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抗日战争时期抵制日寇文化侵略的山区教育

2023/03/13  浏览量:   作者:大悟县老促会 罗仁杰  来源:中国老区网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大悟县山区周围的黄陂、孝感、礼山、应山等地区相继被日寇占领,各大中小学全部停办。日本侵略军在侵占我领土的同时,积极推行奴化教育,汉奸汪伪政府炮制一套《国定教科书》,贩卖所谓“中日亲善”、“东亚共荣”等卖国投敌言论,以毒化青少年,使青少年忘记祖国,忘记中华民族,忘记中国文化,以达到从思想上灭亡中国的目的。对此,豫鄂边区党委、行政公署,在重视军事、政治建设的同时,在战斗频繁的动荡环境中,克服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困难,坚决贯彻执行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阶层知识分子,在大悟山区大力兴办教育,以抵制日寇的文化侵略。

豫鄂边区教育工作简况

1940年初,边区成立军政联合办事处,下设教育处,对开展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豫鄂边区行政公署成立后,更是大力创办和发展中小学,改良私塾,组织编印教材,成立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由党委宣传部教育科的赵季同志担任编辑主任。1942年3月,边区召开第一届抗日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豫鄂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发展边区抗战文化教育,提高边区人民文化水平,提高民族气节,粉碎敌伪奴化教育与亲日反共宣传。普及国民教育,推广识字运动,减少文盲,改良私塾”,使教育工作任务更加明确。紧接着行署教育处长李实主持召开边区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如何发展中小学及进行教学改革等问题。9月,边区行署公布了《豫鄂边区小学教育实施办法》,对小学教育的校务、教务、训导各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到1945年,边区扩大到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界,建立了66个县政权。教育实施办法和山区教育模式也随之在这里逐步推广发展。中小学校统计在册的中小学生有47000多人,教师1000多人,已经形成了很大的教育队伍,为抵制奴化教育、解决青少年的读书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悟山根据地的各类学校

鄂豫边区党委、政府除在各县、乡大力兴办和发展教育外,还根据战时需要,采取速成办法,在大悟山党、政、军首脑机关周围创办了各类学校。采取速成办法,干什么就学什么,现教现学,学了就用。统计起来有以下学校:

党校校址在新屋畈,设行政、政治、经济、军事等课程。学习期限3至6个月,培训县团以上的军政干部。

行政干部学校 1942年2月筹办,校址设悟峰徐家塆,招收学员700余名。没有专职教师,教学任务分别交给行署税务、银行、财政部门担任,学校成立不久,遇情况紧急,行署决定由李实带领学员转移到山区,李实把学员分成三个游击小组,跟日军在大山里周旋。情况稍一缓和,便在野外上课。这时期主要由李实上政治课,讲授《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及近百年来中国革命史、帝国主义侵华史等。课后由辅导员分头组织学员讨论。这样的游击式教学,持续坚持两个多月。接着又带领干校学员参加督征钱粮。学员边学习、边实践,1943年1月结业,学员分别分配到县、区、乡政权和财政部门工作。

洪山公学 1941年创办于京山,次年迁移到大悟山新屋畈。学员大多数是边区知识青年,也有来自武汉或重庆的。陈少敏兼校长,初由边区党委直接领导,1943年由行署领导,教育处长李实兼校长。学校重点任务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开办各种训练班。1941年收进一批十三四岁的失学孩子,成立小学部,次年又收进一批勤务员、司号员、通讯员等成立中学部。1943年,中学部和小学部分别独立出来,另立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洪山公学下设行政、教育、银行、财政等各种训练班。以后,又成立税务班。教学方面,各班都把政治课列为主课,重视时事政策教育,经常组织学员读报和讨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大悟山遭日军“扫荡”期间,情况紧急,边区党委决定洪山公学本部由副校长蔡韬安带往洪湖、潜江,其中的教育班,实验中、小学,随李实迁往陂安南流动上课,情况好转又返回大悟山。洪山公学一直办到1945年9月才结束。

