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红七军将星彪炳千秋

2022/09/05  浏览量:   作者:覃韦初  来源:中国老区网

1929年12月11日、1930年2月1日,邓小平等领导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分别创立了红七军及右江革命根据地、红八军及左江革命根据地。当时红七军、红八军兵力约6000余人,约占当年革命低潮时期全国红军的十分之一;左右江根据地覆盖23个县,面积约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50多万,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区域之一。

1930年10月26日,红八军经过艰难浴血奋战,终于在广西西北部乐业县城与红七军胜利会师,500多名将士编入红七军。

1930年11月,红七军奉命北上江西。当月8日,整编后的红七军全体将士7000多人,在河池县城三里亭(老河池)一片田垌里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和出征誓师大会。次日出发,踏上险恶坎坷的北上征途。

1931年7月22日,红七军将士2000余人在江西于都县桥头镇与红三军团胜利会师。这一“小长征”壮举,历时10个月,纵横7000余里,转战桂、黔、粤、湘、赣5省。会师后立即投入第三、四、五次反“围剿”,随后参加了2万5千里长征。

红七军番号随着革命历史进程不断演变:红七军——红七军(红八军余部编入)——红七军(湘赣红20军编入)——红三军团第七军——红三军团第5师(与江西红21军一部合编)——红三军团红4师第13团——红一军团第13大队(后恢复红13团番号)——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2营——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解放军第64军191师。

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红七军将士的终生追求,浓烈血火淬炼铸就了一代天骄的辉煌。

漫漫战争岁月中,从红七军走出了20名高级将领:大将1人,上将2人,中将4人,少将13人。其中,壮族13人,占全国少数民族49名将军的26.5%;参加7千里“小长征”19人,参加2万5千里长征16人;留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1人,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2人,参加“小长征”途中从事秘密兵运,后赴新四军等地任职1人。最长寿将军享年105岁,最早逝世将军享年48岁。

张云逸大将(1892~ 1974)

海南省文昌县人。1909年秘密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0年参加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时,张云逸就是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少将参谋长,成为实权在握的大员。金钱和权力就在手边,他却没有甘于享乐,而是放弃荣华富贵,1926年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党的安排,他借助自己北伐军名将身份作敌军上层工作。1929年夏来到广西,被任命为广西警备第四大队队长兼教导总队副队长,后又兼任南宁市警备司令,并迅速改造旧军队,撤掉大量反动派官员,招收工农青年,发展大批新党员。为党掌握这几支武装力量、创建革命根据地和红军部队打下坚实基础。1929年12月11日,张云逸和邓小平、陈豪人、韦拔群等一起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及右江革命根据地。历任红七军军长、红八军团参谋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新四军参谋长、新四军副军长,山东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4年逝世,享年82岁。

韦国清上将(1913~1989)

广西东兰县人,壮族。12岁跟随任区农会副会长的父亲参加农运工作。1926年7月,他父亲被民团杀害,首级悬挂在路旁的大树上。第二年,他祖父又被反动派杀害。他安葬了父亲又安葬了祖父,含着眼泪投奔韦拔群领导的农民自卫军。1929年12月,16岁的韦国清参加百色起义,成为红七军战士。随部队参加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的历次战斗和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支队政委、旅长、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纵队司令兼政委、苏北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政委。新中国成立初期,韦国清两次奉命率军事顾问团赴越南,帮助越南人民军进行抗法战争,直到取得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胜利。“文革”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逝世,享年76岁。

李天佑上将(1914~1970)

广西临桂县人。1928年他14岁加入北伐名将李明瑞的部队当兵,1929年10月,跟随革命队伍由南宁开赴百色,随后参加百色起义,年仅15岁就担任红七军军部特务连副连长。1932年2月任红七军第58团副团长,1933年6月任红三军团第5师13团团长,1934年1月,他20岁就升任红三军团第5师师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中,率领红5师两个团和军委炮兵营,以3900余人在灌阳县新圩浴血阻击桂军主力3个师又1个团,坚守阵地4天3夜,完成掩护党中央和兄弟部队抢渡湘江的任务。1949年1月,在平津战役中,他担任解放天津西线指挥员,指挥38军、39军,之后担任第13兵团副司令,率部南下参加渡江、解放湖北等战役,为全国解放立下赫赫功勋。1957年后,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0年逝世,享年56岁。

韦杰中将(1914~1987)

广西东兰县人,壮族。1929年12月,年仅15岁参加百色起义,参加了红七军历次重大战役和中央苏区的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历任红七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骑兵团团长、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队队长、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129师新编第一旅旅长、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16旅旅长,华北军区第14、13纵队司令员,第18兵团61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8兵团军长兼川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第60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函授系主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7年2月北京逝世,享年73岁。他的骨灰,一半在北京八宝山公墓安放,一半移至家乡安葬。

