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血染的家谱

2020/07/26  浏览量:     

  2004年7月,福建省长汀县涂坊镇红坊村的涂景雄老人走完了85年的人生旅程,带着无限遗憾离开了人世。临终前,老人特别交代一手带大的养孙女阿秀,希望能代他把两位“红军父亲”的身世了解清楚,以了却一生的夙愿。为何“红军儿子”对自己的生父和养父如此感铭深心,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位高龄老人对自己的父亲终生心怀歉疚?

  2019年3月,记者闻讯来到涂坊,先后在该镇红坊村、慈坑村采访当事人后代,随后筛选查阅了海量的文史档案材料。一个个历史亲历者的清晰回忆,一声声后来人的悲情追思,引出了一段血泪萦怀的“红军家史”。


涂勋贤故居

晚年涂景雄(右)与妻子张水子(左)

  生父刘象贤:满门忠烈谁人知

  涂坊镇慈坑村,56岁的刘家忠神情庄重拿出家传的族谱。“涂景雄的生父刘象贤、生母涂二金,是我的亲爷爷、亲奶奶,涂景雄是我的亲叔叔。家谱记载,刘能敏太公出生于清朝道光23年(1843年),光绪四年(1878年)考入国子监,1911年去世。他与涂氏太婆共生育了刘思贤、刘德贤、刘忠贤、刘恩贤、刘象贤、刘庆贤、刘志贤、刘惇贤、刘宝贤9个儿子。据九叔公刘宝贤夫人涂莲金叔婆生前讲述,刘氏家学渊源,教子有方,9个儿子全部都是读书人,而且人才品行出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家九子响应党和红军的号召,先后全部参加革命。不幸的是,刘家兄弟中一夜之间有6个兄弟同时被抓走后失踪。后来,听长辈们说是在苏区‘肃清社会民主党’的运动中被害了。涂氏太婆为此日夜哭泣,哭瞎了双眼。涂坊解放前夕,幸存的七兄刘志贤与九弟刘宝贤在慈坑村回龙庵,又被池溪傅发生的反动民团杀害,是涂莲金叔婆亲手收尸的。直到今天,其他6位叔公遇难的真实原因至今后人无从知道。”


刘氏家谱中有关刘象贤9兄弟的记录

  根据阿秀回忆,涂景雄生前有过交代,这本刘氏家谱出自涂景雄生父刘象贤之手。虽然残破但书法精湛,一丝不苟。查看支脉世系图,其中一页令人触目惊心。根据刘家后人的补充备注,在刘能敏与涂氏太婆生育的9个儿子中,有思贤、德贤、恩贤、庆贤、惇贤5个儿子“绝代”,断了香火。

  1976年7月,长汀县党史部门进行专题采访。时年71岁的慈坑村老红军刘其想(曾任红坊乡苏交通员、长汀县委宣传部长、长汀县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长)在采访纪要中证实:1929年,长汀革命先驱张赤男指派刘其想在慈坑发动革命,首先发展刘志贤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64岁的慈坑村老红军刘德富(曾任水口区团委宣传部长、长汀县团委书记)、69岁的刘春荣(曾任慈坑乡雇农工会主席、宁化县中沙区委书记)证实:“慈坑村最早由刘宜文到涂坊与党组织接头,迳口村的刘大妹子到慈坑召开秘密会议,成立党小组。慈坑的第一批党员有刘宜文、刘宝明(即刘宝贤)、刘志贤、刘德才、刘其师、刘成先等人。以后逐渐扩大,不久成立了乡苏维埃政府,第一任乡苏主席刘化荣,贫农团主席刘德才,雇农工会主席刘志贤。1934年冬,红军主力北上后,国民党反动派复辟,刘宝贤、刘志贤等人被民团杀害。”

  1979年长汀县革命党史资料之六《涂坊镇革命斗争经过》记载:1933年夏,时任红坊区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长的涂德贤,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曾被长汀县苏评为“模范营”的138名队员全部自动报名参加红军。同年7月13日,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道:“红坊区模范营在7月8日红坊区授奖大会上,自动地整营加入红军了。”然而,参加红军后的刘德贤和绝大部分涂坊子弟兵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以“第二个模范区”闻名福建苏区的涂坊,在工农暴动中率先举义,而后作为汀连县、长汀县县委、县苏以及闽西苏维埃政府领导机关的所在地,一度成为长汀革命活动的中心区。但在闽西苏区1931年至1932年开展的“肃清社会民主党”错误运动中也成为重灾区。刘家一门9子参加红军,其中刘德贤、刘志贤、刘宝贤三人的最后结局找到了答案。遗憾的是,涂景雄生父刘象贤等其他六兄弟,和千百个在闽西苏区“肃社党”运动中被害的革命志士一样,长期以来讳莫如深,后人虽有心却无力了解先人的生平履历。血染家谱,满门忠烈。但涂景雄连生父刘象贤的生卒年都无法知晓,更何谈为他们争取应得的名份。时至今日,刘家9子中,竟然没有一个被评为烈士。

