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萧华将军在海兴一带的战斗岁月

2023/01/12  浏览量:   作者:武金琢  来源:中国老区网

1938年萧华(右)与陈光在冀鲁边

1938年8月,奉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之命,年仅22岁的司令员兼政委萧华,率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来到了渤海湾边,开辟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从此他的足迹踏遍了整个冀鲁边区大地。今海兴县一带是冀鲁两省结合部,南可在山东固守,北可到河北开辟,是冀鲁边区的中心地带,且这里建党早、群众基础好,萧华司令员帶领部队首先把工作的落脚点选在这里,虽然时间不长,但他以特有的文韬武略、雄才大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战斗故事,至今还在海兴人民中广为流传,令人十分敬仰。
 

痛歼孙仲文

萧华司令员来到冀鲁边区后,积极帮助建立抗日政权,组织抗日武装,发动群众抗日。今海兴县境内的高湾、尤村、小山三个抗日区政府,就是在1938年冬天建立起来的。随之在这三个区相继建立了区队、区战地动员委员会、区青年抗日救国会、区妇女抗日救国会、区工商业抗日救国会,尤村区还建立了回族抗日救国会。很快在海兴一带形成了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潮。

民众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萧华司令员在今海兴一带活动时,打了许多胜仗,其中最出名的一仗是全歼盘居在大赵村(今属黄骅市)以孙仲文为首的地主民团反动武装。当时民团头子孙仲文,到处烧杀抢掠、破坏抗日,甚至活埋我抗日干部,严重威胁到我军政抗日斗争的开展。于是,萧华司令员派冀南第六专署专员、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杨靖远找孙仲文谈判,以劝其团结抗日。结果孙仲文不但不听,仍顽固坚持反共立场,并要扣压杨靖远专员。于是萧华决定“有理、有力”教训孙仲文。1938年11月30日傍晚,接受萧华司令员的命令,杨靖远率队在今海兴县苏基村集结,开往大赵村,以武力教训孙仲文。战斗中杨靖远身负重伤不幸被俘。丧心病狂的孙仲文竟将杨靖远残忍地杀害,并割下头颅挂在寨门上,向八路军示威。

杨靖远牺牲后在海兴苏基村装殓

萧华司令员十分悲愤,即派符竹庭、崔岳南率部直取大赵村,萧华司令员亲自坐阵指挥,部队一举攻破大赵村,将孙仲文一群乌合之众全部拿下,并在大赵村建立区抗日民主政府。战斗结束后,萧华司令员亲自主持为杨靖远司令员召开追悼大会,并含泪写下 “断头流血,乃革命者家常便饭;奋斗牺牲,是抗日的应有精神” “抗战方兴,竟在盐山(当时大赵村一带属盐山县辖)留遗恨;建国未艾,空对鬲水吊英魂” 两副挽联。
 

巧审碌碡

萧华司令员不仅善于指挥打仗,作为军政委员会的书记,他还特别善于做群众工作,在海兴一带就流传着一个萧华审碌碡的故事。1939年的一天,边区南部某县一个土布作坊的三辆马车,滿载土布准备去天津换回当地群众需要的火柴、柴油、毛巾、肥皂等日用品,当车路过边区北方某村时,被村民把车拦下,把土布分了。消息传到萧华司令员这里,他很快来到这个村子进行调查,他没有命令到各家去搜查,而是把全村人召集到一个有碌碡(也叫石磙,用于在场上压谷物)的场地上,对着碌碡审起来,他大讲共产党关于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指出哄抢土布的行为是错误的,共产党不会纵容这种行为。萧华司令员的讲话通情通理,审的是碌碡,拷问的是人心,最后萧华走到碌碡跟前,嘀咕了几句,便对众人说,碌碡把实情都告诉我了,谁拿了人家的土布天黑后主动放回村公所,政府不纠,没交回的明天一早政府将一律严办。天黑后,拿了土布的村民纷纷把土布放回村公所。货主清点后一分不差。货主千恩万谢,感谢民主政府、感谢萧司令,并赠送 “人民政府,为民作主”的锦旗一面。一时间,萧华司令员审碌碡的故事在海兴一带被传为佳话。
 

