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一个写满红色与振兴故事的村庄

2023/06/29  浏览量:   作者:海安市“两会”李堡镇分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杨庄村位于海安市李堡镇东郊,地处城乡结合部,产业结构合理,交通便利,区域优势明显。全村共有人口4968人,1623户,2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015亩,总面积5.1平方公里。村建成了1800平方米综合服务中心,拥有为民服务、文化服务、培训服务等社区功能。如今,村固定资产达4000万元,村营收入突破30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2.85万元,先后获得“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水美乡村”“省生态文明示范村”“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村”“省美丽乡村”“省文明村”“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和“全国文明村”等荣誉。村党组织获评“南通市五星级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示范点”。

一、杨庄,一幅记载浴血奋战红色历史的画卷

李堡镇杨庄村地处苏北两个重镇栟茶、李堡之间,早在民国时期,由于是沿海百姓西进的必经之地,所以战略位置十分显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杨家庄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新四军苏东游击队就活跃在从东台的三仓、唐洋到李堡的杨庄至沿海一带。当时的杨庄乐园村蠛蚱庙就是新四军抗日部队的主要驻地与指挥部。

解放战争“三打李堡”的第一战即“苏中七战七捷’的第四仗便是在杨庄的姜港和乐园首先打响的。1946年骄傲狂妄不可一世的国民党军以5个整编师12万人兵分3路进攻我苏中解放区。粟裕将军将计就计,在取得宣堡、如南、海安战役胜利后,主动撤退,速将主力转移到乡间抓紧休整。1946年8月,趁着敌军两个旅在李堡换防之机,粟裕将军即于9日下达攻歼李堡之敌的命令。战至11日拂晓前,敌大部已被歼。残敌部分逃往杨庄314团驻地。接着我三旅又配合一旅对杨庄、姜庄之敌314团发起猛烈攻击。 此次战役共歼敌一个半旅9000余人。战斗期间杨庄村民自发地协助我军充当向导、修建工事、搬运伤员、慰劳部队,发扬革命根据地不怕牺牲支援前线的大无畏精神。

二、杨庄,一个最早实践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先驱

解放前,杨庄隶属于东台县栟茶区,杨庄设为乡,下辖八个村:姜港、乐园、三里墩、双港、殷园、废凌、南园、北园。1950年,杨庄乡改属海安县,拆乡建村,原三里墩、双港合为营墩村,南园、北园合称凌河村,殷园、废凌并为大凌村,姜港、乐园、星光社区合并为杨庄大队。

解放初期的杨庄大队是一个人居分散、土地贫瘠、雨天成涝、大旱吐盐的穷地方。 58年大跃进时期是一个充满幻想与冲动的年代,每天广播里传来:某某地方亩产超千斤、某某地方产量达万斤的消息,越传越离谱的放“卫星”。是年,年仅29岁的张广银接过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担子,成为杨庄第一代领头人。 杨庄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每年一茬小麦,一茬棉花,小麦的亩产仅二百多斤,还要老天长眼,保证风调雨顺。农民出生的张广银不信这个邪,他没有被这股浮夸风刮倒,也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那些日子,张支书走遍了全村的每个角落,一直思考着怎样治理低洼地和盐碱地。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他决定先从移民移居,然后平整造田开始。为此从1959年初开始,杨庄大队倾力宣传成立人民公社的重要意义,建立社会主义集体农庄是改善农民生活的必由之路。

在那一段时间,张广银支书上跑政府求得支援,下到农户家里做思想工作,日夜奔波,经过大队全体干部的努力,一个居民集中点终于在1960年建成了。居民点共分四排二十八幢、520间,集中了二百多户1100多人口,平均每家每户分到两大间。原来散落在田野中的危房被拆除了, 75%的农户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七个生产队的农田得到了整合,大队重新规划了各生产队的边界与道路,从而为治理低洼田、盐碱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杨庄村的居民点虽说是大跃进的产物,但它却成了那个时代成立人民公社,实现集体所有制的先驱,为杨庄改变环境,改变旧面貌、建立农田丰产片铺平了道路。居民点的建立是杨庄人民奔向集体农庄的前奏曲,杨庄也因此成为省、市、县推行集体所有制的典型,全省各地经常有代表前来参观。

三、杨庄,一支战天斗地改变落后面貌的队伍

在解放初期,杨庄大部分土地由于无抗旱排涝能力,靠天吃饭,特别是1954年水灾颗粒无收,给杨庄村“鸭子洼”的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但是自然灾害并没有把杨庄人民吓倒,在老村长仲延发、朱文高等第一代大队干部的带领下,杨庄群众为抛掉穷帽子,挖掉穷根子,与天斗与地斗,1954年至1965年,他们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治水排碱大军,不少农户全家老少齐上阵,用人拉犁和人刨地的办法,创造性地采用“开渠截流、浅浇洗碱、增施肥料”等方法,逼退“碱魔”。接着他们又开掘了中凌河、北凌河、丁堡河,杨庄人民在用勤劳的双手改良土壤的结构,终于拔掉了土地贫瘠的穷根,绘制出一幅“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的田园美景。1965年平均亩产达到406公斤,被树为“全镇农业机械化”的一面旗帜,创下了粮食总产历史新纪录。