实验中学、实验小学 1943年,洪山公学的中学部和小学部独立出来,成立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仍由教育处领导,任务是培养军政干部的后备人才,它与普通中小学有所不同,教育处对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的学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等,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如学制方面,实验小学初小两年,高小一年毕业;实验中学初中两年,高中也是两年毕业。因为考虑到参加这两所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是部队、机关送来培养的年轻战士或烈士子女、干部子女,他们都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觉完成学业的积极性,缩短学制,是从他们实际情况出发。

1944年实验中学撤销,15岁以上学生上建国公学,不到15岁的并入地方中学。实验小学,后由牛健任校长,学生经常保持在百人左右。日本投降时,学校正在大悟山杨家冲,高年级毕业生,全部分配工作。蒋介石发动内战,边区斗争更加复杂,行署决定,将实验小学交豫南专区,与豫南小学合并。

建国公学  1944年,反法西斯战争已在胜利前夜。这时,边区已扩展到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界,需要大批军政干部。年底,边区决定由教育处筹办建国公学。招收学员600余人,其中大部分人来自边区,也有来自敌占区武汉等地或大后方的知识青年。许子威兼任校长,副校长蔡承祖。设行政、教育、经济、银行等系。建国公学设本部和分部,本部设在新屋畈,分部设在陂安南的庙嘴塆、二房塆。因缺乏师资,由行署各业务部门分别担任业务课。李实上政治课,教育长龚依群上文学课。1945年8月结业,学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

师范学校  为进一步满足边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边区党委决定在洪山公学教育班以外,另开办师范学校,招收学员40名,李实兼任校长。学校大部分时间在陂安南打游击,一有空隙就上课。由李实主讲教育理论及教育行政等课,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教育工作的思想,启发他们认识教育工作在革命斗争中的重大作用;同时,把毛泽东教育思想系统地向学生讲授,使学生领会新民主主义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教育的精神实质。这批学员专业思想比较巩固,毕业后全部从事教育工作。

育才学校  1943年创办,这是一所别具一格的学校,学员绝大部分是边区党政机关家属,还有当地10多名女青年,共100多人。这些女同志的文化水平不高,有的不识字,有的初识文字,少数上过小学,学校主要任务是,给她们以粗浅文化知识和某一方面的生产技能,使她们毕业后能独立工作,以发挥个人能力和减轻机关负担。校长左企云,从洪山公学教育班抽调几名毕业生当教员。学校成立不久,大悟山遭日军“扫荡”,战斗频繁,育才学校便迁移到陂安南陈家楼上课。育才学校的教学方法是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文化学习方面,从启蒙教育开始,因人施教,循序渐进。生产方面,组织她们开荒种菜,结合实际学习农业生产知识。还根据她们的爱好和专长,分别组织她们学习纺线、织布、织袜子、织毛巾、卷烟等技术,准备结业后,从事一门专业工作。

1944年底育才学校结束,学员有的被分配当了乡长或乡干部,有的到财经部门,有的回本单位安排工作。鄂豫边区党委、政府就是这样在漫天战火的大悟山区坚持和发展教育事业,在几年时间里培养了抗日战争的急需人才近万名,源源不断充实到边区党、政、军各部门,为战争、为生产建设服务。

战火中学习生活概况

游击式教学  游击式教学是抗战时期教育工作的新形式,也是最好形式。当时大悟山区各学校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安定的环境,没有正规的办学条件,没有固定的校舍,学校大都是借用祠堂、庙宇或民间空闲房屋,有时师生一起印砖坯、砍茅草、和泥巴,搭盖临时简易教室,遇到敌情紧张,就要随部队转移,忽东忽西,忽而山区、忽而平原,上课、学习、吃饭住宿不能定时、定地,而必须随遇而安。天冷,地面垫稻草作铺;天热,借块门板当床,“渴饮山泉水,饥餐藜藿羹”。生活艰苦而紧张。稍一安定,就随时随地抓紧教学,树荫、草地、坟园、稻场,到处都是课堂;竖块门板做黑板,没有粉笔,找块石灰或黄土代替;以膝盖当桌子,砖块石头做凳子,而师生始终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埋头学习钻研。有时情况更糟,如日伪军对大悟山“清乡”“扫荡”,边区实验中学、实验小学被迫转移,分散隐蔽在黄家冲等村子里,采取教师巡回教学或各村学生派代表前来“领课”,然后回去转教等办法,努力使教学工作不间断开展。

