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寒婆寨上的“雄鹰”

——寻访长汀县濯田镇老红军钟信洪的生命足迹

2022/04/24  浏览量:   作者:王坚  来源:中国老区网

  他曾经是工农暴动的赤卫队长,是红军学校的优秀学员,是英勇善战的游击队长,是交通线上的挑担货郎……尽管岁月的尘烟掩盖了一位红军战士的履历,但口耳相传的英雄故事,仍然在家乡的红土地上久久流传。与千年古镇濯田隔河相望的寒婆寨,是濯河东岸一个独立陡峭的山头。自宋代以来就筑有寨城烽堞,守寨将士终年俯瞰四周,护佑百姓安宁。千百年后,在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进程中,寒婆寨走出的客家汉子钟信洪,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自己的红色人生。

  

  王良亲自任命的赤卫队长

  花甲之年的寒婆寨村民钟永龙,极力搜索着关于父亲钟信洪的记忆:“父亲1907年在福建省寒婆寨出生,乳名叫‘洪哩’,读过半年私塾,略识文字。因为家境贫寒,饱受欺凌,少年时期一边学打狮练武艺,一边种田撑船,帮助家庭维持生计。父亲成年后,豪爽仗义,南来北往结交了很多知心朋友。1929年5月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在濯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同年10月,红四军王良支队进驻武(平)北的湘店、(长)汀南的濯田一带支持农民暴动,建立红色政权。父亲这一年才22岁,因为他精通武术,头脑灵活,斗争意志坚决,群众威信比较高。经过组织考察,王良任命父亲为濯田乡苏维埃政府赤卫队队长,王石老为副队长,王基丰为事务长。这些历史情况,在父亲的《红军失散人员登记表》中都有简要记载。在王良支队长的指导下,父亲的政治、军事素质得到了提高。父亲生前常说,他的枪是王良支队长亲自授给的,王良是他的革命领路人。随后,父亲率领濯田赤卫队,在张赤男的直接领导下,配合主力红军,在濯田的升平、水头一带打土豪、分田地。”

  钟信洪的《红军失散人员登记表》

  据1970年《濯田人民革命大事记》记载:1929年11月23日,红四军经涂坊、水口、濯田攻占长汀城。濯田赤卫队配合梅迳赤卫队攻打钟其昆匪部,击毙敌军官一名。12月初,毛泽东从上杭苏家坡赴长汀城,在濯田梅迳村住了一夜,当地赤卫队奉命警戒保护。12月底,参加古田会议后的张赤男率部在濯田遭敌袭击,濯田地区的各路赤卫队在寒婆寨据险抵敌,而后退守水口、梅迳山区隐蔽待机。1930年3月30日,张赤男部反攻濯田,击毙敌濯田民团团防局长等20余人,缴枪20余支。4月6日,国民党金汉鼎部进驻濯田,张赤男部率领汀南各路赤卫队,在水口、枚迳一带持续对敌夜袭、骚扰,迫使金汉鼎部于20多天后撤军。在历次战斗中,钟信洪率领濯田赤卫队全程参与战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实战锻炼。

  

  祖屋墙上的红九军标语

  寒婆寨一山独立,山脚下散居着几十户人家。村中一座坍塌的清代土木结构大屋,就是钟信洪的故居。耄耋之年的钟马旺是钟信洪同父异母的弟弟,老人说:“长辈们都说红军在寒婆寨村里驻扎过几次。我家祖屋的南墙上,以前还有一条红军写的大字标语。上面写着‘建立工农苏维埃政府’,落款是‘闽西红军第九军宣传队’。这条标语左右邻居很多人都见过。因为祖屋年久失修,标语被雨水冲刷看不见了。

  曾写有红九军宣传标语的土墙

  “听哥哥说,濯田镇处于地势平坦宽阔的盆地中间,四面有多股反动民团。出于安全考虑,赤卫队无法长期驻扎在四面受敌的集镇上。他们以一河之隔的寒婆寨为制高点,便于观察四周敌情,控制进出的主要通道永济石桥。寨顶上日夜都有赤卫队员放哨,寨坪上四周挖掘了壕沟工事,平时哥哥就在这里带领赤卫队员操练军事。担任赤卫队长期间,哥哥曾经多次带队参加攻打苦竹山土匪窝。老一辈人都知道苦竹山很难打,前前后后打了好几年。而濯田是红军和赤卫队的出发阵地和战略后方,每次打苦竹山濯田赤卫队都一定要参加。下洋村老红军王克成生前讲述,打下苦竹山后,红军就是在寒婆寨的大河湾处决了一批无恶不作的反动头目。”

