书记汪厚之等18位烈士。

  汪厚之,1900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城关一个书香世家,本名守愚,字后之,亦作厚之,曾用笔名侯俞之。16岁升入潢川省立第七中学,1918年考人开封中州大学,1919年转入武昌中华大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与组织散发标语、游行示威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的积极分子。1922年回到光山后,在城关组织“学界同人研究会”,开展探讨革命理论、传播革命思想活动。1923年再赴武汉外国语专业学校专攻英文,期间经恽代英、林育南介绍,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由于汪厚之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坚定的革命意志、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活动经验,大革命时期,他在武汉积极组织和领导学生运动。历任武汉学生联合会宣传委员,青年团武汉地委执行委员、秘书(书记)、常委、组织部主任(部长)兼交通,共青团湖北省委执行委员,湖北省国民会议促成会代表。1925年4月经中央同意回河南工作,任共青团开封支部干事兼《豫报》主笔,国民党开封市党部执行委员,极力推动河南国共合作。同年底受中共豫陕区委派遣,回光山建立共产党组织。于1926年2月组建了中共光山支部,并任书记。不久调任中共开封地委执行委员、豫西(南)特派员,兼《大同报》编辑。1926年8月任中共豫区委员会(亦称河南区委)委员、国民党河南省党部执行委员。

  这期间,他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上发表了大量反对反动军阀的文章。他的文章,语言明快,逻辑严谨,议实论新,针砭时政,富有鼓动性和战斗力。如1926年10月25日在179期上发表的《讨赤领袖吴佩孚铁蹄下的河南人民》--文,无情地解剖了军阀统治下的河南社会情形,深刻地揭露了反动军阀的暴虐罪行,激发各界人民觉悟。他坚信人民的觉悟和力量。文中写道:“谁能看见这河南的民众心中,是燃着将要燎原的野火么?”在186期上发表的《直系余孽对河南民众之剥削》,对军阀大行苛政、横征暴敛的揭露,更是人木三分。他号召河南人民“只有民众暴动的革命之一法,以打碎此万恶的军阀政治,解放出自己”。

  1927年5月,中共豫区区委改建为河南省委,汪厚之为省委委员,分工负责学生运动。中共八七会议后,河南省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并改组省委,汪厚之当选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会议决定成立豫南、豫中、豫北3个特别委员会,分别指挥和组织各地的武装起义。会后不久,汪厚之在党的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第16期上撰文,深刻分析了河南斗争的形势,探讨革命斗争的方式,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河南各地工农的革命斗争,预言党领导的工农斗争的风暴,必将“推翻新军阀的统治,建设起自己的政权一-工农兵代表苏维埃”。

  根据省委决定,豫南特委曾试图在潢川一带组织暴动,但因缺乏充分准备而未获成功,特委恳请延迟起义时间,但不仅没得到省委的同意,还对豫南特委进行了改组。为了执行中央多次命令河南暴动掩护保障湖北暴动胜利的指示,加强对豫南起义工作的领导,1928年2月初,在中共河南省委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决定“成立豫东南商城、潢川、固始、光山、息县五县特委”,任命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汪厚之担任南五县特委书记,龚逸情、范易、陈维光等任特委委员。鉴于当时湖北省的“黄麻起义”、河南省的四望山等地区起义都先后遭到反动派残酷镇压情况,大会认为“河南不能再迟”,省委命令新成立的南五县特委 “限一月之内在商、潢、固一带发动暴动”。

  汪厚之清楚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艰难、非常困难的任务,但他没有丝毫犹豫推诿,而是知险勇往,毅然前行。1928年2月底,汪厚之、范易、龚逸情、陈维光等一行四人到达潢川后,立即召开南五县特委会议,决定“近期首先在商、潢、固交界处的大荒坡举行武装暴动,接着发动各地起义。”此前的2月10日,当时的豫南特委曾在大荒坡组织过一次暴动,但没能成功。为了充分发动群众,夺取起义胜利,会后,特委成员分头到商、潢、固等五县巡视宣传动员,每到一处,他们都动员大家突击完成起义准备工作,要求坚决执行河南省委限期发动武装暴动的指示。

  大荒坡位于固、潢、商3县交界处,离3县县城都在30公里开外,国民党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是个“三不管”的地方。这一带前后有3个土楼,住着3户土豪劣绅。东面张上楼的劣绅张秋石担任民团中队长,有30多条枪,也是其中最大的土豪;北面张下楼的张重山也有少量枪支;南面曾小营子张现贵有3个儿子,但其长子张相舟、次子张彦武在潢川七中读书时就加人了中国共产党。

