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 浏览量: 作者:中共邛崃市委党校 颜伟 来源:中国老区网
7月3日中央电视台国防与军事频道“军迷行天下”栏目播出的《寻踪川康边游击烽火》,之所以说是“跨越时空的寻踪之旅”,是因为讲述的川康边游击队是两支队伍,时间跨越长达15年之久,地域涉及当时的两个省(四川省和西康省)多个地区。上一次谈到的是成立于1933年的上川南抗捐军,也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川康边游击大队。今天我们说说另一支队伍: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需要说明的是,当年曾经参加过中国工农红军川康边游击大队的队员,如李福康、孟鹤松、肖阳成等十多年后还参加了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
1949年10月,中共川西边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川西边临工委将川西南武工队和成都地区农民武装统一组成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司令员肖绍成、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周鼎文,政委李维嘉、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安澜。游击纵队设纵队部,下设仁简支队、岷江支队、崇大新支队、斜江支队、邛大边支队、崃山支队、名雅邛支队、大渡河支队和临邛大队。光看这些名字就知道所辖地域之广。游击纵队在成都设“留蓉工作部”,担负游击队的后勤任务,并参加统战策反工作。
1949年12月14日,在肖绍成司令员带领下,集结于名山县城的各支队召开隆重的誓师大会。会后,游击纵队向邛崃石坡进发,同周鼎文同志领导的石坡区队汇合,途中在今南宝山镇的马岩岭打了游击纵队成立以来第一仗。
马岩岭是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驿站,今天保存完好的古道成了徒步爱好者的打卡地。古代志书上的地图标注的邛崃地名少而且粗,但马岩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古代都会在这里驻扎重兵,比如史料记载唐朝就有个叫韩鹏的将军在这里驻扎“以防生獠”,后人还在这里为他建了个祠堂供奉。1935年长征南下的红军一支队伍打到邛崃附近的白鹤山,往返也是经过这里。1950年邛崃历时七个多月剿匪的第一仗,也是发生在马岩岭。
12月18日游击纵队到达马岩岭脚下休息,担任前锋任务的直属大队长韩光堂为了后续队伍的安全,马不停蹄地率部登上马岩岭,并利用岭上的两个残碉及周围的巨大岩石居高临下布防。不一会儿,残碉上的的哨兵就发现,马岩岭东侧邛崃县城方向,一股穿黄军服的国民党部队正沿着上马岩岭的独路蠕动。当国民党军队大摇大摆地沿着这条独路进入游击纵队有效射程时,双方展开激战,在岭下休息的队伍也立即赶来增援。由于游击纵队占据地理优势,人多枪好的敌人始终无法向上冲锋。游击纵队经过策略喊话得知是敌方省保安9团和8团的,于是展开心理战术。最终双方达成协议:互不侵犯,各走各的路。21日后,这两个保安团在邛崃的水口宣布起义。
如果说马岩岭一战是游击纵队成立以来小试牛刀,那么一天之后发生在石坡余沟的战斗可谓是传奇。这个传奇就是军迷魏莱导演提到的“最神勇的一战俘敌4000多人”。
12月20日早晨,周鼎文同志带领的驻在石坡场背后余沟一带的石坡区队正整队出发配合解放军打击敌人,突然接到哨兵报告,在石坡场南约2、3里处,有不少国民党军队正向石坡场涌来。周鼎文立即率队占领有利的山顶、坡坎,准备阻击敌人。
向石坡涌来的这支军队系国民党第21军军长王克俊所率残部,丢下辎重,妄图悄悄取道石坡,翻越邛崃西面的镇西山,向天全、芦山、宝兴大山里逃窜。哪知刚进入丘陵地带的石坡,即遇游击纵队阻击。敌人弄不清阻击他们的是什么部队,虽然人多枪好,但也不敢贸然前进一步。游击纵队发现敌方火力很强,也不敢轻易发起冲锋,只是占据有利地形予以阻击。双方枪声时密时疏,一直没有间断。到上午10点左右,驻邛崃桑元高桥的游击纵队临邛大队直属排赶来袭击敌21军后背。下午3点过,肖绍成带领的刚在马岩岭打了第一仗的游击纵队从水口赶来。这样,三支队伍将敌21军完全包围在山洼里。据当时曾为敌21军带路的人解放后交代:“12月20日天擦黑前,21军的周围只听到枪声,不少军官和士兵都在骂,不清楚到底是哪支部队,咋越打越多。”王克俊派人由当地乡上的参议员和副乡长带路,与游击纵队进行停火谈判。这时,他们才弄清楚阻击他们的是游击队。游击纵队要求敌21军投降,看不起游击队的国民党“正规军”自然没有答应。入夜后,阵地上的枪声基本停了下来,双方篝火相望,通宵互警。
21日晨,敌21军突然发起攻击。双方激战了一段时间,敌人还是无法突围。于是,他们再次派人与游击纵队联络,表示愿意谈判停火。经过1个多小时的谈判,敌21军终于同意游击纵队提出的取下国民党旗帜、摘下帽徽、赔偿游击纵队的损失、游击纵队派人将他们送交人民解放军受降等条件。21日下午,游击纵队押送敌21军降军到今天桑园镇的西禅,由解放军2野36师接受其投降。
这支游击纵队存在的时间不长,1950年后就按照党的安排有的分流、有的解甲。但在不长的时间里,依然留下很多传奇故事和传奇人物,上述仅列举一二。
从12月19日起,被解放军堵在双流、新津、邛崃一线的几万国民党军队,纷纷折向邛崃、大邑山区逃窜,意欲绕道逃入康、滇。川康边人民击游纵队直接配合解放军投入到新的战斗。其中,仁简、岷江两个支队就地活动,其余支队在邛崃、大邑的山地与平坝交界开展武装游击活动,配合解放军解放成都。游击纵队所属各支队出动2000多武装力量,配合解放军打空档、堵口子、抓押俘虏,清扫外围,收拾战场,运送军用物资,筹集粮草。留蓉工作部利用各种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开展对国民党军政单位和个人的统战、策反工作,对他们起义投诚起到了促进作用。
1950年元旦,解放军二野第12军与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在邛崃召开会师祝捷大会。副军长肖永银和游击纵队司令员肖绍成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在游击纵队队员与解放军战士的热烈交谈中,12军随军记者拍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时光虽已逝,英烈永不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作为革命老区的邛崃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更要具有爱党信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斗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光荣传统,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