马厂脱险

萧华司令员在海兴一带领导抗日斗争、为民除害,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最危险的时刻,人民群众也保护了萧华司令员。那是1939年的春天,萧华司令员住在今海兴县马厂村孟宪同的堡垒户家,因有人告密,附近的日伪据点出动大批日本骑兵来抓捕萧华司令员。日本骑兵到村后先是逐户搜查,然后又把群众集合到一个空场上逼问萧华司令员的下落,但得到的回答都是“不知道!”因此有的群众被灌辣椒水,有的群众头被小榔头砸破,气急败坏的日本兵还用荆条火把往群众里扔,使很多人被烧伤。但日军一无所获,只得灰溜溜地回去了。其实萧华司令员当得到报告后,便和警卫员换上便衣,在群众的掩护下从村西北角交通沟撒出了马厂村。1975年12月16日,萧华将军故地重游,当他和陪同的呼金岭(海兴苏基村人,离退后在党史办当顾问)同志谈起当年被马厂群众掩护脱险的事情后,深情地表示:“边区老百姓用生命保护抗日同志的事例很多很多,军民鱼水情深,老区的乡亲们为抗日做出了重大牺牲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红色恋情

萧华与爱人王新兰在海兴一带

22岁的娃娃司令萧华,在海兴一带还流传着传奇而浪漫的“红色恋情”故事。他的爱人王新兰,1924年出生在四川省宣化县王家坝村,1933年10月参加红军,11岁时就踏上漫漫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千难万险,是当时年龄最小的红军长征女战士。1937年经罗荣桓介绍,与萧华确立了恋爱关系。一位是年轻有为的司令员,一位是漂亮活泼的“长征姑娘”,人们称赞他们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当时 王新兰在延安红色中华社(新华社前身)新闻台当报务员。他们书信不断,情意绵绵。1939年初夏的一天,毛主席在延河边散步,巧遇王新兰,有人介绍:“这是萧华的对象。”毛主席便问她:“想不想见萧华?” 王新兰回答:“心里想,嘴巴不想。”毛主席大笑,即吩咐有关人员调王新兰到萧华的挺纵部队。

从延安到冀鲁边区要渡过黄河,中间还要穿过敌人设置的多个封锁线。因此直到1939年11月中旬,王新兰才抵达冀鲁边区萧华住处。然而可惜的是,这天萧华去部队了,王新兰只好在萧华处等。据萧华的秘书杨洪耀(海兴高湾村人)回忆:王新兰好奇地左看看右看看,一个挎盒子枪的小战士冲王新兰直笑。王新兰奇怪地问:“他为什么笑我呀?” 杨洪耀笑着解围:“他认识您啊!”王新兰更好奇了,“我在延安,他怎么会认识我呢?” 杨洪耀说:“我们萧司令员经常把你的照片拿给我们看,所以萧司令身边的同志自然就都认识你。”王新兰不好意思地说:“没想到你们司令员还蛮痴情啊!”

下午,萧华回到住处,王新兰一本正经的向萧华敬了个军礼:“报告司令员,无线电报务员王新兰向您报到!”萧华欣喜万分,深情地紧紧把她拥到怀里!

这一年的11月21日,是王新兰和萧华心中最甜蜜的纪念日。从那天起,他们便携起手,共同度过了在冀鲁边区战斗的岁月。

萧华(前左2)与爱人王新兰(右1)在工作

有趣的是,作为无线电报务员的王新兰,婚后从敌电台里获悉一条新闻:“延安最近给匪首萧华送来一个美人,此人经过特种谍报训练,能飞身上马,双枪百发百中。” 萧华风趣的说:“他们哪里懂我们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

萧华夫人王新兰同志

就在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从海兴县老促会获悉,王新兰同志不幸于2022年12月30日上午10时35分在北京逝世,消息传来,海兴老区的人们无比悲痛。海兴是我的家乡,我从小就听到萧华司令员在海兴的许多传奇故事。恰好,我的这篇文章也就成了对王新兰同志的沉痛悼念和对萧华司令员的深切怀念!

(作者:武金琢,沧州市政协原副主席,现海兴县老促会顾问)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