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百年老区——广东省广宁县革命斗争历史片段之十六(解放战争时期)

1948年第一期反“清剿”获小胜

2024/12/06  浏览量:   作者:广宁县老促会 蔡其智  来源:中国老区网

广宁县四雍地区陆续成为中共粤桂湘边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边区工委)和边区军事指挥机关的常设驻地,担当了边区革命斗争核心区的重任。国民党反动统治当局早对广宁地区的革命活动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只是苦于当时兵力单薄,鞭长莫及,屡试进犯不得手。

一、边区面临严峻形势和应对策略

(一)宋子文治粤耍疯狂

1947年下半年以后,国内革命形势转上了战略反攻的新阶段。蒋介石面临溃败,企图把华南作为支持全面内战的基地来经营,9月委派大舅哥宋子文来粤,担任广州行辕主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广东省保安司令,集三职于-身,强化国民党在广东的统治。宋子文很快召开“两广绥靖会议”,部署对华南人民武装的“联防会剿”,计划是“分区清剿、军政结合、整训团队、剿抚兼施”,将广东全省划成9个清剿区,省际边区成立“联剿指挥部”,从省到县实行“军政一体化”, 迅速地扩充兵力,于当年12月开始“第一期清剿”。

(二)撤换广宁县长

广宁隶属第三行政区,与四会同划为一个清剿区。12月18日,国民党广东省当局撤掉廖伟青,换上地方绅士冯肇光当广宁县县长。一面以“广宁人治广宁”为幌子,以“广宁人不打广宁人”为迷惑,企图麻痹革命力量和广大群众的警惕性,另一面发出秘密训令,悬重赏捕杀共产党和游击队各级干部,两面三刀手法运用至极。冯肇光于1948年1月1日正式“接印视事”后,留洋绅士不再斯文,学究风度荡然无存,教书育人者变成害人之徒。

(三)出台两省联合“绥靖新策略”

1948年1月下旬,宋子文出台“绥靖新策略”,上半年为第一期,要点是“分区扫荡、重点进攻”,下半年为第二期,要点是“肃清平原、围困山区”。3月,宋子文与国民党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策划对粤桂边的“清剿”。4月,国民党在怀集县成立“粤西桂东联剿指挥部”,管辖广东省的广宁、四会等8个县和广西省的怀集、信都2个县,共10个县,统一指挥两省保警及辖区各县自卫队等反动力量1万余人分占各军事要地,又以广宁为中心、与周边所邻各县均设立联剿办事处,连同“粤湘边区联防办事处”、“湘桂边区联防指挥部”,对粤桂湘边区形成了四面包围的态势。

一场艰苦的反“清剿”斗争即将来临。

国民党粤西桂东联剿指挥部1948年4月19日的公函

(广宁县馆藏数字化民国档案,2018年7月摘载)

(四)成立边区工委军委调整应对策略

1948年2月,经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批准,中共粤桂湘边区工委军事委员会(简称边区工委军委)在香港成立,梁嘉兼边区工委军委主席。4月初,边区工委和边区工委军委在广宁赤坑寮炭岗召开干部会议(简称四月会议)贯彻香港分局指示,将边区工委所辖地区调整为绥江、连江、桂东三个地(工)委,各自建成独立的战略单位。

绥江地委管辖广宁、四会、高要、德庆等县,书记叶向荣,委员欧新、陈瑞琮等5人,发展重点地区的武装斗争。绥贺支队由战斗在绥江下游的广四高边部队和挺进广德怀封开边的部队组成,坚持在原地斗争,司令员陈胜,政治委员叶向荣,副司令员陈瑞琮,副政治委员欧新,打击对象以地方反动队伍和国民党反动政权为主,相机打击省保警。

二、反“清剿”的主动进退

广宁县的老游击区和怀集县南部,是敌人“粤西桂东联剿指挥部” 联剿绥贺支队的重点地区。

(一)第三团安全转移

5月中旬,粤桂两省反动武装1700多人进入绥贺支队活动区域,怀集的诗洞、桥头、坳仔,广宁的古水,德庆的悦河、高良都有反动武装驻守,还派出大批“政工队”到各乡村搞移民并村、五户联保、逼民众遍搭山厂、放哨守卡,企图用毒辣手段消灭人民武装。绥贺支队第三团60多人由团长刘乃仁带领,转战广宁森膺洞、怀集永固,后安全转移到百里以外的广宁四雍地区。

