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老红军一诺千金

2024/08/22  浏览量:   作者:王凌霄  来源:中国老区网

今年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89周年纪念日,我们4位老党员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重到夹金山纪念馆,缅怀牺牲的红军战士。纪念馆里介绍一位老红军冯元庭1933年在川陕根据地参加红军,两次翻越夹金山,亲自经历了自己的战士倒在夹金山的冰天雪地里情况,他几次嚎啕大哭,特别是和他一起参军的小兄弟杨有德就牺牲在他怀里,临死前用微弱的声音请求他告诉父母亲,他是为革命牺牲的,他死后就埋在夹金山。冯元庭亲自掩埋好杨有德,他对他说:兄弟,我如果牺牲了就来陪你,陪牺牲在夹金山的战友们,如果没有牺牲,我一定来夹金山,为你和战友们扫墓,每年的清明节为战友们烧一炷香,为你们修建一座红军纪念碑,我冯元庭说到做到。

冯元庭没有食言,新中国成立以后,他遵守承诺,一次次申请到夹金山,结果如愿以偿,组织上批准他到夹金山,回到牺牲的战友们身边!他开始了他在宝兴县历任县长、县委书记的历程。一直到1989年他去世,他的坟墓就埋在夹金山,日夜守卫在战友身边。

1935年10月下旬,冯元庭所在的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279团到达懋功县的达维镇,10月27日团部接到上级命令,担任翻越夹金山的先头部队,夹金山海拔4101米,空气稀薄,终年白雪皑皑,阴风怒嚎,当地藏族同胞说鸟也飞不过,除非你是神仙,雨加雪打在红军脸上如刀割般疼痛。穿着草鞋的红军战士被冰渣划破流出的血被冰住,走一步就钻心疼痛。冯元庭有一个同乡叫杨有德,给他告别后就永远地埋葬在夹金山。11月1日,红军打败敌人,占领了宝兴县。

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接中央军委通知,北上抗日,他们再次翻越夹金山,这次他们牺牲的战士更多,第一次翻越夹金山他们排牺牲3人,第2次牺牲5人,他们班共12人,现在只剩4人,两次翻越夹金山红四方面军牺牲了上万名将士。这些红军战士的牺牲深深地刺痛着作为红军排长的心,也深深地镌刻在他脑海里,他那时候就发誓:战友们,如果我牺牲了我就回来与你们作伴,如果我活着回来,我一定会为你们修建一座丰碑,让红军翻越夹金山的壮举永远矗立在夹金山!

冯元庭万里长征走完以后,参加了8年抗日战争,由于他的勇敢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他从士兵升任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战场上英勇顽强,多次立功受奖,又从一个战士升任营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冯元庭从华北随军南下,进入西康省,参加了和平解放西康的工作。他向组织要求,他要到宝兴,他不顾宝兴条件最艰苦、条件最差。他主要是想回到曾经翻越过的夹金山,那些战友曾经长眠于冰雪覆盖的夹金山,他要和他们在一起,他给组织上说,他曾经发过誓,他要去守卫他们,为他们修建纪念碑,死后和他们埋在一起。

组织上被他的那种执着精神感动,批准了他的要求。

他曾经九次立功受奖、身上有九处弹片和刀伤。

他从此就奋斗在宝兴,先后担任县长、县委书记,宝兴境内都是羊肠小道和栈道,全县六道铁索桥,他和农民一道用溜索过桥,长年累月穿梭于旧夹山麓的崇山峻岭中,从此和宝兴百姓风霜雪雨,共历艰辛,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他把一生贡献给宝兴人民、贡献给夹金山,他负责修建起红军长征时牺牲的烈士纪念碑,红军长征纪念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实现了他的诺言,和亲爱的战友共眠于他魂牵梦绕的夹金山下。

后记

冯元庭是老红军,是县委书记,上世纪70年代,上级根据中央政策,省政府拨了两万元专款,给他修建红军院。他拒绝了,尽管他住的房屋只有28平方米。当时这两万元是一笔巨款,宝兴县街道破烂不堪,他把钱拿去修混凝土街道了,使宝兴县城辉光日新。他说,看到新铺的街道,比我住了红军楼还高兴。

第二次拒绝住雅安专员楼,是冯元庭退休时,他是老红军、老领导,按照政策,行署专门为他安排了一套专员房,要他到雅安行署养老,他老家苍溪县也来函请他回来到红军院修养,他婉言谢绝,他就要住在夹金山下,住在宝兴这个旮旯里,和牺牲了的战友比起来已经很幸福了。

1996年,老红军走完他光辉的一生,他从1933年参加红军,革命60多年,一生经历大小战斗50多次、9次负伤、立功10多次,还有三快弹片留在身上,实现了和他的战友们长眠于夹金山下的承诺。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