  3月16日,特委召集辖区各县中坚分子并潢川省立七中进步学生30余人在大荒坡地下交通站,党员冯新宇家开动员会,决定暴动夺取张家上、下楼的枪支,扩大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实行武装割据。会上,了解实际情况的党员干部认为我方力量有限,群众尚未充分发动起来,张家上、下两楼武装占优势,距大荒坡30里外又驻扎有国民党的军队,暴动时机不成熟,建议暂缓进行。汪厚之也觉得力量对比不利我方,取胜把握不大,但身负省委重命,必须完成任务,他忍责任怨,全面分析形势、鼓励同志斗志,号召舍身报党。

  会议最后通过了1928年3月18日在大荒坡领导武装起义决定。会上对大荒坡起义的步骤和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和具体部署,命令各路起义队伍于3月17日天黑前,全部到达大荒坡以南红盆窑地下党支部书记张相舟家集中,午夜开始行动,目标是偷袭反动民团头子张秋石家的寨子,拔掉这个反革命据点,消灭大荒坡的反动民团,夺取敌人手上的三十余支钢枪,成立革命队伍。

  17日夜晚汪厚之率固始、商城、潢川、光山、息县党的主要负责人和商、潢两县部分党团员、革命群众100余人陆续集中到距大荒坡10里许的“红盆窑”张相舟家隐蔽待命。这里地势优越,党的工作活跃,群众基础好。午夜时分,汪厚之作动员、部署后,宣布起义开始。正在这时,得到情报,国民党派一“提款委员”带6支快枪,坐镇马堽集催款催捐。特委临时决定,先夺取这6支枪再打张上寨。当起义队伍赶到马堽集时,发现集上正在唱戏,提款委员也夹杂在看戏的人群中。特委考虑戏场人多,担心误伤群众,于是命令队伍转问西北,直捣张上寨。

  由于几经周折耽误了时间,队伍接近大荒坡时,已经鸡叫五更。这时参加暴动的当地人情绪有些动摇,担心天亮互相认识身份,如果起义失败,以后无法在本地安生,提出推迟暴动。汪厚之则认为这么多人,集中不易,时间拖延,倘有泄密,后果更加不堪设想,遂决定继续按原定计划执行。他将参加暴动的队伍分为两部分:一是南五县特委和潢川县委各支部负责人及第七中学部分师生30余人,从正面攻打张上寨; -是大荒坡地区的农协会员80多人,攻打张上寨左右翼并封锁道路。

  老奸巨猾的张秋石,自2月10日暴动队伍杀了他家7口人之后日夜提心吊胆,加强了防备。在他为祖母、母亲做超生大斋结束的日子里,更是百倍戒备,调集武装防护,寨门紧闭,吊桥高悬。团丁们日夜值班站岗,他自己则亲自巡逻,为守寨的团丁们打气壮胆。

  暴动队伍接近寨门时,寨内的人多数未睡,团丁正在巡逻,一发现动静,就紧守大门,并爬上屋脊向外打枪。暴动队伍包围张上楼后,在汪厚之的指挥下,特委委员范易率领13名党员骨干组成的突击队,向寨门冲去。因寨门坚固,数攻未克。这时暴动队伍把门外两个草垛点着,-时火光冲天,进攻队伍暴露在火光之下,周围反动组织“红枪会”听到枪声,看见火光,纷纷赶来进攻暴动队伍,一时间号角连天,枪声震耳,把暴动队伍分割成了三截,寨内的民团也向外猛扑。汪厚之见形势于我不利,果断下令突围,自己率部分同志阻击掩护。经过激烈战斗,暴动队员所持14支枪的子弹耗尽,大家就用刀矛与敌人展开肉搏。尽管全体队员英勇奋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寡不抵众,加之天色放明,当地人无心恋战,只有部分同志突出重围。汪厚之和龚逸情等30余人不幸被俘。

  “大荒坡起义”不幸失利后,大荒坡地下党支部书记张相舟等人,于当天即利用关系开展紧急地营救同志的工作,救出了部分同志,但汪厚之、龚逸情、范易等特委领导和部分参加起义的同志共18人还是不幸落入张秋石的手中。汪厚之等18人被捕后,在敌人面前大义不易、一身豪气,敌人又恨又怕,对他们施以酷刑,在汪厚之的鼓励下,大家都坚贞不屈!汪厚之更是把审讯场变宣传场,大声痛斥敌人。反动奸诈的民团头子张秋石担心夜长梦多,在当天中午就残忍地杀害了18位革命志士!临刑前,面对刽子手抡起的大刀,汪厚之等高呼革命口号,从容不迫,慷慨就义。牺牲时,汪厚之年仅28岁。

  (张剑虹)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