(二)第一团连续小胜

战斗在广宁老区绥江下游两岸的绥贺支队第一团,在边区工委副书记钱兴指挥下,在敌人“清剿”前抓紧做了几件事:一是团、营、连干部下乡发动群众全力支持反“清剿”,在罗汶口组织物资运输队,在塘尾村等地筹集物资、准备接收部队伤病员,大塘山区搞好情报交通。二是整顿各乡民兵中队,坚持日夜值班。三是扩编部队。四是有把握地开展军事行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6月上旬,一团集中兵力约400人,由团长兼政治委员陈瑞琮指挥,迷惑内奸送出假情报诱敌,在四会县上下黄岗伏击四会县保警3个中队和江谷自卫队300多人,毙伤敌人25名、俘敌5名,缴获长短枪29支。经此次打击,经常到五指山游击区骚扰的四会地方反动武装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三、扶罗口伏击“接收”敌军火

(一)伏击战过程

1948年上半年,国民党广宁县政府为加强地方反动统治的“清剿”武力,向广东省警保处申请价领六五步枪100杆、子弹10000颗,7月中旬启程把武器从广州船运回广宁。边区解放军通过秘密情报线沿途掌握准确情报。恰在绥江下游河东区检查工作的边区解放军副政委钱兴与绥贺支队副政委欧新、绥贺支队第一团副团长欧伟明研究认为,这是打击敌人、夺取武器装备自己的好机会,选定绥江左岸公路扶罗段的排沙河与绥江交汇处打伏击战。作战方案决定由欧新、欧伟明率领第一团部分力量及沿江两岸民兵共300余人,分股切割、快速歼灭。全体参战人员7月17日按部署进入阵地。敌军火船到达四会县城后,故意布下疑阵多停泊了几天。20日下午,机动拖船拉着装军火的大木船溯江而上,广宁县警队和省保警队约160人沿途水陆护航,搜索前行保持间距。3时左右,护航敌人和军火船均进入约两里长的伏击圈内。指挥员下令打响战斗,陆地、水上的敌人同时被两岸火力打得四处逃窜。经几小时激战,毙敌中队长陈树成以下12人,俘敌副乡长陈文运以下5人,缴获机枪2挺、长短枪131支、子弹1万余发、重要文件1批,并焚毁敌船。解放军1人负轻伤。

扶罗口伏击战遗址(2010年7月摄)

(二)国民党县长冯肇光丢职

扶罗口伏击战的胜利影响极大,国民党清剿”计划被打乱“,匆忙把进攻锋芒从广德怀地区转向绥江下游。敌粤西桂东联剿指挥部指挥官闻讯,立即将驻在德庆县的兵力调往广宁宾亨、石涧救急,冯肇光率广东省警及广宁、四会两县保警大队进至扶罗、春水,两路兵力共1600余人,以寻找失落军火为名进行报复性“清剿”。7月24日起至8月上旬,对五指山区和大塘山区反复搜索,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尽数烧毁扶罗口的店铺、灰窑,对丁、欧两村寨大肆奸淫抢掠。8月中旬,又对绥江右岸的宾亨、五和、横山等地连续“清剿”。

丢失军火事件惹怒了国民党广东省当局,8月下旬,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陈文、广宁县长冯肇光因“剿共不力”分别被撤职。8月20日,上任不满八个月的冯肇光签署《广宁县政府令》,称“本县长准于8月23日交印”。原开建县“模范县长”古绍辙调任广宁代理县长“8月23日上午8时接印视事”。莫福如接任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并兼任粤西桂东联剿指挥部指挥官。到任后将联剿指挥部从怀集移至肇庆,重新部署对广宁老区的“清剿”。

1948年8月20日冯肇光卸任前颁发的县政府令

(广宁县馆藏数字化民国档案,2018年7月摘载)

四、在大胆进攻中壮大自己

绥贺支队第一团在团长陈瑞琮指挥下,积极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以大胆进攻来消灭敌人的进攻,在主动斗争中壮大自己。仅8月份,附城独立中队在黄岗水一带埋设地雷杀伤敌兵20余人,击毙西溪、荷木伪自卫队长,拔掉了通往四雍老区交通线上的敌据点,在距县城仅数里的江美坪截获敌人军粮500石,一半分给了运谷的群众;英武中队在排沙沙心崀击毙国民党县警催粮队员4人、伤队长1人。边区部队出其不意的打击,扰乱了敌人的“清剿”计划。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