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烙印:朝阳堡战斗遗址

——写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七周年之际

2022/08/15  浏览量:   作者:阳原县老促会 李志平  来源:中国老区网

朝阳堡战斗遗址,是一座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红色遗址;

朝阳堡战斗遗址,是日本侵略者侵略我中国的赫然铁证;

朝阳堡战斗遗址,是日本鬼子践踏我中华大地、蹂躏我中国乡村、残害我中国士兵的战争烙印;

朝阳堡战斗遗址,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我英勇的八路军战士艰苦抗战、奋勇杀敌的巍然丰碑!

朝阳堡旧堡堡门遗址

朝阳堡,属革命老区阳原县辛堡乡。建于宋代,原名木栾头,又名渡栾头,地处南辛庄台地,四面环沟,皆为数丈之深,只有一条小径通向堡外。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而成为军事要塞。明代时,即围绕沟崖边缘建起高大坚固的堡墙,均以黄土夯实。特别是那座雄伟的门楼北侧尚辅之以高大的岗楼,极具军事功能,而成为明代最基层的军事建制“堡”,堡门外门楣有石刻曰:朝阳堡,后改东门因朝阳而得名至今。清末村庄人口增加,堡东南形成新民居落,并建起堡墙、堡门及南北两个炮楼,与旧堡形成一个完成的村堡。朝阳堡居民世代在这里安居乐业。

时光流转到了1944年春,正是抗日战争后期。日寇调动张家口兵力,纠集蔚涿宣阳地区的大批伪军,对我察南根据地发起大规模“扫荡”,妄图将抗日根据地一口吞掉。我晋察冀十一分区分析形势,作出战略部署,素有“平北五虎”之一称谓的我北山支队副支队长江文受命率领一个连和第三游击大队,渡过壶流河,向河西地区进发,与敌展开周旋,引诱牵制敌人。

北山江支队是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自1943年底至1944年初,以奇袭和智取攻打下化稍营、东城、井儿沟、辛堡等多处日伪据点,令敌人闻风丧胆。成为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最神勇之师“江支队”。当地青年因“江支队”威名而踊跃参加了八路军。

正是这样一支神勇的部队,利用恒山余脉大南山复杂的地理环境,牵引着前来扫荡的日伪军。1944年6月4日,北山支队进入阳原境内,一直在阳原的泥泉堡、贺家砦、榆林关、骆驼岭一带与敌周旋,一连数日将敌拖得疲惫不堪,达到了牵制敌人,减轻根据地压力,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的目的。

6月7日上午,江支队辗转来到朝阳堡附近,决定利用进可攻退可守的熟悉地形,和这里良好的群众基础,让部队作一短暂休整。没料到的是,敌人两个小时后,便尾随而来,将我江支队当作主力部队进行严密封锁。狡猾的日寇指挥官部署重兵封锁了正面通往公路和壶流河的要道,又分兵把守住沟壑两侧,同时敌人电告上司,请求火速增援。并于下午,组织日伪军发动了进攻。

江文队长在靠堡墙里的一棵茂盛的大柳树上,瞭望敌情,指挥作战。迎头痛击来犯之敌,打退了敌人猛烈的进攻。同时调来神枪手杨珍,一枪毙敌指挥官藤田于马下。敌人溃败,我军反冲锋获胜,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夜幕降临,江支队领导分析敌情,以我400多人的兵力面对300多人的日军大队和1000多的伪军,明显兵力严重不足,决定组织突围。正面突围受阻后,江队长一边派自己警卫员骑着自己的战马,在火力掩护下,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出战火奔赴根据地傅家堡报告军情。一边派人观察敌情时刻防备敌人的进攻。沉寂的夜蕴藏着更大的风暴。

次日天刚放亮,敌人便开始进攻,密集的炮火顿时把朝阳新堡变得一片硝烟弥漫,火光四起。我勇敢的八路军战士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堡墙在重炮冲击下坍塌。为保存实力,江支队撤往旧堡。敌人继续轰炸,旧堡炮楼遭到严重摧毁。但我英勇的战士们仍然伏在堡墙上与敌作战。我游击大队和区小队员同从堡墙炸开的豁口摸进来的日寇展开肉搏战。在敌强我弱的情部下,仍然以少胜多,歼灭了冲进堡里和爬上堡墙的敌人。我方以很少的伤亡歼灭了大量的敌人,坚守住了阵地。

就在我江支队看到胜利曙光的时刻,却突然间遭到了敌人惨无人道的化学武器的进攻。(化学武器,之前笔者只在电视中看到过敌人使用,却怎么也没想到78年前就在阳原的村庄里,日本鬼子竟然对我八路军战士使用了化学武器,残害之深,令人发指。)

原来,头天夜里,敌人已经从张家口调来一个重炮连和部分化学兵。毒瓦斯、催泪弹顷刻间袭击并摧残了我坚守在堡墙上的战士,伤亡严重。江文队长见状,立刻命令第三游击大队先从堡后榆林沟撤退,北山支队战士负责掩护然后在桑干河北岸水峪口集合。

这是一次时间的较量,是一次兵力火力的较量,更是一次精神意志的较量。

当敌人发现我方意图,以数倍于我的兵力赶往堡北,在沟壑两侧以强烈的炮火封锁了唯一通往榆林沟的撤退之路。面对敌人交错的火力网,江文队长亲自带领机枪班掩护连队撤退,战士们只能冲上崖头,纵身跳下两丈有余的深渊,从沟底火力死角往外滚去。江支队左脚被子弹打穿,强忍巨痛,撤了出去。突围的场面英勇悲壮,我方伤亡惨重。当队伍在水峪口集合时,北山支队一个连仅剩下12人,第三游击大队也伤亡众多。

战斗结束了。占领了朝阳堡的敌人没待多久,便抬着日寇的尸体和伤兵,返回了张家口、宣化老窝。敌人对察南根据地大规模的“扫荡”就此结束。

朝阳堡战斗距今已经78年了,然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记得,这里的断墙残垣都记得,这里的群众都记得。那堡墙斑驳的夯土上依然有被炮火轰击的痕迹,有被子弹穿透的印记;那棵老柳树依然记得江文队长矫健的身影和睿智的目光;那蓬笈笈草依然记得神枪手杨珍躲在草丛中,扬起盒子枪,打死五、六个从堡墙豁口摸进来的日本兵;那榆林沟的千沟万壑更记得,我八路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沟底的沙石,染红了流淌的溪水;就连那只喜鹊都记得,我八路军战士跳下悬崖时那被战火熏黑的面孔,和坚毅的目光;一整村的群众都记得,战前江支队已经让他们提前转移出村,人畜无损。战后他们与北山支队和区委派的人一起,在榆林沟东北侧的坡地,掩埋了一个又一个牺牲战士的遗体。直到1957年,县民政局把53名烈士遗骸迁往烈士陵园安葬。

是啊,风记得,雨记得,芒种的月也记得,记得日寇的残忍,记得日寇的罪行,记得这场日寇发动的罪恶万端的侵略战争。

是啊,所有的一切都记得,记得朝阳堡战斗中牺牲战士的英名,记得朝阳堡战斗中幸存的“十二勇士”,记得这一片红色沃土上永远屹立在人民心头的朝阳堡抗战遗址纪念丰碑!

这一方由战争嵌刻下的烙印,深深地烙在阳原这片土地上,成为警醒我们的启示录,成为缅怀烈士的纪念地,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在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纪念日的今天,让我们回望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珍爱和平,共同创建革命老区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