  钟信洪故居今景

  据党史资料记载:1930年3月,闽西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闽西各县的赤卫团(队)改编为红9军,下辖五个团,由邓毅刚任军长,高静山任政委。武北、汀南的赤卫队改编为红9军第5团,由张赤男任团长。同年5月,红9军改编为红12军。据此分析,祖屋上的红军标语,应为濯田赤卫队编入红九军后,在当地执行作战任务所写。故居上的红军标语,与汀南地区工农武装的发展历程吻合,同时也说明钟信洪和红军有着特殊渊源。

  

  据王克成回忆录记载:1930年腊月三十日,红12军一部从涂坊到梅迳,得知濯田、三洲一带被敌易启文部进占。决定大年初一先消灭三洲俞志匪部,再进攻濯田之敌。1931年正月初一清早,钟信洪率领濯田赤卫队奉命在连湖村侧翼警戒,与遭遇之敌交火,赤卫队边打边退,诱敌至水口隔河相持数小时。红12军消灭了三洲之敌,紧急前来助战,敌人惊慌撤退。红军和赤卫队乘胜追击,在濯田与敌展开巷战,经过二小时的战斗,在白沙岭活捉匪营长一名,缴获机枪二挺,濯田重新回到人民怀抱。

  在红军学校淬火成钢

  根据钟信洪的档案材料记载,1931年春,钟信洪因工作表现突出,被上级抽调到长汀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工作,当时县苏驻地在河田区。一年后,钟信洪奉命回到濯田区苏维埃政府任职。1933年冬,钟信洪和濯田中坊村的战友王马金养、兰子夫妻等一批骨干,奉命到龙岩红军学校学习。在校期间,钟信洪一边补习文化,一边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和军事训练。由于他有武术基础,军事科目各项考核成绩优秀,经过四个多月的学习训练,组织指挥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毕业后,正值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起第五次反“围剿”,苏区军民全体动员,投入反“围剿”作战。1934年7月间,濯田区划入汀西县管辖。各县、区苏干部和赤卫队打乱建制,普遍成立战地委员会,组编游击支队(大队),配合主力红军投入苏区东大门松毛岭保卫战。10月,中央红军主力实行战略大转移。福建省党政军领导机关率领红19团、20团和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工作人员和赤卫队,转入闽赣交界的四都山区坚持游击战争,迟滞西进汀州、瑞金的国民党大部队。钟信洪被任命为闽西第一游击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率领队伍在三洲、宣成、水口一带,与反动民团和国民党正规军周旋。

  1935年春,福建军区红军游击队遭敌重兵包围,弹尽粮绝,部队被冲散。钟信洪和几位队员在归龙山地区隐蔽,安置伤病员,因过度劳累,痔疮发作,无法行军。此时,伤病员剧增,严重缺医少药,经支队领导批准,钟信洪由群众用担架抬送,秘密返回寒婆寨附近的扁岽山搭寮治伤。伤愈后,钟信洪遵照党组织“隐蔽待机、保存有生力量”的指示精神,跟随转入地下活动的汀江河流游击队,在汀江航线上当船工、替商人老板做苦力,等待革命东山再起。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后,才辗转返回家乡寒婆寨定居。

  1948年前后,钟信洪奉长汀地下党组织的指派,以挑担卖豆腐、仙草冻、麦芽糖为掩护,在濯田河和汀江沿岸走村串寨串连革命同志,开展对当地国民党公职人员和地方武装的“兵运”工作。闽粤赣边纵队独立第七团先后两次攻打长汀城,钟信洪随军参战,直到长汀解放。钟信洪一直以做小商贩为业,养儿育女。1987年,党和政府为钟信洪落实政策,享受失散老红军待遇。因战争年代落下的伤病,钟信洪晚年长期卧病在床,直到1997年去世。这位曾经叱咤风云、身经百战的红军游击队长,默默走完了自己非凡的一生。

  (长汀县老促会 王 坚)

编辑:刘浩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