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杜八联神枪手猛一睁的故事

2022/05/13  浏览量:   作者:李继万  来源:中国老区网

  在河南省济源市革命老区杜八联,至今还流传着神枪手猛一睁的故事。

  猛一睁(1899-1968)

  杜八联位于济源市坡头镇境内,抗日战争时期,是沿黄河北岸的桥沟、蓼坞、泰山、毛岭、留庄等八个村组成的联保组织,被誉为“河防堡垒”。

  猛一睁是杜八联毛岭村人,这个名字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猛一睁只是别名,真名叫李吉庆,弟兄中排行老三,又名李小三。老人们讲,李吉庆出生时多日不睁眼睛,父母都十分着急,认为这孩子患有眼疾。谁知道有一天他突然睁开了眼睛,全家人喜出望外,就叫他“猛一睁”了。后来,这个名字知道人最多,叫得最响。

  猛一睁性格刚强,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日本占领济源城后,他参加了杜八联抗日自卫团,因作战有勇有智,还当上了中队长。穷苦出身的他苦练杀敌本领,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他都能手举枪响,百发百中,是杜八联出名的神枪手。

  1939年9月下旬,日军大规模进犯杜八联。抗日自卫团决定设立三道防线,把主战场放在毛岭河滩上,利用天然屏障,消灭来犯之敌。

  9月25日拂晓,日军从济涧据点出发,在大炮、机关枪等火力的掩护下,浩浩荡荡向杜八联进发。在留庄前沿阵地遭到了杜八联自卫团三大队九中队的猛烈打击,战斗异常激烈。日军进攻受阻,吸取了上次被打得残败的教训,很快改变了作战路线,将火炮转向右侧左山西边的山头上,主攻部队向我左山阵地运动,那里正是自卫团的第一道防线。双方一直激战到中午时分。自卫队佯装抵挡不住,退到毛岭铁炉沟一带的第二道防线,稍作抵抗后,直接向毛岭河滩方向撤退。那里是一片有利于我方作战的开阔地。

  在向第三道防线转移的途中,三大队留下两个中队,躲避在一个山丘后面,待敌人进入主阵地时迂回其后,切断敌人退路。猛一睁主动请战带领三名队员到河滩旁边的汤王庙内埋伏,准备临近杀敌。

  敌人一见自卫团抵档不住,放弃了阵地,心中窃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阵猛冲来到毛岭河滩上。正准备过河时,埋伏在这里的自卫团两个大队万枪齐发,子弹像暴雨般射向敌人。敌人数次猛扑硬冲都被打退。这时敌人发飙了,集中炮火向我方阵地轰炸。一个日军大队长亲自指挥,刚架好炮打出一排炮弹,猛一睁对准日军指挥官就是一枪,日军大队长被打得脑浆崩裂,应声倒地。同时,敌人的两名炮手也相继死亡,气得鬼子哇哇大叫。正在怆惶之际,又有三颗子弹射倒三个炮手,接二连三打死打伤敌人50多名。敌人惊恐万状,队伍乱作一团,也顾不上进攻了,调头往回逃跑。

  迂回到敌人后方的两个中队,听到喊杀声,知道敌人败阵,绕到正面堵截逃跑的敌人。猛一睁也尾随其后打冷枪,一枪一个,枪枪毙命,使鬼子亡魂丧胆,也不知道来了多少人马,吓得个个晕头转向,溃不成军。日军在狂奔瞎冲中挣扎了好一阵子,才冲出阻击圈。沿途听到一点点声响,都怀疑是自卫团来了,简直是草木皆兵,逃回济源城后多日都没敢出城。

  1940年6月的一天,鬼子集结日伪军2000多人,对杜八联发起“大扫荡”。自卫团避其锋芒,转移到后山。留下的小部分队员帮助群众转移,完成坚壁清野后,各自为战。日军进入杜八联后,未受到打击,胆子大了起来。其中一个中队向躲避在黄河滩的群众扑去,抢东西,牵牛羊,眼看就要对群众下毒手,隐蔽在河边天窑中的猛一睁,手疾眼快,举枪击毙一名日本军官,吓得敌人丢下东西落荒而逃。

  1941年7月,日寇又一次进攻杜八联。这次日军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从早上打到下午三点才到达毛岭南沟、寨湾一带。看着太阳已经偏西,毛岭河滩一片寂静,吃过亏的鬼子,光打炮、鸣机枪不敢贸然前进,逼着伪军前面开路。伪军连续三次进攻都被打退,伤亡多人。4时左右,自卫团吹响了冲锋号,一排排手榴弹投向敌群,两边山上人山人海,男女老少拿着桑杈、扁担、锄头、铁锨、木棍等工具,齐声大喊:“举起手来!缴枪不杀!”,为自卫团呐喊助阵。敌人被这震撼的场面吓懵了,四处逃窜。他们刚逃到毛岭东边的老宋洼半山腰,追到寨湾顶上的猛一睁,看到远方骑着高头洋马的日军指挥官,一枪将其击毙,惊得日伪军连军官的尸体都没敢拉走,只顾逃命。目睹了这一切的人们,都说:“猛一睁就是中!”

  后来,在一次战斗中猛一睁失去了左手,仍继续坚持战斗。

  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猛一睁的英雄事迹永远铭记在杜八联人民心中,永远鼓舞着老区人民不断前行!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