冼恒汉中将(1911~1991)

广西田阳县人,壮族。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任红七军第一纵队政治部宣传员。1931年冬任湘赣红军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委员,1935年任师政治委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担任团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政治工作者。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5年离休后,撰写了《回顾二万五千里长征》等十多篇回忆录。1991年11月病逝,享年80岁。

莫文骅中将(1910~2000)

广西邕宁县人。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在南宁被新桂系逮捕,狱中受到残酷折磨,被关押10个月后,因没有暴露身份得以出狱。1929年组织安排进入广西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军事,同年10月被广西警备第四大队长张云逸任命为中尉副官,12月参加了百色起义,担任红七军军部机要参谋。他参加了红七军北上小长征,参加了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先后任遂川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第十三师政治部主任。1934年10月任红八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南下三支队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沈阳警备司令部副政治委员,辽东(南满)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41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14、13兵团政治委员,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政治委员。1988年离休,虽近耄耋之年仍豪情满怀,笔耕不辍,撰写了多部回忆录。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0年逝世,享年90岁。

覃健中将(1911~1959)

广西东兰县人,壮族。1929年参加红七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军排长,红三军团排长,连指导员,警卫连连长,红一方面军总部警卫连连长、警卫营营长,红十五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兼教员,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冀鲁豫支队大队长,淮海军区司令员,淮海军分区副司令员、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淮海军分区司令员,华中野战军第12纵队副司令员,苏北兵团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参谋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参谋长,回国后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1959年病逝,享年48岁,是红七军20位将军中最早逝世者,距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仅4年。

韦祖珍少将(1912~1982)

广西东兰县人。壮族。1928年春,16岁参加了赤卫队,携鸟枪、挥大刀,打土豪、斗地主,被称为“苏维埃娃娃头”。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红七军小长征,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2万5千里长征。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保卫部科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旅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53军副政治委员、军党委书记,第21兵团政治部主任、空军第四军、第五军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2年逝世,享年70岁。

卢绍武少将(1906~1978)

广西武鸣县人,壮族。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第7军并参加了北伐战争,1929年进入张云逸的广西教导总队担任班长。1929年参加了百色起义,任红七军排长、连长。先后参加了小长征、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1933年任红三军团13团参谋长兼营长。1934年12月红军长征到达贵州时,任红三军团4师12团参谋长。1936年10月,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先后担任中央红军第1纵队作战参谋、红25军225团参谋长、红15军团75师参谋长。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115师旅参谋长、支队参谋长、纵队参谋长、军区参谋长、南下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1纵队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二野战军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四野战军38军副军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8年逝世,享年72岁。

吴西少将(1900~2005)

广西扶绥县人,壮族。1927年5月参加南宁爱国学生运动时被国民党军警逮捕,受到非人折磨。1928年1月刑满获释。1929年7月,进入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参加兵运工作。1930年2月1日,参加龙州起义,任红八军营政治协理员。1930年10月,参加红七军河池整编后,任红七军军部特务连党代表。1931年2月初,渡过乐昌河时负伤被迫离队。后经过艰难辗转,1932年春在粤赣边重新找到红军队伍,任红军三军团三师政治部组织干事。1933年冬,任红六师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参加了中央红军第四、五次反“围剿”。1935年跟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任红28军政治部宣传科长、敌工科长。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代理敌工部长、358旅政治部科长、冀中军区第二分区政委。解放战争期间,担任冀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华北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第18兵团随营学校政治委员、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校长兼政委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海军政治部副主任,海军政治学校校长,海军检察院检察长,海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5年逝世,享年105岁。

欧致富少将(1913~1999年)

广西田阳县人,壮族。1927年14岁开始参加农民运动,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历任红七军第一纵队一营通讯员、班长、排长、连长、团特派员、代理团长,红四方面军营长、随营学校校长、副科长。参加了小长征,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2万5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率部驰骋华北战场、太行山区,担负保卫八路军总部机关安全、执行作战警戒和发展地方武装等任务,参加了反敌“九路围攻”、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旅长、旅政委、军分区司令员、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副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广西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9年逝世,享年86岁。

姜茂生少将(1911~1985)

广西凤山县人。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1930年随红军北上,任红七军班长、代理排长。参加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后,受命打入敌军内部开展兵运工作,成功策反了一批国民党兵倒戈起义加入红军。1934年归队,参加了闽西3年艰苦的游击战争,任闽西红军8团连指导员,交通站站长,红3支队1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连长、营政委、团长,华东总指挥部特务团团长、军部特务团团长,抗大9分校教育长、苏中军区教导团参谋长,联合抗日司令部参谋长,苏中军区第5特务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野6纵18旅52团团长,18旅参谋长,两广纵队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5年逝世,享年74岁。

