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镇江市扶贫“三会”助力农民奔小康

2020/06/23  浏览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来自江苏省镇江市老区及其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走进了市民家庭,送进了单位食堂……丰富着人们的消费选择。这其中,作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推手,镇江市和各辖市区扶贫“三会”坚持以消费扶贫为突破口,从带着农民干到帮助农民销,促进了低收入群众农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受到老区人民广泛好评。

 

  畅通老区农产品市场销路

  多年来,镇江市和各辖市区老促会、扶贫开发协会、扶贫基金会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重点,全市30多个扶贫联系村、合作社已形成应时鲜果、有机稻米、特种水产、茶叶苗木等“一村一品”优势特色产业。但随着农业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扶贫村、合作社的农产品出现了滞销问题,直接导致农民收入增速放缓、村集体经济受损。丹阳杏虎村2000年开展水蜜桃种植,年产量目前可达150多万斤,质量堪比无锡阳山水蜜桃,但每年却有好多桃烂在地里无人问津;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去年由于外地某公司单方面毁约,致使50余万斤、价值400多万元的有机稻米压库;丹徒区江心洲的橘树,新年开花时上一年的橘子还挂果在树上……如何将这些农产品都卖出去,让农民辛苦一年的成果变为实实在在的收入,这成了镇江市扶贫“三会”当前重点思考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消费扶贫有自发因素,也更需有力引导。恒顺集团、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在市两轮脱贫攻坚行动中就与帮扶村建立了农产品助销经常性联系制度,但更多的贫困村农产品卖难问题依然存在。2019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江苏省、市两级“消费扶贫”文件也相继出台,为镇江市消费扶贫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对此,镇江市扶贫“三会”积极行动,迅速打开消费扶贫新局面,为消费者和贫困户建立供需对接渠道,将消费扶贫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他们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支持,设想将工会组织的职工福利费一部分用于购买老区经济薄弱村的农产品;另一方面主动对接重点单位,主要领导带队走访江苏大学、江滨医院、索普集团和交通、文旅产业集团等大单位,动员广大职工消费老区农产品。全市各级扶贫“三会”也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各理事单位和乡镇、街道分会,参与消费扶贫。去年,丹阳市扶贫“三会”帮助杏虎村销售水蜜桃35万斤;丹徒区扶贫“三会”组织贫困地区农产品直销理事单位食堂,工会发放职工福利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句容市扶贫“三会”还积极联系教育系统,为戴庄村销售有机大米30万斤。

 

  齐发力释放消费需求潜力

  在农民还未完全有能力对接市场之前,消费扶贫应当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必须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激发全社会参与的消费热情。近年来,市扶贫“三会”多次邀请媒体记者深入扶贫联系村、合作社等进行现场采访报道,通过电视直播、滚动字幕和金山网、0511等网络媒体、镇江市扶贫“三会”工作群等大量发布消费扶贫信息。同时,在人流较多的市口摆摊设点,宣传推介。

  2018年,句容市扶贫“三会”积极参与由中国老促会等单位发起的“一县一品”行动,邀请全国“一县一品”品牌扶贫行动组成员来句容调研,国庆节期间丁庄葡萄走进北京王府井展出,丁庄葡萄因此成为首批入选全国30个品牌扶贫行动的对象。

  每年当水蜜桃成熟的季节时,镇江市扶贫“三会”组织机关、高校、银行等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到杏虎村开展助销活动。丹阳市扶贫“三会”还参与创新设立“采桃节”,发动各大旅行社组织游客开展水蜜桃现场采摘活动,去年融合旅游观光和培训活动,共销售农产品近百万元。



  当前,“网购”已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方式,推进消费扶贫必须高度重视拓宽“网购”渠道。市扶贫“三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以往的经验看,部分消费扶贫实践难以转化为可持续的市场行为,关键就在于农户与消费者之间没有建立起常态化、便利化、规范化的交易机制。为解决这一问题,市扶贫“三会”积极联系镇江亚夫兴农股份有限公司、镇江东北粮仓等农产品经销商,将他们作为消费扶贫最重要的载体和抓手,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为农户和消费者搭建起便捷高效的交易平台。去年,镇江亚夫兴农股份有限公司就销售戴庄村有机大米20万斤,稻心文化传媒(镇江)有限公司也为丹徒区辛丰镇德胜村的贫困家庭销售大米3万斤。

  镇江市消费扶贫正释放出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消费者可通过线上平台直接下单,也可从线下扶贫联系村、合作社、乡镇集市等处购买农产品,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等形式购买农产品,以多种形式帮助困难农户拓展收入来源,增收脱贫。

 

  促升级建立帮扶长效机制

  脱贫攻坚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不仅要如期脱贫,更要防止返贫。为了让贫困农户走上一条稳定的脱贫增收致富之路,镇江市扶贫“三会”不断对传统帮扶方式进行补充提升,在消费扶贫上建立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帮扶的好路子。

  消费扶贫是全产业链行为,涉及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各环节,建立长效机制,每个环节都不能缺位。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市扶贫“三会”做好源头质量把关,帮助扶贫联系村、合作社对农产品品种按照特、优、中、一般的标准进行质量细分,分不同等级包装,实行优质优价。同时,对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及时跟踪,发现质量问题,积极联系退换。为确保消费扶贫工作做实、做细,市扶贫“三会”还全员参与,组织所有联系点及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与重点消费单位组成消费扶贫产销联合体,由一名副会长具体负责沟通协调。

  在销售环节,市扶贫“三会”把农产品基地产量与消费单位实际需求进行挂钩,形成供需计划订单,按照农产品品种、送货时间、数量、地点与消费单位敲实,建好台账,按时、按质、按量送货上门。在向江苏大学7000多名教职工提供水蜜桃时,正值暑期,为此市扶贫“三会”提供了早中晚多个不同上市品种,设立多个供货地点,让教职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水蜜桃等农产品品种及领取时间和地点。

  在运输环节,市扶贫“三会”制定车辆、时间、线路、地点等送货方案,与交警部门沟通协商,保证送货车辆下得了乡、进得了城、停得下车、发得了货。同时,在市区东、西两个区域设立临时仓库,安装制冷设备,便于水果保鲜。在货款回笼环节,他们还及时督促消费单位给付货款,做好资金回笼。

  市扶贫“三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他们积极为扶贫村、合作社助销农产品,累计帮销水蜜桃200多万斤、大米120多万斤、葡萄50多万斤,有力促进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农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消费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把困难农户的供应和消费者的需求更直接、更便捷地对接起来,通过多元渠道购买贫困群众的农产品,将爱心行为与消费行为有机结合,是一种“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的扶贫模式。不仅如此,消费扶贫还可以倒逼农村产业升级,以销促产,市场需要什么,农户就生产什么,促使农产品“种植+供销”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徐蕾 继业 龚国祥)

 

编辑:徐高中