  养父涂勋贤:出生入死闹革命

  涂坊镇红坊村新街二路99号,一座传统客家土木结构老屋,年过花甲的房东涂大成介绍说:“这座祖屋是我养父涂景雄和养祖父涂勋贤的故居。涂勋贤的两个妹妹分别嫁给慈坑刘能敏的第五子刘象贤和第九子刘宝贤,因为涂勋贤没有生育男孩,按照‘外孙转家孙’的古法,刘象贤夫妇把儿子过继给涂家,起名涂景雄。涂勋贤的父亲涂从财是清末秀才,学问高深,人称‘福冈先生’。涂从财是刘能敏的晚辈,但两人交情深厚,两家既是世交又是儿女亲家。土地革命时期,涂从财的学生涂凤初(原姓罗)是长汀革命先驱罗化成的堂弟,刘能敏的9个儿子都是涂从财的得意弟子。涂从财把两个爱女分别许配给两位得意门生,当时在涂坊成为佳话。所以,涂凤初、涂勋贤和刘家九兄弟率先起来组织涂坊暴动、成立红色政权,其中是有特殊渊源的。但具体情况我们晚辈不知道。”涂从财身为晚清乡儒,当年热情支持儿子、女婿跟随共产党闹革命,在风雨飘摇的黑暗时代实在难能可贵。

  1957年,时年59岁的涂勋贤在一份政审“交代”材料中叙述:“本人自幼在本乡读书,成年以后在家耕田。1930年3月,党组织调我到宣成区苏维埃政府任革命互济会文书。1930年11月28日在元坑区苏参加党的组织,介绍人刘宝贤,当时区委书记是曹其中。1932年2月涂坊改名红坊,成立红坊区苏维埃政府,我调回红坊区苏任总务。3月间,因红一军团、红五军团攻打漳州,需要在红坊区成立一个军事交通站,我被任命为站长。同年11月,漳州战役胜利后交通站取消,我调回涂坊乡苏维埃政府任支部书记兼财政主任。1933年9月划分区、乡后,奉命到溪源乡苏任文书。1934年9月27日,池溪反动派傅发生的土匪武装来摧残涂坊。1934年10月底,所有区、乡干部组成地方游击队,在本区范围内打游击,后在附近的丘坑、水口一带山区转战。1935年2月间,游击队人员陆续在战斗中被冲散,剩下我和涂发贤、涂良基三人,无法坚持活动,又跟不上大部队。只能继续在邱坑一带大山隐蔽。两个多月后,敌人四面包围,游击小组无法坚持,我们不得不到清流、宁化一带帮人做工,一直到全国解放。1950年1月初六,清流县解放后,我在清流县嵩溪区公所任司务长,后担任嵩溪区文书一个多月。1950年11月,调到清流县人民政府任秘书。1951年4月,因家中母亲年老,自己十几年没有回家,所以我申请回家工作。组织批准后,回到涂坊。本来涂坊区黄区长要我当乡长,但因对地方情况不熟,我不肯接受,当时只接受担任副乡长。1951年土改结束后,我因家庭困难离职,回到清流做瓦打工家庭,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做工作。脱离党组织是在1935年4月,因敌人四面包围,才到清流等地。”

  简短的政审材料无法一一尽述涂勋贤参加革命后遭遇的生死考验、血火战斗、内心痛苦。据现年94岁的原闽粤赣边纵独立第七团政治处干事涂蒸介绍,1951年涂坊一批幸存的老红军、老苏区干部在“镇反”高潮中受到迫害,后来涂坊籍开国少将张日清回乡时才得到制止。或许,此时回乡的涂勋贤正是因此才愤而出走清流,再次离乡背井做工谋生。我们试图从其他历史资料中搜寻涂勋贤的战斗足迹。

