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百年老区——广东省广宁县革命斗争历史片段(大革命时期之二)

广东革命政府武力支援广宁农民运动取得开创性胜利

2024/11/14  浏览量:   作者:广宁县老促会 蔡其智  来源:中国老区网

1924年10月10日,广宁县农民协会正式成立,组建了农民自卫军。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减租。

(一)广宁地主阶级对农会减租运动施行疯狂镇压

10月中旬,县农会执委扩大会议决定立即动员全县农民开展减租运动,随即成立减租委员会。当月下旬,全县晚造已呈现“收获不丰”的情形。县农会决定,在已成立农会地区立即实行减租,11月16日发出第一次减租宣言,表示“不达减租额数,以收回应得利益之目的,誓不罢休,”同月18日发出《给田主的一封信》,阐明农会公决减租的正义性,“实因连年兵燹土匪,水旱天灾,纷至沓寒,无时或息。”

减租斗争从潭布等地向全县迅猛发展,触动了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广宁本地无良地主穷尽诡计维护既有利益,一方面向省诬告广宁农民运动“纵匪围村,抢谷拿人”,另一方面建立反革命同盟,对农民实行血腥镇压。以大地主江淮英等为首的潭布业主维持会,对抗农会减租,收买团匪,购买枪支弹药,招募团勇340多人组成“业主军”进攻潭布的社岗、中华、鼓楼营等地,捣毁农会、杀害农军、“实行武装收取十足田租”,扼杀农会的减租运动。国民党广宁县政府既不惩凶,又不缉匪。

面对地主武装的疯狂威胁,县农会深刻认识“阶级斗争必至出于武力解决之途径”,成立军事委员会统一全县的领导和指挥,集中全县农军移驻潭布的拆石一带强化训练随时应急,并将紧急情况报告中共广东区委和国民党中央农民部。

(二)广东革命政府应请求派出铁甲车队支援

1924年11月下旬,中共广东区委(亦称中共两广区委)派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彭湃偕同郑千里再来广宁,居住在潭布社岗乡来坪寨,了解减租运动的严重事态,运筹取胜策略。12月初,彭湃连续向中共广东区委和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发出报告,提出“情况很危急。我们请求尽快、尽快、尽快从花县派出队伍前来支援”,认为“斗争的结果如何对于所有邻县的农民运动将有决定性的意义。

位于来坪寨的彭湃旧居(资料照片)

中共广东区委接到彭湃的报告后,及时争取国民党左派廖仲恺对广宁农民运动减租斗争的支持。根据中央农民部坚持“帮助农民反抗地主”的主张,12月上旬,广东革命政府派出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以下简称铁甲车队)计两个排共80人,前往广宁保卫农民减租运动。12月11日,铁甲车队由党代表廖乾五、队长徐成章、副队长周士第、军事教官赵自选率领,经花县抵达广宁,入驻广宁农军的据点潭布社岗。当晚,铁甲车队领导与彭湃、周其鉴等研究了行动计划。次日早上,以广宁农军为先锋、铁甲车队为后盾的革命力量向潭布地主数个据点发起攻击。经过一整天的激战,敌人退守几个坚固炮楼,但土炮无法攻破敌据点。廖乾五回省报告情形及请援。

(三)铁甲车队武力支援的主要过程

铁甲车队是叶挺独立团的前身,1924年9月在广州组建,11月改组。铁甲车队改组一个月后,即首次与敌人展开真刀真枪面对面的较量,战斗地点是在离广州100多公里以外的广宁山区。

铁甲车队到广宁支援农民运动,原计划时间一个星期左右,实际用时70天,最主要原因是原来认为“谅匪徒不难平定”,实际对敌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超出预料。铁甲车队的主要作用是:

1、成为绥辑善后委员会的主导者和坚强后盾。在中共广东区委的推动下,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廖仲恺支持广宁农民运动态度鲜明,12月16日以大元帅府的名义命令就近驻防的粤军第三师续派一个营赴广宁协助农军,“兹为顾全地方秩序起见”, 同时决定组织绥辑善后委员会,委派国民党广宁县长蔡鹤朋、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彭湃、铁甲车队党代表廖乾五和粤军第三师指定一名高级副官为委员,共同负责处理广宁事件。其后,铁甲车队实际上成为了绥辑善后委员会的主导者和坚强后盾。铁甲车队通过举行“农兵联欢大会”等形式,争取到粤军第三师官兵的中立,孤立了偏袒地主的国民党广宁县长蔡鹤朋后,绥辑善后委员会12月27日召开会议,通过了缉拿江汉英、谭侣松等8名广宁事件祸首和收缴反动地主的武器两个决议。12月29日,铁甲车队部分官兵到县城巧赴“鸿门宴”,活捉广宁县团保总局长谭侣松、解除了县民团总局全部武装,星夜将谭侣松押回设在潭布社岗的县农会会址,严正拒绝蔡鹤朋要把谭侣松交县署处理的无理要求,县绥辑善后委员会也实质解体。铁甲车队队长赵自选乘夜回省请援武力解决广宁农潮。

