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大岭下会议

2023/04/15  浏览量:   作者:涂运发 李君祥 何戈文  来源:中国老区网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逼战略转移后,项英、陈毅等临危受命,在中央苏区周边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红军部队转移和保卫中央苏区。

1935年1月,南北对进的国民党军队将于都县南部地区进行截块包围,中央苏区失陷,根据地形势越来越严峻,使中央军区和中央分局行动受到极大限制,随时都有被国民党军分别歼灭的危险。

1月27日,项英致电博古、朱德、周恩来,对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部队的分布、部队的现状、群众斗争、经济给养、党的工作和湘赣区的情况,作了全面汇报,请求中央对当前斗争的指示。

中央分局为巩固赣南,并保持会昌河两岸的联系,1月28日,调红24师与独3、独11团在雩都县(今赣县)牛岭与数倍于己国民党军交战,结果惨遭失败。

这时,蒋介石调集了10余万兵力围剿中央苏区。到1935年2月,中央苏区所有县城全部落入国民党军手,中央分局、中央办事处、中央军区及赣南省委机关和长征后留下来的3万红军,已被敌人重重围困在狭小的于南地区,形势异常严峻,已无立足之地。

在这关键时刻,2月5日,中央分局接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在长征途中急电项英和中央分局的电报,得悉为了拯救中国革命,让执行错误路线的中央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摆脱错误指挥,1月1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遵义召开,毛泽东重回中央领导核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大快人心的“遵义会议”消息。中央指示分局:“中央分局应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坚持开展游击战争,要立即改变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使之与游击战争的环境相适应。目前许多庞大的后方机关部队组织及许多老的斗争方式是不适合的;决定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苏区分会。由项英、陈毅、贺昌及其他两人组成,项英为分会主席,一切重要的军事问题由军委讨论”。

项英接到中央指示后,立即召集中央分局会议进行传达,并就精简机关,调整部队,改变斗争方式作出部署并电告中央。

2月13日,正在长征途中的中央书记处向中央分局发出关于中央苏区斗争的电报指示,指出:“放在你们及中央苏区全党面前的任务是坚持游击战争,是动员广大群众用游击战争坚韧顽强地反对敌人的堡垒主义与清剿政策。应该承认中央苏区目前的严重性,但应该认识中央苏区的斗争对于全国仍然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必须首先把对这一斗争胜利前途的坚信放在你们及全体同志心目中”。并提出了进行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占领山地、灵活机动、伏击袭击、出奇制胜。”

3月初,中央分局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进一步研究部队突围的部署,决定将留守中央苏区的部队分成9路突围,其中中央分局书记项英、中华苏维埃临时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决定突围到赣粤边开展游击战争。

3月12日这天,原来准备去福建长汀开辟游击根据地的项英、陈毅各带2个警卫员,左冲右突、走投无路的他们从密林里转出小路,迎面碰巧遇见逃难中的原代英县县委书记、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曾纪财,曾担任信丰县县委书记的曾纪财,对这一带的情况非常熟悉,知道赣南特委、军分区李乐天、杨尚奎率领红军游击队在油山一带活动,准备突围偷越到油山。

1934年12月,李乐天、杨尚奎率领赣南特委、军分区工作人员和长征留下的一营红军共700多人,从于都小溪出发,辗转经赣县长洛,突破敌人的封锁,渡过桃江,越过赣州城南的峰山,直插大龙、王富,到达南康龙回,经九头岌进入康信交界的大山,最后到达信丰的槽里,经过信丰的上下坪,转入中央苏区边缘广东南雄县境内,到达油山主峰下的廖地村――赣粤边油山游击根据地中心地区。由于李乐天是土生土长的南雄本地人,熟悉当地情况,他跟南雄、大余、信丰等地革命群众都有密切联系,在曾彪领导的南雄油山游击队和南雄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和牵制敌人,很快在油山站稳了脚跟,巩固和发展游击根据地。

南雄油山地处广东与江西交界的南岭山脉。在这巍峨大山上,林海深深,松涛阵阵。到处是古树参天、青翠的竹林、齐腰深的芒杆野草,足以说明这里是打游击的好地方。

在曾纪财和油山游击队一位老交通员带路下,他们攀山越岭,兜兜转转,几经周折来到赣粤边特委机关所在地南雄油山廖地村,见到了赣粤边特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李乐天、特委副书记杨尚奎及南雄油山游击队,大家眼含热泪互相问候、拥抱在一起。李乐天尽地主之谊将他们安顿下来。