惜纸如金  由于敌人封锁,学校的教学设备,极其缺乏,教师教学的图表、仪器,学生的直尺、圆规,都是自己制作。写字,有的用竹签作笔。纸张,是敌人重点禁运的物资,十分短缺。学生惜纸如金,一页纸都是写两面字;写了红字写黑字,写了小字写大字。有时为了节省纸,练字、演算习题,用棍棒、石头当笔,以大地作纸,写了抹掉,抹了再写,凡是学校住过的地方,沙滩上到处有涂抹的痕迹。古人沙盘练字,与之相比就不足为奇、微不足道了。

竹笋当饭吃  学员的生活待遇,同新四军战士一样,每天斤半米、3钱油,每年发给冷热衣服,每月津贴2元,穿自编自织的草鞋,有时地方政权的民政部门调来一些拥军鞋,首先发给女同学或远从国统区、沦陷区来的同学。连续两年自然灾害,边区财政经济非常困难,干校学员为减轻人民负担,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克服困难,自力更生,开荒种地、种粮。在行军途中挖野菜、摘榆叶作主粮是经常的事。洪山公学曾一度转移到一个贫瘠山区,青黄不接,群众靠葛根、野菜度日,同学们也分组到山上田野挖野菜交给伙房。1942年,教育处长李实带领行政干校学员,转移到荆州和钟祥地区的大山里,正碰上阴雨连绵,没东西吃,师生们上山挖来大担、小框的竹笋,没油没盐地煮着吃,坚持了一个多星期。

既是学生,又是战士  当时的学校,由于长年处于战斗环境,因敌情变化,流动无常,如洪山公学教育系,随鄂东专员离开大悟山五六个月,便先后到过黄冈、黄安、麻城、陂安南、黄陂、礼山、孝感等县所辖部分地区,不论白天黑夜,风雨泥泞,跋山涉水,师生都习以为常。其间,学习、战斗是紧密相连的,无日不在险恶危难之中。五师领导十分关心师生的安全,经常派出部队保护。为适应战时环境,学校普遍设置军事课,由部队派出干部到学校任军事教练,指挥学生接受队列、行军、投弹、射击等一般军事训练。还发给枪支,要求学生既要学好文化,也要学会战斗,在情况紧急时,既是学生,也是战士。

鱼水情深 大悟山区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把党的事业看作自己的事业,把革命师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学校每转移到新地方,学生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很快就跟房东亲热得像一家人,帮乡亲挑水、打柴、扫院子,农忙时帮他们抢收抢种。晚上,老婆婆、大嫂、大姐纺线、织布、做针线活,几个学生也在堂屋里就着油灯看书、做习题。每逢敌人“扫荡”来了,学生换上便衣,马上疏散到庄稼地里,群众主动为他们送情报、打掩护。在危急关头,群众常常豁出性命,保护师生的安全。如有一次行军到大悟山北马吼岭,与日军遭遇,实验中学校长吴芷英(上海人,眼睛高度近视)急忙躲进一个老婆婆家里。老婆婆一听说是个老师,慌忙拿出一套破旧衣服,换下她的军衣,还给她头上包块破布,脸上抹些锅烟灰,让她装哑巴,冒着生命的危险,掩护她安然脱险。这样的例子很多,说明我们教育工作和党的其他事业一样,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与群众休戚与共,处处体现了军民鱼水深情。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