2、与大元帅府卫士队的国民党右派及地主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廖仲恺根据赵自选报告,为早日解决广宁地主武装对抗减租运动问题,又增派大元帅府卫士队100余人,由队长卢振柳率领1925年1月9日到达广宁。为便于统一领导,大元帅府任命卫士队长卢振柳兼任铁甲车队队长。卢振柳到广宁后公开与地主勾搭成奸,下令农军收回步哨,停止围攻地主炮楼,帮的是倒忙。本已转为有利地位的农民武装斗争重新陷入被动。彭湃和广宁县农会继续发电给大元帅府、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控诉卢振柳的恶行,恳请将卢撤职查办。19日,大元帅府连发命令:着卫士队党代表廖乾五、中国国民党农民部代表彭湃等共同组织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广宁绥辑上的一切军事行动,;着卫士队队长卢振柳即回省报告。22日,铁甲车队与县农军驰援三十里开外的螺岗,击退地主武装的进攻,收复了第五区农会。

3、主导广宁军事委员会统率革命力量取得减租运动决定性胜利。1925年1月31日晚,廖乾五、彭湃等三人在社岗来坪村召开军事委员会会议,决定首先用炸药炸毁潭布水寨江家匪首的据点炮楼。次日早上,铁甲车队和卫士队分两路包围这座炮楼,掩护工程队从楼背右角挖掘地道。彭湃、徐成章、周士第等和工兵队12人日夜不停工作。3日下午,由于设计技术失误,炸药引爆后敌人炮楼无大碍。县军事委员会决定继续包围炮楼,发动群众挑运柴草,计划用火攻。炮楼周围的柴草越堆越高,炮楼内的敌人也越来越恐惧。11日,经潭布商家出面劝说,被围10天缺水缺补给的江家炮楼愿投降。12日,缴江家炮楼步枪30支、土枪50支、子弹4000发、稻谷400余石。13日,黄家炮楼也被迫接受搜查,铁甲车队“以最文明的方法,按最严密的制度办事,”共收缴火炮3门、长短枪70多支、各种子弹8000发、火药100担、自制子弹400担。

4、乘胜追击,战果更多。2月16日,广东革命政府来电催促铁甲车队和卫士队回防广州准备东征。为了给广宁农民运动更多帮助,当天,徐成章、赵自选带领铁甲车队两个排、卫士队一个排、县农军军长陈伯忠率农军100人分三路直围号称“广宁第二县城”的茶坪岗东西炮楼,次日捉获民团和神打50余人,部分当场教育释放,择出其中24名押回社岗经教育后再释放。18日,铁甲车队点交所缴枪支弹药给县农会。19日一早,农民沿途欢送,彭湃、铁甲车队和卫士队官兵经广宁春水码头乘船返省,重新肩负保卫广东革命政府的任务。清除潭布大地主及螺岗恶匪以后,各地大小地主愿意缴枪求和,数股团匪遣散殆尽,农会基础有了新的巩固。“民国十三年来广宁农潮武力斗争,至此结局。”

(四)铁甲车队支援广宁农运的历史影响

铁甲车队作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首仗就面临种种考验,漂亮地多次挫败敌人的政治阴谋和疯狂武力围攻,支撑广宁农民运动取得辉煌胜果的同时,自身也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在往后的革命征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铁甲车队正确贯彻党的指导方针不旁移,自始至终注重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和统战工作,运用灵活恰当的战略战术,及时组织革命力量以优势对敌,迫使敌人无计可施、无恶敢作,从而达到革命目的。这些难能可贵的历史实践,后来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之一。

广宁农民运动减租斗争的胜利,使农会组织迅速扩大,农民运动进入了新的高潮,在运动中锻炼了一大批革命积极分子,为1925年6月中共广宁县委成立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邻近广宁各县的农民运动受此影响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