1996年,杨庄村领头人的接力棒交到了徐桃手中,杨庄先后建起了棒冰厂、饭店、旅社、油坊,新成立了农技、农机服务组,新建办公大楼两幢,新装一流村级幼儿园。1999年在农业上建立了“千亩小麦示范方”,建立了“标准的钢架大棚蔬菜生产基地”的县镇多次在杨庄召开现场会。1996年,杨庄村党支部连续七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2013年,杨庄村不仅是镇东郊文化教育的中心更是工厂、企业的集中点,水泥厂、砖瓦厂、玻钢厂等企业由小到大,产业园区内企业已发展到40多家。现任村党总支书记的张宇森,在2016年主动放弃了自主创业的机会,接受了村“两委”的接力棒。上任后,他先后规划实施了六横三纵的水泥路建设。制订了美丽乡村循环路绿化风景线计划(总长度4公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美丽乡村建设,打造3.5平方公里的魅力村景。新建道路超30公里,绿化投入近600万,实现水泥路户户通,主干道提档拓宽升级率达85%以上,东环路列入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路线,建成省级景观农四路“大寨路”。并打造乡村旅游2A级景区,建立乡村振兴馆,新建新中式文化墙6处、新增城市小商品28处。配齐专业化保洁队伍,实现“专业人员定期清、沿线居民共同管、条条河道有鱼养”的和谐画面。建成“道路景色环境美、河道水净岸田绿”的人居环境示范区,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连续三年群众环境满意度测评达95%以上。

四、杨庄,一张不忘初心传承红色的党组织名片

73年的时光流转,73载的奋斗接力。 历代带头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创新、为杨庄人民谋福祉。

1960年以前,杨庄村没有学校,党支部书记张广银看到不少学年儿童失学,心里十分的痛心,在支部会上他说:我们杨庄虽然是个穷地方,但是再穷也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没文化。他号召从大队干部做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定要办个小学。1961年在居民点四排的后面办起了“杨庄小学”,这也成为海安东部地区第一个村办小学;1973年迁至风景河南的六队地段,随着入学儿童的增多,教室、校舍不断增加,目前已有教学楼一幢,平房校舍三十一间,每年就读的学生400-500名,现在的杨庄不但有小学还有生源800多人的初级中学。

五十年来他们党支部一班人从纯农业种植经济到发展社办企业的接力战中,不继摸索杨庄发展规划;从扫除文盲到发展文化教育的接力战中,探索杨庄精神文明;从农业生产的农业人到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接力战中,夯实美丽宜居新杨庄的建设基础。这是一场场不断聚焦广大群众所需、所盼、所想的接力转型。

2016年党总支以“植根红色土地、建设美丽宜居新杨庄”作为发展目标,围绕发展村级经济“重”资产,乡村振兴求质变的工作思路。党总支几年来一直把乡村振兴与赓续红色血脉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村内建有高效运行的党群服务中心、群众文化公园“赤园”、具有鲜明的革命主题特色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的“赤园”、红色廉政文化园“捷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红色传承的知行实践馆、由开国元勋杜平中将亲笔题词的七战七捷——“三打李堡”纪念碑就座落在杨庄村四组,这些红色基地成为镇村共建的党性教育、红色传承、文明实践的活动阵地。另外还建有“广益农机科技馆”、“明诺清洁能源科技馆”、省内第一家三产电商直播基地,杨庄村不仅是“全国文明村”“南通市乡村振兴的示范村”,也是我们李堡镇赓续红色血脉的红旗村。

围绕“主动创收”,将“振兴富村、美丽亮村、红色兴村”作为工作重点,到2020年,杨庄村新建污水管网4公里,新增路灯500盏,拆坝建涵70座,升级改造车口10个,建成人居环境示范点3个,实施农四路拓宽工程6公里,建设赤岸营地、生态停车场、联合企业建设现代农业设备展示区,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五年来先后接待省内外参观学习人数近万人,为杨庄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8年就实现全村奔小康的目标。2017年实现村营收入138.04万元, 2019年170.32万元,2021年村营业收入突破300万元。

五、 杨庄,一篇创新发展永无句号的故事

走在风景如画的大赛路上,撸起袖子的杨庄人正为建设美丽乡村、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忙碌不停。街巷干净整洁、家前屋后井然有序,护坡的河道随风粼粼波光。

目前,以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为抓手,杨庄村已完成人民东路道路修建、绿植打造、文化小品增设、红色文化墙体宣传等工作;通过“绿化、红化、亮化、美化”工程,运用点、片、区域、全域的示范整治方法,以党员、村民代表带头、带队坚持推动乡村振兴美丽杨庄的建设。 70多年来,杨庄依靠集体的力量,把一个贫穷落后的盐碱“鸭子洼”变成“全国文明村”,并孕育了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红色传承、富有时代特色的新杨庄。

前进的路上永无止境。如今杨庄村的发展规划就是:注重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合作农场、科技现代化农业等,让杨庄成为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的经济强村。同时杨庄村将在农业园区发展垂钓、采摘、民宿、露营等乡村旅游产业,为群众拓展致富创业途径和空间,让杨庄人真正富起来、乐起来、美起来。

村党总支部书记张宇森表示,杨庄村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力求做到:杨庄,党组织就是一张名片;杨庄,一个来了就忘不了的红色美丽村庄;杨庄,在建设新时代新农村中,就是一篇续写创新发展、幸福奋斗永无句号的故事!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