袁也烈少将(1899~1976)

湖南省洞口县人。1925年入党,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参加了北伐战争,担任叶挺独立团六连连长、营长,参加了南昌起义。1930年2月1日参加龙州起义,任红八军纵队参谋长,同年10月与红七军会师,任红七军第二十师团长。1931年2月3日,在广东乳源县梅花村的战斗中身负重伤。赴上海养伤时被捕,面对敌人接连毒打拷问,始终坚守秘密,坐牢3年4个月。释放后,千方百计找到了党组织。他先后被委派到绥远、北平举办抗日游击队训练班。七七事变后,他肩负特殊使命,到国民党部队作统战工作。抗日战争期间,任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清河军区参谋长,渤海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1976年逝世,享年77岁。

黄一平少将(1903~1980)

广西贺县人(今贺州市)。1925年9月,在广州考入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之后返回广西梧州领导农民运动。1928年1月任中共广西特委委员。1929年8月任广西省政府秘书,12月参加百色起义。历任红七军营党代表、团政委、军前委委员。1930年11月随红七军主力北上,12月潜赴桂林,后到广州从事秘密兵运。1932年4月,因遭敌破坏与组织失去关系。1938年夏,赴皖南参加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后任新四军第5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新四军第8团团长、独立团团长、抗大八分校训练处长、第2师第4旅参谋长、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二梯队干部大队长。后奉命北上东北,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1纵队第3师政委,第6纵队参谋长,第43军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第43军参谋长,华南军区第二副参谋长,广东军区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1980年逝世,享年77岁。

黄惠良少将(1912~1975)

广西平果县人(今平果市),壮族。1927年15岁参加农民赤卫军,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参加了小长征,第三、四、五次次反“围剿”,多次负伤。参加2万5千里长征。湘江战役后,调任军委无线电分队指导员。长征结束后任团政治处主任。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115师团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主任、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热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黑龙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师政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运输部政委、辽宁省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5年逝世,享年64岁。

黄新友少将(1912~1985)

广西百色市人,壮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军排长,参加北上小长征后任红三军团司令部作战参谋。参加了红军长征,任甘陕支队作战参谋,西方野战军前敌总指挥部作战股股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71团参谋长,师教育科科长,115师344旅作战股长,688团参谋长、第二纵队团长,129师新编第一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第八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期间,任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兼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副部长,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5年逝世,享年73岁。遵照生前遗嘱,他的骨灰由郑州运回百色,撒在右江中。

覃士冕少将(1914~1981)

广西东兰县人,壮族。1929年参加红七军,第二年随军北上,任红七军政治部青年干事,红三军团第5师13团特派员。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八路军教导第5旅13团政治委员,滨海军区第23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滨海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警备第11旅政治委员,滨海警备旅旅长,滨海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渤海军区司令员。1951年9月任广西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1956年任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员,1957年任广西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63年任广州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1965年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1年逝世,享年67岁。

覃国翰少将(1912~1995)

广西大化县人,壮族。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任红七军文书、连司务长,先后参加红七军北上小长征及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任湘赣独立师第一团排长、连长,红17师第49团通信主任,红18师营长、团参谋长、团长,红16师47团团长。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120师教导团训练队队长、冀察热辽挺进军随营学校副校长兼教育长、挺进军参谋处长,第九团政治委员,冀察热挺进军平北军分区副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十二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期间,任晋察冀军区纵队参谋长、第二旅政治委员、冀东军区副司令员、南下干部纵队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参谋长、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逝世,享年83岁。

肖远久少将(1902~1962)

湖南省祁东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任红七军排长、连长,参加北上小长征及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任红三军团第5师14团机枪连连长、营长,第4师10团团长。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副团长,新四军团长、副旅长兼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副校长,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辽南军区副司令员兼独立师副师长,辽南军区大连办事处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铁道部队第一副司令员,广州市公安总队总队长,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2年逝世,享年60岁。

朱鹤云少将(1912~1992)

广西田东县人,壮族。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1930年10月,红七军主力奉命北上后,他留下坚守右江革命根据地,任62团排长。1933年3月,他接受中共右江下游委员会委派,和一批同志到云南省富宁县开辟新区,任滇桂边区游击队第11支队1大队中队长。1939年7月抗大学习结束后,到新四军第4支队14团任参谋、第七师19旅55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第20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27军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警备师师长,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军事顾问团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战车编练基地司令员,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司令员。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逝世,享年80岁。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是1955年~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以后,被授予将帅军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统称。包括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重大贡献,在1955~1965年间被授予或晋升军衔的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

特别鸣谢: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史研究室黄莺同志对本文撰写给予了珍贵指导,深表谢意。

编辑:于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