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讷河老促会在老区宣传上实现新突破

2009/09/18  浏览量:   作者:讷河市老促会  

大张旗鼓地宣传革命老区,努力扩大老区的影响力,是各级老促会的一项长期且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多年来,黑龙江省讷河市老促会始终把老区宣传工作放到首要位置,纳入重要日程。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式地宣传讷河老区的光荣革命斗争史、各类致富典型、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社会各界帮扶老区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等,实现了老区宣传工作的新突破,为扩大讷河老区的影响力,促进老区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立领导组织强化宣传。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市老促会会长为副组长的市老区宣传协调领导小组,从而为老区宣传工作地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每年下发《老区宣传工作要点》,使老区乡镇和成员单位能有目的地抓好全年老区的宣传工作。

依托新闻媒体立体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视角地宣传老区,效果显著。近几年来,累计发稿件160篇幅。其中,在国家级报纸发稿78篇幅,在国家级老区刊物发稿12篇幅、省级老区刊物45篇幅、齐市级老区刊物10篇,在齐市电视台发稿15篇、地方电视台发稿100余篇。拍摄的8幅老区出土文物摄影作品被讷河博物馆永久收藏。

利用重大节日重点宣传。每逢清明节期间,组织全市各界人士到烈士陵园进行纪念活动近20次;文化馆每年为老区放映抗战题材露天电影50余场,观众上万人次;艺术团深入老区乡镇为广大群众进行文艺演出年均10余场;市文联与摄影家协会年年举行老区风土人情、老区新貌等摄影展;市文体局与民间艺术家协会每年举行一次老区民间艺术作品展览;市文联与书法家协会也年均推出老区书法爱好者作品系列展。从而,使老区意识逐渐深入人心,老区知名度不断扩大。

通过教育基地突出宣传。每年都利用讷河革命老区的永胜大榆树等革命遗址、火烧于等战斗迹地、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向全市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大家“爱我中华、建我家乡”的热情,努力为讷河老区的建设与发展多做贡献。

借助革命史料深入宣传。充分利用《齐齐哈尔革命老区史》、《可爱的家乡——讷河》、《老区的希望》等革命史料,对老区人民深入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2004年率先在齐市老区县(市)完成了10万字讷河老区抗日史书——《老区的希望》编辑出版工作;完成手抄稿12万字30余幅图片的《黑龙江革命老区讷河部分》编撰任务;市乡镇老促会今年正在深入挖掘讷河革命老区的革命斗争事迹,与关工委一道,联合市委宣传部、教育局、文体局、文联等部门共同编写出版《讷河革命斗争史》。

发挥社会力量全面宣传。众人拾柴火焰高。充分调动成员单位与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老区宣传的行列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年,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广电局、通江街道等累计在国家级报纸发稿20余篇幅,扩大了老区讷河在国内的影响力。

通过老区刊物竭力宣传。《中国老区建设》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的国内唯一的全国性老区综合新闻刊物,具有权威性、实用性。近年来,讷河老促会为本市四个班子领导、有关部委办局、老区乡(镇)村赠阅《中国老区建设》刊物累计近600份,使讷河各级领导干部对革命老区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更加重视老区、支持老区、关心老区、扶持老区,从而,为全市老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教育进校系统宣传。为了使革命传统在讷河市青少年身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弘扬,今年6月份,该市老促会和关工委多次与市委宣传部、文体局、教育局、团市委研究决定,将讷河市第七小学确定为“革命传统教育示范校”。并于714举行了老区革命传统教育进课堂启动仪式,讷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和相关部门领导应邀出席。通过开展老区革命传统教育进课堂活动,让同学们不忘国耻,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铭记“强我中华”的神圣使命,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弘扬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努力学好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一代新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将老区讷河建设得更加富饶壮美。

建立农民书屋随时宣传。讷河老促会抓住20073月,中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契机,数次与市文体局协商,最终决定于今年年底为讷河老区村共计37个村建立“农民书屋”,每个村投资4.2万元,其中,价值1.2万元的电脑一台,价值3万元的各类图书千余册。计37台电脑,几十万册的图书,总投资155.4万元。从此,老区农民不出村,就能阅览各种科技图书,看革命历史书籍,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