4月初,赣南省军区司令员蔡会文、省委少共书记陈丕显等人率领赣南省委机关和部队300余人,也辗转来到油山会合。会合后油山的红军游击队部队共1400多人,成为赣粤边游击战争的主力部队。项英、陈毅与蔡会文、陈丕显、李乐天、杨尚奎齐聚油山,红军游击队部队会合南雄油山。油山的山山岭岭,成为这群人的落脚点,这里是希望的新起点。

1935年3月底4月初,两路红军经过与国民党军九死一生拼死搏斗,转移到油山会合后,陈毅发现:

一、刚刚从中央苏区突围转战到油山的红军部队,特委、军分区红军游击队干部战士因受“红军主力马上会回师反攻”愿望的影响,思想十分混乱,行动上普遍存在盲目乐观情绪和悲观失望情绪等不少严峻问题,认为过不了多久,主力红军必然打回来,可以把赣粤边变成为第二个中央苏区。

二、另一部分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存在死打硬拼的盲动主义情绪,认为自己是正规红军部队,天天东躲西藏在深山老林里,不如寻找敌人去拼命,“拼掉几个算几个”。

三、还有的同志经受不住失败的考验,认为这么大一个中央苏区说垮就垮了,在这四处是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清剿”暗无天日的山坑里又能干出什么名堂来呢?红军内部出现了部分意志力不坚定的人,他们喊着“革命,革命,革到大家都没命”“革命,革命,革得大家钻山洞”的口号,有的同志不知怎么办好,不知出路在哪里?对革命产生悲观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情绪的同志,提出要找个深山密林当土匪搞钱过逍遥日子。

面对如何开展油山根据地工作这个问题上,红军游击队人心涣散,干部的意见分歧也很大,整个部队也处于军心不稳的状态中,面临的形势异常险恶。陈毅认为这些现象如不加以克服,不切实际的工作方法不加以改变,就会使红军游击队处于更加困难的绝地。

面对国民党军的“清剿” 和面临现实的险恶形势,红军游击队如何生存?出路何在?为适应斗争形势的变化,避开敌人的锋芒,保存革命力量,统一思想认识,寻找出路,凝聚革命力量,振奋红军游击队精神,更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4月初,项英、陈毅在南雄县油山大岭下村彭屋祠堂召开赣粤边特委、军分区和南雄、信康赣县委领导干部工作情况汇报党政军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代表当时中央苏区最高级别的县级以上党军负责人20多人。项英、陈毅首先听取了赣粤边特委在油山5个月来的工作汇报。

大岭下会议旧址

大岭下会议旧址全景

会上,项英、陈毅对赣南特委和军分区胜利到达油山,并站稳了脚跟,保存了一支武装力量,表示赞扬,但也对特委、军分区存在的盲目乐观情绪、搬用苏区老一套不切实际的工作作风,提出了诚恳而又严肃的批评,并明确指出:特委盲目等待是不切实际的,国民党粤军“清剿”在即,不能搬用苏区那套打正规战的做法,应急速转变战略决策,立即分散打游击,改变以往的组织方式与斗争方式,使之与游击战争环境相适应。

粤赣边党军联席会议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主持。会议听取李乐天、杨尚奎工作情况汇报后,项英在会上首先作形势分析报告,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形势,在政治上反对失败情绪。他指出:红军退出中央苏区,苏区失陷,革命形势走向低潮。但主力红军的存在,游击战争有了新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而国民党不抵抗,必将激起人民群众反抗,人心必将归向共产党,这一切都将推动新的革命形势到来。中国革命正在新的条件下向前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必将推动新形势到来。

陈毅在会上作对时局的分析和判断:“目前革命虽然遭受了挫折,但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不是缓合而是日益加深了,我们红军还有强大的力量。现在的几个人就可以成立几十个人的队伍,几十个人就可以成立几百个人的队伍,几百个人就可以成立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的队伍”。

陈毅着重批评了盲动主义情绪,批评那些想把赣粤边搞成第二个中央苏区思想。他强调说:“失败就是失败,承认失败还可以不失败或少失败些,现在要做的是赶快部署打游击。如果跟敌人硬拼,拼掉一个少一个,正符合敌人消灭我们的意图,目前我们主要是保存力量,现在留下的同志虽然数量不多,但这是革命的‘血本’,是经过大风暴锻炼过的革命种子。保留一个战士,将来局面打开了,可以当连长、营长;保存一个县委书记,将来可以当一个省委书记,怎么能把他们放在枪筒子里去轰掉呢?我们要十分珍惜这些财富。革命的红旗不会倒,斗争一定要开展,我们要在斗争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在斗争中求胜利”。