  1976年7月,时年71岁的涂坊公社溪源村老红军涂自芹(曾任溪源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在党史调查中证实:1931年2月溪源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涂自芹任主席,涂勋贤任文书。1976年,涂坊公社在《涂坊土地革命历史》中记载:1928年3月间,中共长汀地下支部成员张赤男、罗化成到涂坊地区开展工作,首先组织发动涂凤初、涂勋贤、涂兰旺、涂从林、涂康言、涂兰久、涂在田、涂泰春、涂楚能等9人,于农历3月15日夜在腾头陈老屋里召开秘密会议,酝酿武装暴动。4月初5夜,共有18人到蛇头荫下松阳梅公祠开会。4月15日,有29人在朱子楼背尾厂下开会。4月25日夜,有39人到东山寺大殿背开会。人数每次都有增加,强调要绝对服从纪律、严守秘密。”这份综合材料中另有明确记载,涂勋贤曾担任涂坊乡党支部书记,支部的代号是“唯一”。此外,还有涂勋贤担任涂坊军事交通邮政局主任的记载。

  以上史料证明,涂勋贤早在1928年就参加了革命,先后参加了汀南工农暴动、创建红色政权、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敌后游击战争、解放清流县城战斗,全国解放后担任新生的县、区人民政权机关干部,参加了清流县的民主建政、山区剿匪、土地改革等工作。根据涂大成提供的信息,1961年,命运多舛的涂勋贤在清流县境内因车祸受伤不治去世,时年63岁。噩耗传来,涂坊家中的妻子张冬娣悲痛欲绝,因无法承受致命打击而神经错乱。

  无声的誓言: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位红军父亲,同一条红色血脉。毋庸置疑,刘象贤和涂勋贤都是红色苏区的创建者和奉献者,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哺育了初生的革命之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尽管涂景雄郁郁一生遗愿未了,但父亲们留给他的意志品格和思想特质,一直是支撑他走过坎坷人生路的精神支柱。


老年涂勋贤

青年涂景雄

  据涂景雄1951年12月填写的土改干部自我鉴定书记载:涂景雄乳名“贵州子”,1928年出生,1949年8月至10月参加闽西义勇军,担任警卫员。后编入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独立第七团,参加了解放长汀的战斗。长汀解放后,经上级批准于1950年回家务农,照顾老人,期间担任涂坊乡农民代表,至1951年1月入伍。1951年1月至2月,在长汀参加土改工作培训班学习,同年先后在河田区、濯田区、水口区、三平区等土改工作队工作。

  资料中显示,涂景雄于1956年12月在7962工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任涂坊公社红坊大队党支部书记。1962年至1964年,涂景雄先后多次获得公社、县、省先进工作者荣誉。1965年1月10日,涂坊公社党委在《长汀县贫下中农业代表登记表》为涂景雄做出鉴定:“该同志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好,工作一贯积极肯干,大公无私,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维护集体,办好集体经济。1964年生产队粮食亩产达859斤,曾于去年出席省劳动模范大会。经研究同意选为贫下中农代表。1965年1月7日,作为长汀县贫下中农代表,涂景雄与涂如汤联名向上级提出《关于在涂坊地区设立革命烈士塔和长汀五中的提案》。”

  作为乡村干部,涂景雄以父辈们为榜样,工作积极服务热情,正直清廉恪守清贫,从不为自己谋私利。还经常把工资拿去接济比自己更困难的群众,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1964年3月,涂景雄光荣地出席了在福州召开的“福建省1963年度农业群英会”,并赴长乐、连江等地参观考察。涂景雄视此为一生最大的荣誉,精心留存了当年会议代表的集体合影。铁汉柔情,涂景雄既有共产党员的忠心傲骨,又有客家汉子的正直善良。他和妻子张水子没有生育,却相濡以沫,相伴终身,一生都居住在父辈们留下的破败老屋中,直到去世也没有给自己置一个店面、盖一间新房。


1951年国庆涂景雄(后排右3)与战友们的合影

1964年涂景雄(第三排右6)参加福建省1963年农业群英大会的合影

  红军父辈的血脉传承、精神熏陶,让涂景贤具有不同常人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高度。阿秀回忆,祖父去世前三个多小时还对她说,这辈子很开心能看到香港和澳门回归,希望台湾也能早日回归祖国。每每想起背负着两个父亲、两个家庭“精神包袱”的老祖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然还惦记国家统一的大事,阿秀总是情不自禁泪流满面。阿秀精心保存着祖父母留下的每一张照片,这些带着亲人体温和慈爱的影像,承载着祖孙之间割舍不断的“血脉”,成为阿秀旅居海外的“护身符”。

  1951年国庆节,作为长汀县第二期土改水口区连南乡工作组成员的涂景雄,和战友们拍了一张临别合影。或许战友们都深知涂景雄内心难言的苦楚,工作组特意以全体成员的名义寄给远在清流打工的涂勋贤。照片上,年轻的土改干部涂景雄身着深蓝色中山装,长身玉立,英武精干。只是,那英俊的脸庞上,怎么也抹不去一个儿子思亲盼归的忧郁和惆怅……

  (王  坚)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