陈毅接着说:“我们要对新形势有足够的认识,采取新的斗争方式,发展游击战争,积蓄和保存力量。我们要插一杆红旗在山顶上,寻找适当时机,给敌人以打击,粉碎敌人的“清剿 ”,壮大自己,扩大武装,扩大根据地”。

项英、陈毅对实行游击战争及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作出部署,对赣粤边党组织建设和军事部署及游击斗争开展作出五项决定;

一是扩展成立赣粤边特委、军分区。为更广泛地领导游击战争开展,将信康赣雄特委、军分区改为赣粤边特委、军分区。

二是加强党和部队的组织领导。中央分局、中央军区坐镇赣粤边,直接领导指挥。同时,调整加强赣粤边党的建设和组织军事活动。

三是建立和发展赣粤边游击根据地。确定以南岭山脉为依托,以油山、北山为中心,建立和发展游击根据地,在赣粤边长期坚持和开展游击战争。

四是明确斗争原则,作出分兵决策。要求各部以保存自己的力量为原则,迅速分兵到各区各地,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斗争,以粉碎敌人的“清剿”,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五是确定四个分兵方向和要求。其一,由赣粤边军分区参谋长向湘林率领一部300 多人到南雄南山地区,前出信丰万隆、崇仙、小江、隘高及信丰安远交界地区开展游击,同时准备接应从信康中央苏区突围的失散部队;其二,由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少罗世共赣南省委书记陈丕显率领一部前出南雄北山,并留在南雄北山根据一带待命;其三,项英、陈毅与李乐天、杨尚奎等率领粤赣边特委、军分区机关及一部稍后向北山转移;其四,命令信丰游击队4个大立即向崇仙一带转移,以摆脱国民党军对油山的包围“清剿”。

大岭下党军联席会议认真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确定斗争方式,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对赣粤边游击战争的坚持和扩展作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重大决策。

4月中旬,为进一步统一干部思想,推进大岭下党军联席会议战略决策和部署的落实,抓紧做好应对国民党军对游击区“清剿”的各项准备,赣粤边特委、军分区干部会议在大庾县河洞乡长岭村召开。李乐天、杨尚奎、蔡会文、陈丕显、贺敏学、李国兴、罗世珍、张日清等赣粤边特委、军分区和各县县委领导与特委以及各部队连以上干部7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确定将赣粤边游击区划分为油山区、北山区、信南区信康赣区及犹崇区等五大区;中共赣粤边特委下设中共南雄县委(罗世珍为书记)和中共信康赣县委(刘符节为书记),县委以下根据实际情况,健全成立区委、工委和支部以及少共团组织。

会议决定按照“统一指挥,分散行动”的原则,将部队编成4个大队和若干小队分散活动,随地区划分,分别开往油山区、加强领导北山区、信康赣区和信南区四个游击区。同时,会议还对赣粤边游击队的力量部署进行调整。

大岭下党政军联席会议是中央分局认真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确定斗争方式,并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对赣粤边游击战争的坚持和扩展作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的决策。长岭会议由项英主持。会议按照大岭下会议作出的决策后,做出贯彻执行会议精神,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斗争方针策略,即以油山、北山为主要根据地,依靠群众,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在斗争策略上,强调要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积极领导、充分发动群众开展斗争,反对游击习气,防止死打硬拼和消极隐蔽的倾立崇义向;在战争战术上,要采取灵活机动的斗争方式,长期坚持游击立战争。

会议还决定实行根本性的战略转变,以分兵为主,以保存力量为主,坚持长期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将粤赣边游击区划分为梅花式的五块游击区,分散特委机关,在各游击区建立秘密交通联络站,从部队中挑选忠诚、勇敢、又能吃苦的同志担任联络员,以保持中央分局与各县各部队之间上下游击队的联系,适应游击战争的需要。

大岭下会议和长岭会议是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项英、陈毅领导中央分局从实际出发,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彻底改变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指示的一次重要会议。从思想上、组织上为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新的转折点。

许多年以后,参加这次会议的陈丕显深有感触地说:“大岭下会议和长岭会议确定的工作方针和措施,是毛泽东同志战略战术原则的具体运用,大岭下会议、长岭会议成了我们由正规战争转入游击战争的新起点”。

油山革命纪念碑全景

大岭下会议后,项英、陈毅与特委机关坐镇南雄油山、北山,赣粤边特委归中央分局直接领导。项英、陈毅统一领导赣粤边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油山、北山成为南方八省游击区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和领导核心区,坚持与国民党军进行轰轰烈烈,不屈不挠斗争,高擎红旗不倒!

编辑:韩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